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29195-2012》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29195-2012》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规范
资源ID:370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solar cells

GB/T 29195-201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实施日期:2013年06月01日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华、陈如龙、汪义川、梁哲、杨林、张光春、施正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用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地面用多晶硅太阳电池(以下简称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6495.1-1996 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dt IEC 60904-1:1987)
    GB/T 6495.3-1996 光伏器件 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idt IEC 60904-3:1989)
    GB/T 6618 硅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
    GB/T 17473.7-2008 微电子技术用贵金属浆料测试方法 可焊性、耐焊性测定
    IEC 60891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Ⅰ-Ⅴ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Photovoltaic devices Procedures for temperature and irradiance corrections to measured Ⅰ-Ⅴ characteristics)
    ASTM D 3359 胶带试验测定粘合性的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y tape test)
    SEMI PV22 太阳电池用硅片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ilicon wafers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钝形缺口 obtuse nick
    缺口形状呈现为沿边缘平缓过渡,并不向中心深入的状态。

3.2 V形缺口 V-type nick
    缺口形状呈现为向中心尖锐深入的形状,类似字母“V”。

3.3 基体材料 substrate
    符合SEMI PV22要求的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

3.4 电池隐性裂纹 cell invisible crack
    肉眼不可见的但用其他检测技术可使其显现的具有一定尺寸的裂纹。

4 要求


4.1 设计和结构
    4.1.1 电极
        4.1.1.1 电极图形完整性,电极图形尺寸、形状和位移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1.1.2 电极应无变色现象。
        4.1.1.3 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4.1.2 背面铝膜1)
        4.1.2.1 背面铝膜与基体材料的附着强度
            背面铝膜应牢固附着在基体材料上,按5.1.2.1规定的方法检测,背面铝膜不应出现任何脱落现象。
        4.1.2.2 背面铝膜的外观
            背面铝膜的允许凸起高度应在产品详细规范中规定。背面铝膜应图形完整。背面铝膜的形状、图形位移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1.3 减反射膜的附着强度
        采用减反射膜设计结构的电池,减反射膜应牢固附着在基体材料上,按5.1.3规定的方法检测,减反射膜不应出现任何脱落现象。
    4.1.4 尺寸
        表1和表2规定了典型电池的尺寸要求,其他电池的尺寸规格要求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665805_0b6bc677ea694d5d975cf79c151b41cd.jpg


4665806_a523e0d181574aa3ae176729f767522e.jpg

    4.1.5 外观
        电池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池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水痕、手印等外观缺陷。电池间应无明显的色差;
            ——电池上不应存在肉眼可见的孔洞、裂纹及V形缺口;
            ——同一片电池上出现的崩边、钝形缺口不应超过两处,且外形缺陷的长度应不大于1.5mm,由边缘向中心的深度应不大于0.5mm。

4.2 力学性能
    4.2.1 弯曲变形
        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弯曲变形用电池的弯曲量来衡量,电池的弯曲量如图1所示。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允许的最大弯曲量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665807_e16820acda264af88677e25d17c4ab40.jpg


    4.2.2 电极附着强度及电极与焊点的抗拉强度
        电极附着应牢固,焊接后,电极与焊点应结合牢固,按5.2.2规定的方法检测,电极不应从基体材料上脱落,电极与焊点之间不应脱离。
    4.2.3 电池隐性裂纹
        电池体内不应有影响电池性能的隐性裂纹。

4.3 电性能
    4.3.1 电性能参数
        电池电性能参数包括但不仅限于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最大功率、转换效率、低辐照度性能。电池电性能参数应符合相关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3.2 电性能参数的温度系数
        电池电性能参数的温度系数包括但不仅限于短路电流温度系数α、开路电压温度系数β和最大功率温度系数γ。电池电性能参数的温度系数应符合相关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3.3 电池最大功率初始光衰减比率
        电池最大功率初始光衰减比率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4.4 热循环试验
    按5.4规定的方法检测,电池的外观、力学性能应符合4.1.5、4.2的规定,电池的最大功率衰减比率应不超过3%。
-------------------------
1)4.1.2针对采用背面铝膜设计结构的电池。

5 试验方法


5.1 设计和结构
    5.1.1 电极
        5.1.1.1 电极图形完整性,电极图形尺寸、形状和位移的检验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02mm的卡尺测量。
        5.1.1.2 在照度不小于800lx的白色光源下,目测电极是否变色。
        5.1.1.3 电池电极的可焊性按GB/T 17473.7-2008进行检测。
    5.1.2 背面铝膜2)
        5.1.2.1 背面铝膜与基体材料的附着强度
            如图2所示放置样品,在满足EVA充分交联的条件下层压,取出后立即撕下聚四氟乙烯耐高温漆布,待冷却到室温后,用刀割断EVA和铝膜,撕去EVA条,观察有无铝膜脱落现象。

4665808_f33ea688823840aea78bbedd5e2791d3.jpg


        5.1.2.2 背面铝膜的外观
            背面铝膜的凸起高度应使用分辨力优于0.01mm的带标尺的光学显微镜测量,图形缺陷采用目测,图形位移采用分辨力优于0.02mm的卡尺测量。
    5.1.3 减反射膜附着强度
        减反射膜附着强度的检测采用胶带试验测定粘合性的方法,胶带附着强度不小于0.44N/mm。具体参照ASTM D 3359的规定进行。
    5.1.4 尺寸
        电池的尺寸采用分辨力优于0.02mm的卡尺测量,电池的厚度采用分辨力优于0.01mm的千分尺测量。
        电池的角度偏差采用分辨力优于0.1°的量角器测量。
        电池的厚度偏差和总厚度变化率参照GB/T 6618进行检测。
    5.1.5 外观
        在照度不小于800lx的白色光源下对电池进行目测。
        电池的崩边、钝形缺口等外形缺损的尺寸检测,采用分辨力优于0.02mm的卡尺测量。

5.2 力学性能
    5.2.1 弯曲变形
        使用表面平整度优于0.01mm平台,电池背面朝下水平放置,用分辨力优于0.01mm的量具进行检测。
    5.2.2 电极附着强度及电极与焊点抗拉强度
        电极的附着强度及电极与焊点的抗拉强度检测采用同一方法。按图3所示,将小于或等于电极宽度的镀锡铜带焊接在电池电极上,焊接长度为10mm±0.5mm,焊接质量以不虚焊为准。按图4所示将焊接镀锡铜带的电池固定在上下两片硬质夹板之间,将镀锡铜带通过上夹板的开槽引出(开槽的宽度应略大于镀锡铜带的宽度)。在与焊接面成45°角方向对镀锡铜带逐渐施加拉力,拉力达到1.73N/mm(拉力/镀锡铜带宽度)后持续10s。


4665809_26176193280f4eafafc08bb720a9ac51.jpg


4665810_7ca8edd6c3774d218aeba380304fa56e.jpg


    5.2.3 电池隐性裂纹
        在电池电极两端加正向电压,使电流密度大小和电池短路电流密度相当,用分辨率优于0.5mm/pixel的红外相机采集图像。


5.3 电性能
    5.3.1 电性能参数
        电池电性能参数检测按GB/T 6495.1-1996和GB/T 6495.3-1996进行。
        注:低辐照度性能的检测应在25℃、200W/㎡的室外自然光或模拟光源条件下进行。
    5.3.2 电性能参数的温度系数
        电池电性能参数的温度系数检测按IEC 60891进行。
    5.3.3 电池最大功率初始光衰减比率
        按照5.3.1要求检测过电性能参数的电池,在辐照度为800W/㎡~1100W/㎡的室外自然光或模拟光源下照射2h(该过程中应保证电池温度不超过80℃),再次按照5.3.1要求检测电性能,电池最大功率初始光衰减比率由式(1)计算:

4665811_951e1870e7a54fe9b2d2086322b7e670.jpg


        式中:
        P0——光衰减前电池最大功率;
        P1——光衰减后电池最大功率。

5.4 热循环试验
    将经初始光衰减稳定后的电池样品间隔地放置在环境试验箱(相对湿度小于60%)中,按照图5的温度分布,使电池的温度在-40℃±2℃和85℃±2℃之间循环。在两个极端温度的保持时间不少于10min,一次循环时间不超过6h,循环次数5次。再按5.1.5、5.2、5.3.1的规定对电池的外观、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参数中的最大功率进行检测。

4665812_2c6cad144b164ebea2c3e139ec74ec72.jpg

-------------------------
2)5.1.2针对采用背面铝膜设计结构的电池。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试验、交收检验。

6.2 型式试验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试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试验:
    ——设计定型鉴定和生产定型鉴定时;
    ——停产半年恢复生产时;
    ——当设计、工艺或者材料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交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时。
    一个型式试验批由采用同一材料、同一结构设计、同一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生产设备在不超过三天的时间内所生产的电池组成。型式试验时,按GB/T 2829规定的方法从同一批样品中随机抽取10片样品,按图6所示的程序进行全项目检测。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及要求见表3规定,各项检测结果应符合对应要求条款的规定。如任意一片样品的任一项目不符合要求,则该设计被判定达不到定型要求,应查明原因,进行改进后,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4665813_550c458b11e94b34bed2a18e8e4e32ca.jpg


4665814_1d3ed7796b694497bfc2822aa332328b.jpg


6.3 交收检验
    一个交收检验批可由一个生产批组成或由采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和设备,间隔时间不超过一周的几个生产批组成。交收检验项目除全检项目外,其他项目抽样方案按GB/T 2828.1-2003中的规定进行,其检测项目、抽样方案,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按照表4规定进行。对于在线全检项目,如电池达不到任意一项要求,则该片电池应被判定为不合格品。

4665815_e4201ec201a54467bdbe1b3f934af809.jpg

7 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7.1 标志
    电池上宜印有生产厂家的标志。

7.2 包装
    电池的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池内包装和外包装要求应在产品详细规范中规定,确保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
        ——电池包装盒(或箱)上至少印有如下产品标志:厂名、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或标记、制造日期、生产批号、标称厚度、转换效率、合格标识;
        ——外包装箱应印有正放置、防潮、防晒、易碎、堆码极限等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3 储存
    产品应在干燥(相对湿度小于60%)、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条件下储存。储存期限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的规定。

7.4 运输
    应使用有缓冲材料的包装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