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df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796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df简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df"通常是一个关于城市水资源管理与处理的专业学术文件,它详细介绍了城市供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内容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给水系统:包括供水源的选择、水质处理技术、供水管网的设计与维护,保证城市的日常用水需求。

2. 排水系统:涉及雨水收集、污水处理、污水排放标准和处理技术,旨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

3. 环保与可持续性:可能探讨如何通过绿色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4. 法规与政策:介绍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在项目实施中遵循这些规定。

5. 工程案例分析:可能包括国内外成功的或有挑战性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案例,以供学习和参考。

这个PDF文件通常会被水资源工程师、城市规划师、环保专业人员等专业人士使用,作为他们在设计和管理城市水资源系统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40%左右,附着于悬浮物的有机物也可去除30%左右。

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 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经过二级处理后,BOD,去除率可 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 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处理技术之一,曝气池是其反应器。污水与污泥在曝气池中混合,污 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的能量来实现 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

2)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 在其中循环流动,动力来自于转刷与水下推进器。二般不需要设置初 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 氧化沟工艺构造形式多样,一般呈环状沟渠形,其平面可为圆形 或椭圆形或与长方形的组合状。主要构成有氧化沟沟体、曦气装置、 进出水装置、导流装置。传统的氧化沟具有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特 点,通过调节曝气的强度和水流方式,可以使氧化沟内交替出现厌氧 缺氧和好氧状态或出现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从而脱氮除磷。根 据形式的不同,氧化沟可以分为卡罗赛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交 替式氧化沟、一体式氧化沟及其他类型的氧化沟。 (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 有机物,即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三级处 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以后,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和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为目的。三级处理使用的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 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1)再生水T∕CAMET 00001-2020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又称为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 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供使用的水。 (2)再生回用处理系统是将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再进行深度处 理,以去除二级处理剩余的污染物,如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氮、 磷、致病微生物、细小的固体颗粒以及无机盐等,使净化后的污水达 到各种回用且的的水质要求。回用处理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再生水

水源的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 (3冉生水回用分为以下五类: 1)农、林、渔业用水:含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养殖、水产 养殖。 2)城市杂用水:含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 施工、消防。 3)工业用水:含冷却、洗涤、锅炉、工艺、产品用水。 4)环境用水:含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5)补充水源水:含补充地下水和地表水。

1K414013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给水与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安装、试验、验收完成后,正式运 行前必须进行全厂试运行。

(一)试运行的 (1)对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和鉴定: 以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 (2)通过试运行发现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存在的缺陷,以便 及早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3)通过试运行考核主辅机具设备协调联动的止确性,掌握设备 的技术性能,制定运行必要的技术数据和操作规程。 (4)结合运行进行一些现场测试,以便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满足 设备运行安全、低耗、高效的要求。

(一)准备工作 (1)所有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并进行现场清理; (2)设备部分、电器部分检查; (3)辅助设备检查与单机试车; (4)编写试运行方案并获准: (5)成立试运行组织,责任清晰明确; (6)参加试运行人员培训考试合格。

(二)单机试车要求 (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丕少于2h (2)各执行机构运作调试完毕,动作反应正确; (3)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元件及元件动作正常; (4)监测并记录单机运行数据。 (三)联机运行要求 (1)按工艺流程各构筑物逐个通水联机试运行正常: (2)全厂联机试运行、协联运行正常: (3)先采用手工操作,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全部运转止常后,方可 转人自动控制运行 (4)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24h: (5)监测并记录各构筑物运行情况和运行数据。 (四)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 (1)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首次启动: (2)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运行4~6h后,停机试验; 3)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五)设备及泵站负荷运行 (1)用手动或自动启动负荷运行; (2)检查、监视各构筑物负荷运行状况; (3)丕通水情况下,运行6~8h,一切正常后停机; (4)停机前应抄表一次: (5)检查各台设备是否出现过热、过流、噪声等异常现象

(六)连续试运行 (1)处理设备及泵房单机组累计运行达72h: (2)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3)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联合试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h: (4)水处理和泥处理工艺系统试运行满足工艺要求 5)填写设备负荷联动(系统)试运行记录表; (6)整理分析试运行技术经济资料。 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

1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

《煤炭工业矿井采掘设备配备标准 GB/T51169-2016》(一)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结构形式、材料与配合比、施工工艺及流程、模 板及其支架设计(支架设计、验算)、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施工、 预应力施工等主要内容。 (二)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 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三)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 他底混凝土垫层→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 ◆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一)模板、支架施工 (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 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 (2)各部位的模板安装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对拉螺栓 垫块等安装稳固;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 在安装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

(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王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 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 (2)各部位的模板安装位置止确、拼缝紧密不漏浆;对拉螺栓、 垫块等安装稳固;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 在安装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将窗口 封闭。 (3)采用穿墙螺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时,应选用两 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时可拔出的螺栓。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 尧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4)池壁模板施工时,应设置确保墙体直顺和防正浇筑混凝土时 模板倾覆的装置。 (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理管、预理件的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安装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安装后应作标志。 6)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板模 板立柱。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 也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 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1)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应符 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无气泡。 (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 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字接头、十字接头和Y字接头 在工厂加工成型

(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 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 (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 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5)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防锈和防腐涂料 (6)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

钢筋施工→安装内模板→铺设非预应力筋→安装托架筋、承压板 螺旋筋→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外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拆模及锚固肋混凝土凿毛→割断外露塑料套管并清理油脂→安装 锚具→安装千斤顶→同步加压→量测→回油撤泵→锁定→切断无粘 结筋(留100mm)→锚具及钢绞线防腐→封锚混凝土。 3.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 (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 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2)安装时,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 固肋;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 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 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3)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放置;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踏压撞 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以及端部预理件; (4)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4.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 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2)安装张拉设备时,对直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 作用线与预应力筋中心重合;对曲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

(3)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应划定安全范围,设专人指挥和值守。

GB/T 37458-2019标准下载1K414022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一)构件吊装方案 预制构件吊装前必须编制吊装方案。吊装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包括施工环境、工程特点、规模、构件种类数量 最大构件自重、吊距以及设计要求、质量标准。 (2)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吊装前环境、材料机具与人员组织等准 备工作、吊装程序和方法、构件稳固措施,不同气候施工措施等。 (3)吊装进度计划。 (4)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管理人员职责,检测监控手段,发 现不合格的处理措施以及吊装作业记录表格等安全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