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39-2020 信息技术 RFID标签 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

DB32/T 3739-2020 信息技术 RFID标签 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13.4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07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3739-2020 信息技术 RFID标签 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简介:

"DB32/T 3739-2020"是中国江苏省地方标准,标准名称为"信息技术 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标签 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RFID技术在动态环境中的应用,特别是规定了如何测量和评估RFID标签在移动、振动、环境干扰等动态条件下的识读距离。

该标准可能包括了以下内容:

1. 测量环境:定义了动态环境的参数,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强度等,这些都可能影响RFID系统的读写性能。

2. 测量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可能包括使用特定的RFID读写器,设置参数,进行多次读写测试,并记录结果。

3. 测量指标:可能包括最大读取距离、最短读取距离、平均读取距离等,以及这些指标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4. 评估和报告:规定了如何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性能评估,并撰写相关的测试报告。

该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RFI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中,如仓储物流、自动化生产线等,识读距离的准确测量和评估至关重要。

DB32/T 3739-2020 信息技术 RFID标签 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部分内容预览:

信息技术RFID标签动态环境下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礻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量方法 4.1测量环境要求, 4.2仪器与设备, 4.3测量步骤... 4.4结果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不确定度评定... 参考文献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量方法 4.1测量环境要求, 4.2仪器与设备低压电气动力设备检测、试验和运行施工工艺标准, 4.3测量步骤... 4.4结果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不确定度评定... 参考文献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稻源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晓磊、赵志敏、黄钰、刘振鲁、胡冶、吕凌、陈炜、葛学峰、刘云飞、刘琰 徐凯、邓元明。

信息技术RFID标签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方法

信息技术RFID标签动态环境下识读距离测量

GB/T29261.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读写器能够有效识别RFID标签时,RFID读写器天线几何中心至RFID标签几何中心 距离。

RFID标签群被读写器全部有效识别时,RFID读写器天线几何中心至RFID标签群几何中心的最 大直线距离。 注:当RFID标签群中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不能被读写器识别时,该距离为无效识读距离(N/A)

4. 1.2 温度与湿度

测量时的环境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温度:15℃~30℃:

b)相对湿度:40%~6(

测量系统结构参见附录A中的图A.1。其中,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40)m,最大允许 误差为±1mm/m,RFID读写器发射功率可调可控。RFID标签在距地面高度1m水平轨道上运动,运 动速度宜小于30m/min,且RFID读写器天线与标签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4.3.1单标签识读距离

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参见附录B中的图B.1,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a)在货物传输带上架设工作台,工作台一端放置反光板,另一端放置单个RFID标签,设定工 作台高度和货物传输带传输速度; b)安装传感器,系统一侧安置光学升降平台,光学升降平台一端安装激光测距传感器,另 端安置RFID读写器天线,调节光学升降平台,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出的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 RFID读写器天线辐射方向指向RFID标签; 注:调节光学升降平台,检查反射板上的激光点位置,若无明显偏移,表明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若有明显偏移 调整反射板或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角度,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 c)传输带连同工作台向激光测距传感器方向运动,RFID标签进入RFID读写器天线辐射场。当 RFID读写器大线感应到RFID标签反射的射频信号时,RFID读写器产生跳变信号; d)测距,RFID读写器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将c)步骤产生的跳变信号发送给激光测距传感器 启动测距程序,测量激光测距传感器到反射板的距离值,即RFID读写器天线到RFID标签的距离, 为本次测量获得的动态环境下RFID标签的识读距离。

4.3.2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

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参见附录C中的图C.1,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a)在货物传输带上架设工作台,工作台一端放置反光板,另一端放置多个RFID标签,标签数 目作为已知参数输入系统,标签排列应按照图1的规则进行布置,设定工作台高度和货物传输带传 输速度; b)安装传感器,系统一侧安置光学升降平台,光学升降平台一端安装激光测距传感器,另 端安置RFID读写器天线,调节光学升降平台,使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出的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 RFID读写器天线辐射方向指向RFID标签群几何中心; 注:调节光学升降平台,检查反射板上的激光点位置,若无明显偏移,表明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若有明显偏移, 调整反射板或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角度,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测距光束正对反射板。 c)传输带连同工作台向激光测距传感器方向运动,RFID标签进入RFID读写器天线辐射场。当 RFID读写器天线感应到所有RFID标签反射的射频信号时,RFID读写器产生跳变信号; d)测距,RFID读写器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将c)步骤产生的跳变信号发送给激光测距传感器 启动测距程序,测量激光测距传感器到反射板的距离值,即RFID读写器天线到RFID标签群的距离 为本次测量获得的动态环境下RFID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

注:图中的泡沫板是针对普通RFID标签测量时使用,电导率宜为10S/m~15S/m。针对抗金属标签等特殊 测量时可选用其他介质,并在原始记录中记载

图中的泡沫板是针对普通RFID标签测量时使用,电导率宜为10S/m~15S/m。针对抗金属标签等特殊RFID 量时可选用其他介质,并在原始记录中记载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测量系统结构如图A.1所示。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A.1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

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如图B.1所示。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DB61/T 1155-2018标准下载图B.1单标签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如图C.1所示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1多标签防碰撞识读距离测量系统布置示意图

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对 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RFID标签 识读距离测量的标准偏差a,作为距离示 其计算见公式(D.1)

, 2. 2距离的标准不确

D.2.3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D.2.4覆盖因子(k=2)时的计算扩展不确定压

距仪检测RFID标签识读距离GB∕T 50551-2018 球团机械设备工程安装及质量验收标准,测量的扩展不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