园林植物景观与气候生态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园林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所谓“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等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一种统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裁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描述了自然界的微风环境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气候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变化,从发叶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如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种随自然气候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具有自然美的素质。出自天成国际景观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存在着时间、空间的共存关系。所有艺术表现也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园林艺术讲究静态景观和动态序列景观的表现。其实所谓“静态”景观是相对静止的景观空间,也同样存在晨夕、昼夜与四时的时空变化。

  所以,园林中有两种时空序列变化的表现:一种是以空间的过渡转换为主,因人的视点、视线、视域变化所获得的“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空间序列变化。另一种是以时间变化为主导,由园林植物的季相演变所呈现的时空序列变化。例如,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花、夏绿、秋叶、冬枝”四季景象。像四步舞曲的节拍,年复一年的重复交替。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的“又”字,道出了一年一度的季相变化节奏。应该指出,这种重复节奏是具有统一秩序的渐变重复;由于四时的季相渐变逐年积累为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与生命周期。很多古典园林中具有人文景观价值的古老树木都体现着历史的时空变化秩序,如北京中山公园中辽金时代的古柏,昆明黑龙潭的唐梅、宋柏、元衫、明茶等。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条件各异,园林景观中都有自己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而与气候生态高度适应的地区性乡土树种是体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造景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衫、冷衫、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差异,各有自己的景观特色。这种因自然气候条件形成的地方性特征,也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现。

© 版权声明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