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833-20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833-2012》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规范
资源ID:584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basic terminology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GB/T 50833-201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实施日期:2012年12月01日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09:18 编辑

1 总 则


1.0.1 为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术语,便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等工程技术领域。

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术语


2.0.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城市轨道交通标志 urban rail transit sign
    用于公众和专业人员识别、代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文字标识与专用图形符号。

2.0.3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ow transport capacity
    单向客运能力小于每小时1万人次的轨道交通方式。

2.0.4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medium transport capacity
    单向客运能力为每小时(1~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方式。

2.0.5 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arge transport capacity
    单向客运能力为每小时(2.5~5.0)万人次的轨道交通方式。

2.0.6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high transport capacity
    单向客运能力不小于每小时(4.5~7.0)万人次的轨道交通方式。

2.0.7 单向客运能力 monotonous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单方向通过线路断面的客位数上限,即列车额定载客量与行车频率上限值的乘积。

2.0.8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在全封闭线路上运行的大运量或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线路通常设于地下结构内,也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

2.0.9 轻轨交通 light rail transit
    在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线路上运行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线路通常设于地面或高架桥上,也可延伸至地下结构内。

2.0.10 单轨交通 monorail transit
    采用电力牵引列车在一条轨道梁上运行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根据车辆与轨道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单轨交通分为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两种类型。

2.0.11 有轨电车 tram
    与道路上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路权的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线路通常设在地面。

2.0.12 磁浮交通 maglev transit
    通过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的非接触支承、导向和驱动的轨道交通。

2.0.13 中低速磁浮交通 medium and low speed maglev transit
    采用直线异步电机驱动,定子设在车辆上的磁浮交通。

2.0.14 高速磁浮交通 high-speed maglev transit
    采用直线同步电机驱动,定子设在轨道上的磁浮交通。

2.0.15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system
    在混凝土轨道上,采用橡胶轮胎,并通过导向装置,自动导引车辆运行方向的轨道交通系统。

2.0.16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urban rail rapid transit system
    服务范围覆盖城市市域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2.0.17 工程筹划 engineering scheme
    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计划及可实施性的统筹安排。

3 客 流


3.0.1 出行 trip
    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交通行为。

3.0.2 出行量 trip volume
    单位时间内,居民出行的总人次数。

3.0.3 出行分担率 mode share rate
    某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量与出行总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0.4 乘降 getting on/off
    乘客上车和下车行为的统称。

3.0.5 乘降量 capacity volume of getting on/off passengers
    单位时间内,上下车人次数之和。

3.0.6 出行距离 trip distance
    在一次出行中,乘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行程。

3.0.7 乘距 riding distance
    在一次出行中,乘客从上车站到下车站的里程。

3.0.8 平均乘距 average riding distance
    在统计期内,所有乘客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3.0.9 出行时耗 traveling time/travel time/trip time
    在一次出行中,乘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

3.0.10 候乘时间 waiting time/wait time
    乘客在车站等候乘车的时间。

3.0.11 乘行时间 riding time/ride time
    在一次乘行中,乘客从上车到下车所花费的时间。

3.0.12 换乘 transfer
    乘客在出行过程中转换车次、线路、交通方式的行为。

3.0.13 换乘距离 transfer distance
    乘客在一次换乘中的步行距离。

3.0.14 换乘时间 transfer time
    乘客在换乘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3.0.15 停车换乘 park-and-ride
    在出行途中将自用车辆存放后,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

3.0.16 客流 passenger flow/ridership
    在一定时间内乘客的流量、流向和旅行距离信息的总称。包含时间、地点、方向和流量四个要素。

3.0.17 断面客流量 ridership volume
    在一定时间内,沿某方向通过某线路断面的乘客数量。

3.0.18 高峰时间 peak time
    一天中,客流量最大的时段。

3.0.19 高峰小时 peak hour
    一天中,客流量最大的一小时。

3.0.20 线路高峰小时系数 peak hour flow rate/peak hour factor
    在一条线路上,高峰小时客流量与全日客流量之比。
3.0.21 客流断面 cross-section flow/traffic section/passenger flow section
    为预测或调查统计客流量而选取的同一线路上某相邻两站间路段的断面。

3.0.22 客流图 passenger flow diagram
    描述客流量、流向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3.0.23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 dir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
    在一条线路上,高峰小时时段内,客流量较大方向的最大客流断面客流量与较小方向的最大客流断面客流量之比。

3.0.24 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 s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
    在一条线路的同一方向,最大客流断面的客流量与所有断面客流量的平均值之比。

3.0.25 站间断面客流 passenger volume between stations
    在单位时间内线路上某相邻两站之间单程或往返的乘客人数。

3.0.26 突发客流 outburst passenger flow
    在特殊情况下或某一时段内,发生的超常规的客流。
3.0.27 客流调查 ridership survey
    为掌握客流规律所进行的调查。

3.0.28 客流预测 ridership prediction
    根据客流调查数据,对未来客流的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与测算。

3.0.29 线路客流量 line ridership
    线路在单位时间内单程或往返的乘客人数。

3.0.30 换乘客流量 transfer passenger volume
    在单位时间内各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乘客人数之和。

3.0.31 负荷强度 load intensity
    线路日客运量与线路长度之比,即单位线路长度所承担的日客运量。
3.0.32 客流密度 passenger flow density
    线路日客运周转量与线路长度之比,即单位线路长度所承担的日客运周转量。

3.0.33 线网换乘系数 transfer coefficient
    线网所有线路日客流量之和与线网日进站客流量之比值。

3.0.34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 unidirectional peak hour maximum passenger volume
    高峰小时时段线路某一个方向客流最大区间对应的断面客流量。

4 行车组织


4.0.1 行车组织 operation organization
    根据列车运行计划,利用车辆、设备、线路及车站设施组织并指挥列车运行的过程。

4.0.2 运营控制中心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对轨道交通运营实施集中监控和管理的场所。

4.0.3 首班列车 first train
    每天开始运营的第一班载客列车。

4.0.4 末班列车 last train
    每天结束运营的最后一班载客列车。

4.0.5 起点站 origin station
    列车按调度指令开始单程载客运行的车站。也称始发站。

4.0.6 终点站 terminal station
    列车按调度指令结束单程载客运行的车站。

4.0.7 中间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起点站和终点站之间的车站。

4.0.8 折返站 turn-back station
    按列车交路进行列车折返作业的车站。

4.0.9 换乘站 transfer station
    设在两条(及以上)线路交汇处,可供乘客换乘的车站。

4.0.10 行车间距 headway distance
    先行列车与跟踪列车车头前端之间的距离。

4.0.11 安全行车间距 safe headway
    为避免前行列车与后续列车首尾相撞而必须保持的最小行车间距。

4.0.12 行车调度 train dispatching
    行车调度员监控和指挥列车运行的作业。

4.0.13 列车运行图 train operation plan/train diagram
    列车运行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图解,表示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

4.0.14 列车发出时刻 departure time of train
    列车从车站或车辆基地按规定发车位置启动的时刻。

4.0.15 列车到达时刻 arriving time of train
    列车到车站或停车场规定停车位置停稳的时刻。

4.0.16 列车通过时刻 passing time of train
    列车前端通过规定位置的时刻。

4.0.17 折返 turn-back
    列车改变行驶线路和行驶方向的返回运行作业。

4.0.18 站前折返 turn-back ahead of station
    列车在运行区间内的折返作业。

4.0.19 站后折返 turn-back behind of station
    列车在运行区间外的折返作业。

4.0.20 列车交路 train routing
    根据运营组织和运营条件的变化,调度指挥列车按规定区间运行、折返的运营模式。

4.0.21 运营时间 operating time/serving time
    首班车驶离运营起点至末班车到达运营终点的时间。

4.0.22 单程 single travel/single trip
    列车沿线路的一个方向,从运营起点至终点的行程。

4.0.23 站停时间 dwell time
    列车到站开门至关门离站的时间。

4.0.24 首末站停车时间 dwell time at terminal station
    运营列车在相邻两个单程运行之间,在首末站停留的时段。

4.0.25 运行周期 round trip time/operation cycle time
    列车沿运营线路往返循环运行一次的时间。

4.0.26 首班列车时间 departure time of first train
    首班列车驶离某车站的时刻。

4.0.27 末班列车时间 departure time of last train
    末班列车驶离某车站的时刻。

4.0.28 收车时间 time of last train arriving terminal station/time of end operation
    末班列车到达运营终点,结束运营的时刻。

4.0.29 发车间隔 departing time interval
    同一线路的相邻两列同向列车驶离起点站的时间间隔。
4.0.30 行车密度 operation frequency/train frequency
    同一线路在单位时间(小时)内,驶离某车站的车次数。

4.0.31 最高运行速度 maximum operating speed
    车辆所允许的能够实际载客安全运行的最高速度。

.

5 车辆与车辆基地


5.1 车 辆


5.1.1 车辆 vehicle
    在线路上可编入列车运行的单节车。

5.1.2 动车 motor vehicle
    具备牵引动力装置的车辆。

5.1.3 拖车 trailer vehicle
    无牵引动力装置的车辆。

5.1.4 列车单元 train unit
    至少包括一台动车的车组,从列车中解列后可独立行驶的最小行车单元。

5.1.5 列车 train
    若干列车单元连挂而成的车列。

5.1.6 列车长度 train length
    列车前后端车钩连接面间的距离

5.1.7 列车编组 train formation
    组成一列车的车辆数。

5.1.8 中间车 middle vehicle
    在列车首尾车辆之间的车辆。

5.1.9 铰接式车辆 articulated vehicle
    毗邻车辆的相邻端部由铰接装置支撑并连接的车辆。

5.1.10 低地板车辆 low-floor vehicle
    车内地板面与轨顶面的高差不大于350mm的车辆。

5.2 车辆设施


5.2.1 车体 vehicle body
    在车辆上容纳乘客、安装各种车载设备的厢形承载结构。

5.2.2 牵引系统 traction system
    从牵引网获取电流,并提供列车牵引、制动及车载设备用电的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总称。

5.2.3 制动系统 braking system
    为列车提供制动力的车载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总称。

5.2.4 转向架 bogie
    与车体底架相连,承载并缓冲车体载荷,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的部件组合体。

5.2.5 客室 carriage
    在车辆上,容纳乘客并设有门窗的厢形结构。也称车厢。

5.2.6 乘客门 passenger door
    在车辆上,供乘客进出车厢的门。

5.2.7 车内通道 corridor in vehicle
    在车厢内,供乘客通行的过道。

5.2.8 列车广播系统 broadcasting system in carriage
    向车内乘客播放乘车信息、列车运行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设备总称。

5.2.9 列车信息显示系统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in carriage
    向车内乘客显示乘车信息、列车运行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设备总称。

5.2.10 车内乘客报警系统 alarm system for passengers in carriage
    在紧急情况下,乘客与驾乘人员联络的设备总称。

5.2.11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n carriage
    监视并记录车厢内乘客动态的闭路电视设备总称。

5.2.12 车厢换气系统 air-exchange system in carriage
    以强制进出风保持车内空气清新的设备总称。

5.2.13 车厢空调 air-conditioner in carriage
    车厢内的温度、湿度调节和换气装置的总称。

5.2.14 车门防夹装置 clamp-prevention device of door
    在关闭车门过程中,当关门阻力大于给定值后,能使车门重复开启动作的安全装置。

5.2.15 车内净高 clear height in vehicle
    车厢地板面至车厢顶棚的最大高度。

5.2.16 地板面高度 height of floor in vehicle
    空车时,车厢地板面与轨面的高差。

5.2.17 车门宽度 opening width of door
    车门开启后的最大宽度。

5.2.18 有效站立面积 standing area in carriage
    车厢内可供乘客站立的总面积。

5.2.19 额定站立密度 rating standing density
    在额定定员工况时,客室内单位有效站立面积上允许站立的人数。

5.2.20 额定站位数 rating standing volume
    根据客室有效站立面积和额定站立密度,计算出的站立人数。也称站席数。

5.2.21 额定载客量 rating carrying amount
    车厢内座席数与额定站位数之和。也称定员。

5.2.22 测速定位 location and velocity detecting system
    检测列车位置、运行方向和速度的检测系统。

5.2.23 悬浮架 levitation bogie
    通过磁力及机械结构支承车体,借助机械解耦适应轨道曲线与不平顺公差,配合悬浮控制系统与驱动控制系统,实现无接触和平稳运行的装置。

5.2.24 悬浮导向 levitation and guidance
    通过磁力控制,使车辆与轨道保持额定间隙的无接触状态。

5.3 车辆基地


5.3.1 车辆基地 vehicle base
    以车辆停放、检修和日常维修为主体,集中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的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综合性生产单位。

5.3.2 车辆段 depot
    承担车辆停放、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和较高或高级别的车辆检修的基本生产单位。

5.3.3 停车场 stabling yard
    承担所辖车辆停放和日常维护的基本生产单位。

5.3.4 检修修程 examine and repair program
    根据车辆技术状况和寿命周期所确定的车辆检查、修理的等级,分为厂修、架修、定修、月检、周检和列检等。

5.3.5 检修周期 examine and repair period
    相邻两次同等级检修的运用里程或时间间隔。

.

6 线路、限界、轨道


6.1 线 路


6.1.1 正线 main line
    列车载客运营的线路。

6.1.2 辅助线 auxiliary line
    为保证正线运营而设置的不载客列车运营的线路。

6.1.3 渡线 transition line
    引导列车从一条线路转移到另一条线路的设施,一般由两组单开道岔及一条连接轨道组成。

6.1.4 出入线 inlet/outlet line
    车辆基地与正线的连接线路。也称出入段(场)线。

6.1.5 试车线 test line
    对车辆进行动态性能检测的线路。

6.1.6 检修线 maintenance line
    用于车辆检查、维修的专用线路。

6.1.7 停车线 parking line
    用于正线运行中列车临时停放的线路。也称存车线。

6.1.8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连接两条独立运营线路的辅助线路。

6.1.9 运营线 operation line
    列车沿固定路线和车站正常载客运行的线路。

6.1.10 站间距 station spacing
    两相邻车站计算站台中心之间的线路长度。

6.1.11 线路长度 route length
    线路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6.1.12 线网 rail transit network
    在一定区域内,由全部线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

6.1.13 线网长度 length of line network
    在线网内各线路长度之和,共线部分只计一次。

6.1.14 线网密度 network density
    在一定区域内的线网长度与区域面积之比。

6.1.15 线路设施 route facilities
    在轨道交通线路上设置的相关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及标志等的总称。

6.1.16 内环线路 inner loop line
    在右侧行车方式下,沿顺时针方向运行的环行线路。

6.1.17 外环线路 outer loop line
    在右侧行车方式下,沿逆时针方向运行的环行线路。

6.1.18 全封闭线路 full closed line
    以护栏、隧道、桥梁等物质实体与其他车辆和行人在全线进行物理隔离的线路。

6.1.19 部分封闭线路 semi-closed line
    以护栏、隧道、桥梁等物质实体与其他车辆和行人在部分路段进行物理隔离的线路。

6.1.20 安全线 over run line
    防止车辆在未开通进路的情况下,越过警冲标进入其他线路而设置的尽头式线路。

6.2 限 界


6.2.1 限界 gauge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限制车辆断面尺寸、限制沿线设备安装尺寸及确定建筑结构有效净空尺寸的图形及相应定位坐标参数称为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类。

6.2.2 车辆限界 dynamic vehicle envelope
    车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

6.2.3 设备限界 equipment gauge
    基准坐标系中,在车辆限界外,考虑其未计及因素。包括一系或二系悬挂故障状态和安全间距的动态包络线,是限制轨旁设备安装的控制线。

6.2.4 建筑限界 construction gauge
    建筑限界是位于设备限界外考虑了沿线设备安装后的最小有效断面。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的控制线。

6.2.5 限界坐标系 coordinate system of gauge
    在正交于轨道线路中心线的平面内,以两侧钢轨轨顶中心的连线为水平轴,以该连线的中垂线为垂直轴的直角坐标系。

6.2.6 建筑限界宽度 width of construction gauge
    轨行区内线路中心线至两侧建筑物的横向净距。

6.2.7 建筑限界高度 height of construction gauge
    轨行区内轨顶面至建筑物的垂向净距。

6.3 轨 道


6.3.1 轨道 track


    承受列车荷载和约束列车运行方向的设备或设施总称。

6.3.2 轨道结构 track structure
    轨道设备或设施中用于车辆支承和导向并将列车载荷传向下部结构的组合体。

6.3.3 轨距 track gauge
    钢轮钢轨系统中,轨面以下规定距离处左右两股钢轨内侧之间的距离。

6.3.4 超高 superelevation/cant
    钢轮钢轨系统中,曲线段线路内外钢轨轨顶的高差。

6.3.5 轨底坡 rail base slope/rail cant
    钢轨底面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的横向坡度。

6.3.6 轨面 top of rail
    轨道顶面。钢轮钢轨系统中,一般指两股钢轨顶面的公切线;磁浮系统中,轨面指磁极面;跨座式单轨交通中,指轨道梁走行面中心点的位置。

6.3.7 钢轨 rail
    直接支承列车荷载和引导车轮行驶的型钢。

6.3.8 扣件 track fastening
    将钢轨固定在轨枕或其他轨下基础的连接部件。

6.3.9 轨枕 tie/cross tie/sleeper
    承受来自钢轨的压力,使之传布于道床,同时利用扣件有效保持轨道的几何形态,保持轨距并将列车载荷弹性地传向下部结构的构件。

6.3.10 道床 ballast bed/track-bed
    支承和固定轨枕,并将列车载荷传向路基面或桥梁、隧道等其他下部建筑结构的轨道组成部分。

6.3.11 轨排 track panel
    两根钢轨和若干轨枕用扣件连接成的整体结构件。

6.3.12 轨枕间距 tie spacing/sleeper span
    沿线路方向上相邻两根轨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6.3.13 道床纵向阻力 longitudinal ballast resistance
    轨枕在道床中纵向位移时,道床对轨枕所产生的抵抗力。

6.3.14 道床横向阻力 lateral ballast resistance
    轨枕在道床中横向位移时,道床对轨枕所产生的抵抗力。

6.3.15 道岔 turnout/switch
    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6.3.16 无缝线路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
    钢轨连接方式采用连续焊接的轨道结构。
6.3.17 轨温 rail temperature
    钢轨的温度。

6.3.18 最高轨温 highest rail temperature
    根据当地历年一定年限范围内的气象资料,确定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加20℃为最高轨温。

6.3.19 最低轨温 lowest rail temperature
    根据当地历年一定年限范围内的气象资料,确定最低气温,最低气温为最低轨温。

6.3.20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 stress-free rail temperature
    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应力为“零”时的轨温。

6.3.21 护轮轨 guard rail/check rail
    为防止车轮脱轨或向一侧偏移,在轨道上钢轨内侧加铺的不承受车轮垂直荷载的钢轨。

6.3.22 车挡 buffer stop/bumper post
    防止列车驶出线路末端的安全阻挡装置。

6.3.23 铺轨基标 track laying benchmarks/track laying points
    为控制、核查线路设计中心线和高程而设置在线路上的标桩。

6.3.24 警冲标 fouling point sign post/fouling point indicator
    指示列车停车位置,以防止停留在线的列车与相邻线上运行的列车发生侧面冲突,而在两线路之间设置的一种警示标志。

.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09:34 编辑

7 建筑与结构


7.1 地 质



7.1.1 地层 soil stratu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土体。

7.1.2 土体 soil mass
    与工程建筑的稳定、变形有关土层的组合体。

7.1.3 岩体 rock mass
    在一定工程范围内,通常由岩石块和各种结构面共同组成的自然地质体。

7.1.4 工程地质勘察 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
    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它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及参数。

7.1.5 地质图 geological map
    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的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7.1.6 渗漏 leakage
    水沿土体或岩石的孔隙、裂隙、断层、溶洞等流失的现象。

7.1.7 管涌 piping
    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在粗土粒形成的孔隙通道中发生移动被带出的现象。

7.1.8 流沙 quicksand
    指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土粒同时启动而流失的现象。

7.1.9 砂土液化 sand liquefaction
    由于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减小所导致的砂土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

7.1.10 滑坡 landslide
    指斜坡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7.1.11 崩塌 falling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

7.1.12 泥石流 mudslide
    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7.1.13 地裂缝 ground fissure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

7.1.14 褶皱 fold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7.1.15 断层 fault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09:30 编辑

7.2 建 筑


7.2.1 车站 station
    供列车停靠、乘客购票、候车和乘降并设有相应设施的场所。

7.2.2 地面车站 at grade station
    轨道设在地面上的车站。

7.2.3 高架车站 elevated station
    轨道设在高架结构上的车站。

7.2.4 地下车站 underground station
    轨道设在地面下的车站。

7.2.5 车站出入口 station entrance-exit
    供乘客进出轨道交通车站的通道。

7.2.6 站厅 station concourse mezzanine
    在车站出入口和站台之间,供乘客购票、检票或换乘的场所。

7.2.7 站台 platform
    车站内供乘客候车和乘降的平台。

7.2.8 岛式站台 island platform
    设置在上下行线路之间,可在其两侧停靠列车的站台。

7.2.9 侧式站台 side platform
    设置在上下行线路两侧,只能在其一侧停靠列车的站台。

7.2.10 站台高度 platform height
    站台面与轨道顶面的高差。

7.2.11 站台计算长度 calculated length of platform
    供乘客上、下列车乘降平台的使用长度。无屏蔽门的车站站台计算长度为首末两节车辆司机室门外侧之间的长度加停车误差,有屏蔽门的车站站台计算长度为站台屏蔽门的长度。

7.2.12 侧站台宽度 side platform width
    侧站台宽度为车站站台和乘降区的最小宽度。


7.2.13 车站公共区 public zone of station
    车站内允许乘客进出的区域,包括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7.2.14 付费区 paid area
    经检票后乘客方能进入的车站公共区域。

7.2.15 非付费区 non-paid area
    不需要检票,乘客可以进出的车站公共区域。

7.2.16 付费区换乘 transfer within paid zone
    两条及以上轨道交通线路之间在付费区内进行的换乘。

7.2.17 节点换乘 transfer at crossing
    两条及以上轨道交通线路立体交叉,在其站台的水平投影重叠部分直接以楼(扶)梯相连的换乘。

7.2.18 通道换乘 transfer through corridor
    两条及以上轨道交通线路立体交叉,在其站厅付费区、站台、出入口间以通道相连的换乘。

7.2.19 平行换乘 parallel transfer
    站台相互平行的不同线路,通过同一站台或楼(扶)梯和公共站厅层完成的换乘,包括相互平行的不同线路同层设置或上下层设置两种类型。

7.2.20 同站台换乘 one platform transfer
    通过同一站台完成的换乘,分为同向换乘和不同向换乘两种方式。

7.2.21 防火卷帘门 fireproof rolling shutter door
    置于建筑物较大洞口处的卷帘式防火、隔热设施。

7.2.22 挡烟垂帘 smoke stop curtain
    大空间建筑内防烟分区的悬挂式防烟分隔物。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09:34 编辑

7.3 地下结构


7.3.1 车站结构 station structure
    由车站的梁、柱、墙、板、拱等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的结构物。

7.3.2 区间隧道 interval tunnel
    车站之间形成行车所需空间的地下构筑物。

7.3.3 支护结构 supporting structure/retaining structure
    基坑工程中的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围檩、防渗帷幕等结构体系的总称。根据使用环境不同,也称围护结构。

7.3.4 复合墙 compound wall
    基坑围护结构和车站结构内衬墙之间有填充物(如防水层结构)隔离开的墙体形式。

7.3.5 叠合墙 composite wall
    基坑围护结构(多为地下连续墙)和车站结构内衬墙之间通过结构和施工措施,保证叠合面的剪力传递,两者结合成整体墙的墙体形式。

7.3.6 管片结构 segment structure/segmental lining
    利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管片衬砌隧道的结构形式。

7.3.7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open cut method
    在地面挖开的基坑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7.3.8 暗挖法 mining method
    不开挖地面,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7.3.9 明挖顺筑法 cut-bottom up method/cut-and-cover method
    设置围护结构,由上向下挖土,然后由下向上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

7.3.10 盖挖顺筑法 cover and cut-bottom up method
    在地面修筑维持地面交通的临时路面及其支撑结构后,自上而下开挖土方至坑底设计标高,再自下而上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明挖法。

7.3.11 盖挖逆筑法 cover and cut-top down method
    开挖地面修筑地下结构顶板及其竖向支撑结构后,在顶板的下面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分层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明挖法。

7.3.12 矿山法 mining method
    传统的矿山法是指用钻眼爆破的方法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又称钻爆法,现代矿山法还包括机械开挖法、新奥法等施工方法。

7.3.13 新奥法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支撑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进行施工指导的暗挖方法。

7.3.14 浅埋暗挖法 shallow excavation method/mining method with shallow coverage
    针对埋深较浅、松散不稳定的地层和软弱破碎岩层,在开挖中以多种辅助措施加固围岩及周围土体,开挖后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与围岩及周围土体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有效地控制围岩及周围土体过大变形的一种综合施工方法。

7.3.15 盾构隧道法 shield method
    使用圆形钢壳结构保护、开挖、推进、拼装、衬砌和注浆等作业的暗挖施工方法。

7.3.16 顶进法 jacking method
    通过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用支承于基坑后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预制箱涵或管节逐节压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其正面泥土的施工方法。

7.3.17 冻结法 freezing method
    采用冷冻的方法固结地层土体,提高土体强度的施工方法。
  
7.3.18 铺盖法 blanket method
    采用钢构式梁柱体系及临时盖板形成临时路面系统进行顺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7.3.19 沉管法 immersed tube method/sunken tube method
    采用预制管段沉埋修筑水底隧道的施工方法。

7.3.20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e durability
    构筑物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7.3.21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ed lifetime
    对构筑物由设计规定的在一般维护条件下不需大修仍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7.4 地上结构


7.4.1 站桥合一 integrated station-bridge structure
    车站主体与轨道桥梁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车站结构形式。

7.4.2 站桥分离 detached station and bridge structure
    车站主体与轨道桥梁的结构完全分开,轨道桥梁从车站建筑体中穿过的车站结构形式。

7.4.3 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 force produced in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 due to bridge expansion
    桥上无缝线路因温度变化,桥梁结构与轨道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纵向力。

7.4.4 桥上无缝线路挠曲力 force produced in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 due to bridge bending
    在列车载荷作用下,因桥梁结构挠曲引起桥梁与钢轨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纵向力。

7.4.5 桥上无缝线路断轨力 broken force of seamless track
    因长钢轨折断引起桥梁与长钢轨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纵向力。

7.4.6 动力系数 dynamic coefficien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按静力设计时所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的静力效应的比值。

7.5 施工监测


7.5.1 基坑监测 monitoring of foundation pit


    在基坑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实施的检查、监控工作。

7.5.2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foundation pit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包括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及地下水体等的统称。
7.5.3 应测项目 necessary monitoring items
    保证基坑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进行的日常监测项目。

7.5.4 选测项目 selected monitoring items
    为满足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除应测项目外所进行的监测项目。

7.5.5 水平位移量测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测定变形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7.5.6 垂直位移量测 ver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ettlement observation
    测定变形体沿垂直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7.5.7 地表沉降 subsidence/settlement
    施工过程中地层的扰动区延伸至地表而引起的沉降。

7.5.8 监测频率 monitoring frequency
    监测方对监测点实施的取值频率。

7.5.9 监测报警值 monitoring alarm value
    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基坑及其周边环境安全而设置的监控值。

.

8 机电设备


8.1 供电与照明


8.1.1 主变电所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由城市电网引入高压电源,转换为城市轨道交通用中压电源的专用高压变电所。

8.1.2 牵引变电所 rectifier substation
    将中压交流电降压并整流为牵引用直流电的变电所。

8.1.3 降压变电所 lighting and power substation
    将中压交流电降压为动力及照明用低压交流电的变电所。

8.1.4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combined substation
    既提供牵引电源又提供动力照明交流低压电源的变电所。

8.1.5 牵引供电系统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给列车提供电能的全部电力装置的总称。

8.1.6 供电制式 power supply mode
    指牵引供电系统中采用的电流制式、电压等级及供电方式等。

8.1.7 集中式供电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mode
    由专门设置的主变电所集中为各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等供电的供电方式。

8.1.8 分散式供电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mode
    由沿线分散引入的城市中压电源分别为各类变电所供电的供电方式。

8.1.9 混合式供电 combined power supply mode
    同一条线路供电系统中部分采用集中式供电、部分采用分散式供电的供电方式。

8.1.10 接触网 contact wire system
    向电动车辆输送牵引电能的供电网。分为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两种方式。

8.1.11 接触轨 contact rail system
    敷设在走行轨一侧通过受流器为电动车辆授给电能的导电轨系统。由导电轨、绝缘支架或绝缘子、绝缘防护罩、辅件等组成。

8.1.12 架空接触网 overhead contact wire system
    由架空接触导线或其他导电体及悬挂装置组成的接触网。分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

8.1.13 柔性接触网 flexible catenary
    由接触悬挂和支持装置梁部分组成,是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悬挂形式的接触网,其驰度受车辆受电弓的压力而改变。

8.1.14 刚性接触网 rigid conduct wire
    将接触线夹装在汇流排中,靠其自身的刚性保持接触线的恒定位置,接触线不因重力而产生驰度的改变。

8.1.15 中压供电网 medium voltage power supply network
    把中压电能配送到各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供电网络。

8.1.16 外部电源 municipal power supply
    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电能的城市电网电源。

8.1.17 馈电线 feeder cable
    接触网与牵引变电所之间的电连接线。

8.1.18 接触线 contact wire
    架空接触悬挂中与受电弓直接接触,向车辆供电的导线。

8.1.19 导电轨 conduct rail
    与电动车辆的受流器接触,向电动车辆供给牵引电能的金属轨。

8.1.20 回流轨 return current rail
    供牵引电流返回牵引变电所负极的金属导电轨。

8.1.21 接触网供电分区 power supply section
    在接触网上电气相互断开的供电区段,分为纵向供电分区和横向供电分区两种。

8.1.22 牵引整流机组 traction rectifier unit
    由牵引变压器与整流器组成的电流变换设备组。

8.1.23 整流机组负荷等级 rectifier unit load grade
    根据负荷特性划分的牵引整流机组过载能力等级。

8.1.24 接触网最小短路电流 min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接触网中离馈入点最远端发生正负极间短路时的电流。

8.1.25 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 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接触网的馈入点处发生正负极间短路时的电流。

8.1.26 末端电压 terminal voltage
    在单边供电的接触网区段中离馈入点最远端的电压。

8.1.27 双边供电 two-way feeding
    一个供电区间由相邻两座牵引变电所共同供电的供电方式。

8.1.28 单边供电 one-way feeding
    一个供电区间只由一座牵引变电所供电的供电方式。

8.1.29 越区供电 overpass feeding
    当一座牵引变电所解列时,其供电区间由相邻牵引变电所供电的供电方式。

8.1.30 受电弓 pantograph
    电动车辆从接触线上接受电能的装置。

8.1.31 受流器 current collector
    电动车辆从接触轨上接受电能的装置。

8.1.32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power lighting feeder system
    为动力及照明设备提供低压交流电的供电系统。

8.1.33 车站照明系统 station lighting system
    为车站提供照明的电气系统。

8.1.34 应急照明 emergency lighting
    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动的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备用照明。

8.1.35 疏散照明 escape lighting
    作为应急照明灯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和使用的照明。

8.1.36 线路用电负荷 line power load
    一条线路的车辆及动力照明设备的总用电需求。

8.1.37 线路年耗电量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line per year
    一条线路的车辆及动力照明设备的一年总耗电量。

8.1.38 杂散电流 stray current
    在非指定回路上流动的电流。

8.1.39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对变电所设备集中进行控制、保护、测量、计量的自动化系统。

8.1.40 备用电源 stand-by electric source
    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其某些部分所需的电源。

8.2 通 信


8.2.1 专用通信系统 spe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用于运营指挥、企业管理、乘客服务等的专用通信设施、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传输、无线通信、公务电话、视频监视、专用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

8.2.2 传输系统 transmission system
    为各专用通信子系统和其他专业提供语言、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的系统设备。

8.2.3 无线通信系统 radio system
    为运营及管理部门的移动人员之间、移动人员与固定人员之间提供无线通信手段的系统设备。

8.2.4 公务电话系统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为一般公务通信和内部用户与公用电话网用户电话联络的系统设备。

8.2.5 视频监视系统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
    为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变电所设备、防灾、救灾及客流状态等视频信息的系统设备。

8.2.6 专用电话系统 direct line telephone system
    为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基地的值班员指挥行车、运营管理及确保行车安全而设置的专用电话设备。包括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话、站内直通电话和轨旁电话。

8.2.7 调度电话 schedule telephone
    为调度人员与车站、车辆基地值班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之间提供指挥调度手段所设的专用直达调度电话系统。

8.2.8 站间行车电话 direct telephone inter-station
    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有关行车业务的专用电话设备。

8.2.9 站内直通电话 direct connection telephone inside station
    车站、车辆基地内值班室或站长与本站有关人员直接通话的设备。

8.2.10 轨旁电话 track side telephone
    设置在区间的轨道旁边供司机、区间维修人员与邻近车站值班员及有关部门联系的直通电话设备。

8.2.11 广播系统 public address system
    供控制中心调度员和车站等值班员向乘客通告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防灾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的音响设备。

8.2.12 时钟系统 clock system
    为运营线路的各系统及相关工作人员、乘客提供统一标准时间的系统设备。

8.2.13 乘客信息系统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依托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8.3 信 号


8.3.1 信号系统 signal system
    根据列车与线路设备的相对位置和状态,人工或自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安全间隔控制的信息自动化系统。

8.3.2 闭塞 block
    用信号或凭证保证运行列车之间保持安全追踪间隔的技术方法。

8.3.3 固定闭塞 fixed block
    预先设定列车之间最小追踪间隔且固定不变的闭塞方式。

8.3.4 准移动闭塞 quasi-moving block
    列车之间最小安全追踪间隔预先设定且固定不变,并根据前方目标状态设定列车的目标距离和速度的闭塞方式。

8.3.5 移动闭塞 moving block
    列车之间的最小安全追踪间隔不预先设定,并随列车的移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闭塞方式。

8.3.6 站间闭塞 inter-station block
    列车运行间隔为相邻两座车站出站信号机之间的闭塞方法。

8.3.7 进路闭塞 route block
    列车运行间隔为进路始端信号机至相邻下一架顺向信号机之间的闭塞方法。

8.3.8 列车自动控制 automatic train control
    实现列车自动监控、自动防护和自动运行控制等技术的总称。

8.3.9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基于大容量、连续的车地信息双向通信及列车定位与控制技术,实现列车的速度控制。

8.3.10 列车自动监控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监视、控制、调整和管理等技术的总称。

8.3.11 列车自动防护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实现列车运行间隔、超速防护、进路和车门等自动安全控制技术的总称。
8.3.12 列车自动运行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实现列车启动、速度调整、定点停车和车门等自动控制技术的的总称。

8.3.13 无人驾驶 driverless train control
    实现列车全自动监控、安全防护和运行控制。

8.3.14 连锁 interlocking
    道岔、区段、信号机按一定的规则和条件建立的相互关联、制约的安全关系。

8.3.15 轨道电路 track circuit
    以钢轨为导体构成电气回路,检测传递线路占用信息,并可实现地面与列车间信息传递的轨旁设备。

8.3.16 定点停车 fixed-point stopping
    自动控制列车在指定位置停车。

8.3.17 地面信号 fixed signal/wayside signal
    轨旁信号机显示的信号。

8.3.18 车载信号 on-board signal
    列车驾驶室内显示前方运行条件的信号。

8.3.19 降级运行模式 Fallback mode
    系统的部分设备使用受限或故障后,降低或减少系统功能的运行模式。

8.3.20 道口信号 crossing signal
    线路与道路平面交叉处设置的防护信号。

8.3.21 列车优先 superiority of train
    线路与道路平面交叉处,城市轨道交通优先通行。

8.3.22 安全保护距离 safe protection distance
    实施停车安全控制时,预定停车位置至限制点的安全距离。

8.3.23 故障-安全原则 fail-safe principle
    在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错误或失效的情况下,能自动导向安全侧并具有减轻以至避免损失的功能,以确保行车安全的要求。

8.3.24 保护区段 overlap section
    为实现超速防护,保证安全停车而延伸的闭塞区段。

8.3.25 目标速度 target speed
    列车运行至前方目标地点应达到的允许速度。

8.3.26 目标距离 target distance
    列车运行至前方目标地点的走行距离。

8.3.27 移动授权 movement authority
    列车在指定方向上可以走行的距离。

8.4 综合监控


8.4.1 综合监控 integrated supervision
    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控制及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设备的监视、控制及综合管理。

8.4.2 综合监控系统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ISCSI)
    对机电系统设备的监视、控制及综合管理的成套设备及软件的总称。

8.4.3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integration
    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各接入系统监控层全部功能的技术行为。

8.4.4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度 integration degree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规模、接入系统的种类及完成所集成功能的程度。

8.4.5 综合监控系统互联 interconne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与各接入系统的信息互通和协调互动。

8.4.6 综合监控系统监控权限 supervision authority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对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设备的使用权限。

8.4.7 综合监控系统联动 linkage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因某触发条件而启动的、涉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互动。

8.4.8 综合管理系统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联结运营部门、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的综合性计算机网络系统。

8.4.9 仿真测试平台 simulation and test platform
    用于测试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8.4.10 综合显示屏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用于综合显示行车、电力及环控等信息的大型屏幕装置。

8.4.11 综合后备盘 integrated backup panel
    对多专业的重要监控对象在紧急情况下仍可实现手动操作并显示其功能的装置。

8.5 自动售检票系统


8.5.1 自动售检票系统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8.5.2 票务中心 ticket center
    集中管理轨道交通票证和票款业务的自动化设施和场所。

8.5.3 自动售票机 automation ticket vending machine
    用于现场自助发售、赋值有效车票,具备自动支付和找零功能的设备。

8.5.4 自动检票机 automation ticket checking machine
    在付费区出入口处自动检验车票的有效性并为乘客放行的设备。

8.5.5 自动查询机力 automation inquiring machine
    用于乘客自助查询车票的历史交易信息的设备。

8.5.6 操作员权限管理 operator authority management
    操作员可通过权限登录系统进行身份许可范围内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管理工作。

8.5.7 清分系统 clearing system
    用于发行和管理轨道交通车票,对不同线路的票款进行结算,并具有与城市公共交通卡进行清算功能的系统。

8.6 空调、通风与采暖


8.6.1 通风系统 ventilation system
    采用自然热压、风压或机械动力的方法,对受控区域进行换气,以满足卫生、工艺条件、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系统。

8.6.2 开式通风 opened mode ventilation
    利用机械或活塞效应的方法实现轨道交通内部与外界大气的空气交换。

8.6.3 活塞通风 piston ventilation
    利用列车在隧道内快速行驶所产生的活塞效应与外界大气的空气交换。

8.6.4 阻塞通风 obstructed ventilation
    列车因故滞留在隧道内时,为保证列车空调正常运行及提供乘客新风量的通风方式。

8.6.5 新风量 fresh air volume
    来自室外的新鲜空气量。

8.6.6 内部空气环境 internal air condition
    车站内温湿度参数、新风量比率和区间隧道内温度、风速参数和换气次数。

8.6.7 闭式通风系统 closed mode ventilation system
       在热季车站和区间隧道内的空气与室外空气基本上不相连通的方式,车站公共区与区间隧道相连通,采用空调系统。

8.6.8 屏蔽门式通风系统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在车站站台公共区边缘设置透明的、可滑动的屏蔽门,将站台和轨行区分开,使车站公共区成为独立的空调通风场所,区间隧道采用活塞通风。

8.6.9 开式运行 open mode
    车站内新风或空调风通过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区间隧道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可自由交换。

8.6.10 闭式运行 close mode
    热季车站内采用空调,列车行驶时的活塞效应将车站内空调风引入区间隧道,冷却区间隧道内的温度。

8.6.11 活塞风道 piston ventilation duct
    连接活塞风亭与区间隧道的风道,活塞风正压时风道排风,活塞风负压时风道进风。

8.6.12 迂回风道 circulation duct
    连接上行线和下行线的横向通道,用作活塞风泄压风道。

8.6.13 临界风速 critical air velocity
    区间隧道内防止烟流逆向流动的最小风速,它是区间隧道坡度、净高和火灾功率的函数。

8.6.14 事故通风 emergency ventilation
    列车火灾工况,启动火灾区段两端的隧道通风机,视列车火灾车厢部位、构成推挽型纵向通风方式,并确保风速大于临界风速。

8.6.15 排热风道 heat exhaust duct
    排除列车进站、停站和启动时产热量的风道,设置在车站轨行区的上方和站台板之下。

8.6.16 排热通风 heat exhaust ventilation
    由排热风机、风道和风口构成半横向排风系统,人工一次性调节风口开度。

8.6.17 早高峰负荷 morning peak load
    早高峰小时车站公共区热、湿负荷。

8.6.18 晚高峰负荷 evening peak load
    晚高峰小时车站公共区热、湿负荷。

8.6.19 排烟 smoke extraction
    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防止烟气在室内扩散的措施。

8.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ire alarm system
    实现火灾监测、自动报警并直接联动消防救灾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

8.8.2 探测区域 detecting area
    按防火区域或楼层划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

8.8.3 报警区域 alarm area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8.8.4 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8.8.5 感烟探测器 smoke detector
    探测烟雾浓度并进行火灾探测和报警处理的装置。

8.8.6 感温探测器 temperature detector
    探测温度变化并进行火灾探测和报警处理的装置。

8.8.7 消防联动控制盘 coordinated control device of fire protection
    人工启动后能实现消火栓泵、喷淋泵、排烟机等联动运行的装置。

8.9 站台屏蔽门


8.9.1 站台屏蔽门 platform screen door
    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有全高、半高、密闭和非密闭之分。简称屏蔽门。

8.9.2 全高密闭式屏蔽门 full 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
    关闭状态时能阻隔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之间气流交换的站台屏蔽门。

8.9.3 全高非密闭式屏蔽门 almost full height platform edge door
    关闭状态时不能阻隔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之间气流交换的全高站台屏蔽门。

8.9.4 半高屏蔽门 half-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
    高度不大于2m,其上部空间无设施,关闭状态时不能阻隔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运行区之间气流交换的站台屏蔽门。
8.9.5 滑动门 sliding door
    站台屏蔽门上,与列车门位置、数量相对应,可开启或关闭的门。

8.9.6 应急门 emergency escape door
    当列车门与滑动门不能对齐时,供疏散的门。

8.9.7 端头门 platform end door
    置于屏蔽门两端进出轨行区的门。

8.9.8 门机 door mechanism
    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驱动机构。

8.9.9 门控单元 door control unit
    就地对门机进行控制的装置。

8.9.10 门锁机构 lock device
    可将滑动门、应急门、端门锁紧或解锁的装置。

8.9.11 就地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local control panel
    就地控制单侧屏蔽门的控制装置。

8.9.12 中央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central control panel
    一个车站的屏蔽门控制中心,包括逻辑控制单元、监视单元及其各种接口。

8.10 自动扶梯、电梯


8.10.1 自动扶梯 escalator
    带有循环运行梯级,服务于车站规定楼层的向上或向下倾斜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8.10.2 自动扶梯提升高度 raise of escalator
    自动扶梯进出口楼面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8.10.3 自动扶梯额定速度 rated speed of escalator
    自动扶梯设计所规定的空载速度。

8.10.4 自动步行道 automatic footway/travelator
    由循环运行的步道和扶手带沿水平或坡度小于12°的方向运送乘客的电力驱动设备。

8.10.5 电梯 lift/elevator
    服务于车站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

.

9 客运服务


9.1 客运服务


9.1.1 客运服务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为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乘客提供的服务。

9.1.2 服务组织 service organization
    提供客运服务的组织。

9.1.3 站务员 service personnel(agent)
    在车站从事客运服务工作的服务人员。

9.1.4 票务员 ticket staff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从事票务工作的服务人员。

9.1.5 服务设施 service facilities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设置的,直接为乘客提供服务的设施。

9.1.6 乘客服务中心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设置的为乘客提供票务、咨询等客运服务或延伸服务的场所。

9.1.7 服务标志 service signs
    通过颜色、图形或文字的组合,表达客运服务信息的设施。

9.1.8 安全标志 safety sign
    通过颜色与几何形状的组合表达通用的安全信息,并且通过附加图形符号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

9.1.9 导向标志 direction sign
    由图形标志和(或)文字标志与箭头符号组合形成,用于指示通往预期目的地路线的公共信息标志。

9.1.10 位置标志 location sign
    由图形标志和(或)文字标志形成,用于标明服务设施或服务功能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息标志。

9.1.11 综合信息标志 information sign
    由图、表、文字所构成的标志,用于表达与服务有关的公共信息。

9.1.12 无障碍标志 accessibility sign
    由专为轮椅利用者(老年人、肢体残疾人、伤病人等)、视觉障碍者使用的图形符号、文字(包括盲文)和有关设备设施等构成,用于提供导向、位置、综合信息服务的标志。

9.1.13 票制 ticket system
    城市轨道交通乘车收费制度。即车票分类、制作、发售、使用规则及计费方法、票价率等规定的总称。

9.1.14 单一票制 flat fare system
    在一次乘行中,无论乘行距离长短,票价相同。

9.1.15 计程票制 metered fare system;grade fare system
    按一定里程或站数将乘行距离划分的段数确定客票的价格。也称分段票制。

9.1.16 起始票价 basic fare
    在计程票制中,按里程或站数划分的第一段乘距以内的票价。

9.1.17 单程票 single journey ticket
    仅在一次进出站的乘行中有效的车票。

9.1.18 定期票 periodical ticket
    在一定时期内乘车有效的日票、周票等车票。

9.2 运营安全


9.2.1 试运行 commissioning

    完成系统联调并在工程初验合格后,按照运营模式进行系统试运转、安全测试等的非载客运行。

9.2.2 运营 operation
    运营企业为了有效完成乘客运输任务,通过计划、组织、指挥与控制等过程,运用人力、设备和运能等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9.2.3 试运营 trial operation
    试运行合格至工程竣工验收之前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

9.2.4 试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s of trial operation
    试运营应满足的建设方面(土建系统、机电设备、车辆、环境保护)和运营方面(机构组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作业规章及管理等)的要求。

9.2.5 正式运营 formal operation
    工程竣工验收后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

9.2.6 正式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s of formal operation
    试运营期满后,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应满足的要求。

9.2.7 运营单位 operation organization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机构或企业。

9.2.8 运营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所进行的行车组织、车站作业组织、客运组织、运价与票务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9.2.9 运营组织 operation organization
    运营单位对列车运行、车站行车和客运、列车调度、机电设备系统运行实施的有序管理。

9.2.10 运营事故 operation accident
    由于运营组织的管理和处置不当,造成乘客伤亡、车辆和设备损坏、中断行车及其他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

9.2.11 运营安全 operation safety
    运营中能够使危险、故障等发生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以及它们所造成的对人与物的损失能够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9.2.12 运营指标 operation index
    反映运营工作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

9.2.13 运营安全指标 operation safety index
    反映运营安全方面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

9.2.14 调度指挥 dispatching and command
    组织和指导企业运营生产过程的核心工作,主要包括行车计划编制、现场调度指挥等。

9.2.15 满载率 load factor
    运量与运能之比。

9.2.16 事故率 accident rate
    发生事故的行车次数与总行车次数之比。

9.2.17 准点率 punctuality
    准点列车次数与全部开行列车次数之比,用以表示运营列车按规定时间准点运行的程度。

9.2.18 运行图兑现率 fulfillment rate of operation graph
    实际开行列车数与运行图定开行列车之比。实际开行的列车中不包括临时加开的列车数。

9.2.19 运营纪律 operation discipline
    为保证运营安全、乘客的合法权益、服务质量,运营单位制定的运营服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9.2.20 乘务纠纷 crew working dispute
    列车运营中,乘务员与乘客之间发生的争执。

10 技术经济指标


10.0.1 客运量 passenger volume
    在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送的乘客数量。

10.0.2 平均运距 average distance carried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送乘客的平均距离。即客运周转量与客运量之比。

10.0.3 客运周转量 passenger person-kilometres
    在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送的乘客所乘坐里程的综合。

10.0.4 运营车数 operating vehicles
    用于运营业务的全部车辆数。

10.0.5 运营车日数 operating vehicle-days
    在统计期内,运营企业每一天拥有的运营车数之和。

10.0.6 完好车日数 well-conditioned vehicle-days
    在统计期内,运营企业每一天拥有的技术状况完好的运营车数之和。

10.0.7 完好车率 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完好车日数与运营车日数之比。

10.0.8 工作车日数 working vehicle-days
    在统计期内,运营企业每一天投入运行的运营车数之和。

10.0.9 工作车率 working vehicle rate
    工作车日数与运营车日数之比。

10.0.10 完好车利用率 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工作车日数与完好车日数之比。

10.0.11 总行驶里程 total running mileage
    运营车所行驶的全部里程,包括运营里程和非运营里程。

10.0.12 运营里程 operating mileage
    运营车在运营中运行的全部里程,包括载客里程和调度空驶里程。

10.0.13 载客里程 carrying mileage
    运营车辆按规定可载客的运行里程。

10.0.14 调度空驶里程 deadhead scheduling mileage
    运营车辆按规定不载客的运行里程。

10.0.15 里程利用率 mileage utilization ratio
    运营里程与行驶总里程之比。

10.0.16 车日行程 daily vehicle-kilometers
    运营车辆每个工作日平均运行的里程。
10.0.17 运力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io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客运周转量与客位里程之比。

10.0.18 运营速度 operation speed
    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运行时,包括运行时间、停站时间、折返时间的平均速度。

10.0.19 旅行速度 traveling speed
    列车从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运行(包括停站时间)的平均速度。

10.0.20 运营总收入 total income of operation
    与运营直接有关的经济收入之和。不含补贴、赞助和广告等收入。

10.0.21 运营总成本 total cost of operation
    为完成运营服务所发生的按国家规定应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总费用。

10.0.22 单位运营里程成本 unit mileage cost of operation
    运营总成本与总运营里程之比。

10.0.23 单位客运周转量成本 unit turnover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运营总成本与总客运周转量之比。

10.0.24 单位客运里程成本 unit mileage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运营总成本与总客位里程之比。

10.0.25 行车责任事故次数 times of traffic accidents
    在统计期内,运营方应负全部或部分责任的行车事故次数。

10.0.26 行车责任事故率 ratio of traffic accidents
    在统计期内,平均每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发生的行车责任事故次数。

10.0.27 单位能耗 unit power consumption
    在统计期内,完成单位车公里所消耗的电量。

10.0.28 人均能耗 per capita power consumption
    在统计期内,完成单位客运周转量所消耗的电量。

10.0.29 单位牵引能耗 unit power consumption in traction
    在统计期内,完成单位车公里所消耗牵引电量。

10.0.30 人均牵引能耗 per capita traction power consumption
    在统计期内,完成单位客运周转量所消耗的牵引电量。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10:09 编辑

附录A 中文术语索引


中文术语

英文术语

条目


A



安全保护距离safe protection distance8.3.22
安全标志safety sign 9.1.8
安全线over run line 6.1.20
安全行车间距safe headway 4.0.11
暗挖法mining method 7.3.8

B



半高屏蔽门half-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 (PSD) 8.9.4
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 8.8.4
保护区段overlap section 8.3.24
报警区域alarm area 8.8.3
暴雨强度rainfall intensity 8.7.10
备用电源stand-by electric source 8.1.40
崩塌falling 7.1.11
闭塞block 8.3.2
闭式通风系统closed mode ventilation system 8.6.7
闭式运行closed mode 8.6.10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8.1.39
部分封闭线路semi-closed line 6.1.19

C



操作员权限管理operator authority management 8.5.6
侧式站台
侧站台宽度
side platform
side platform width
7.2.9
7.2.12
测速定位location and velocity detecting system 5.2.22
超高superelevation/cant 6.3.4
车挡buffer stop/bumper post 6.3.22
车辆vehicle 5.1.1
车辆段depot 5.3.2
车辆基地vehicle base 5.3.1
车辆限界dynamic vehicle envelope 6.2.2
车门防夹装置clamp-prevention device of door 5.2.14
车门宽度opening width of door 5.2.17
车内乘客报警系统alarm system for passengers in carriage 5.2.10
车内净高clear height in vehicle 5.2.15
车内通道corridor in vehicle 5.2.7
车日行程daily vehicle-kilometers 10.0.16
车体vehicle body 5.2.1
车厢换气系统air-exchange system in carriage 5.2.12
车厢空调air-conditioner in carriage 5.2.13
车载信号on-board signal 8.3.18
车站station 7.2.1
车站出入口station entrance-exit 7.2.5
车站公共区public zone of station 7.2.13
车站结构station structure 7.3.1
车站照明系统station lighting system 8.1.33
沉管法immersed tube method/sunken tube method 7.3.19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2.0.1
城市轨道交通标志urban rail transit sign 2.0.2
乘降getting on/off 3.0.4
乘降量capacity volume of getting on/off passengers 3.0.5
乘距riding distance 3.0.7
乘客服务中心customer service center 9.1.6
乘客门passenger door 5.2.6
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PIS) 8.2.13
乘务纠纷crew working dispute 9.2.20
乘行时间riding time/ride time 3.0.11
出入线inlet/outlet line 6.1.4
出行trip 3.0.1
出行分担率mode share rate 3.0.3
出行距离trip distance 3.0.6
出行量trip volume 3.0.2
出行时耗traveling   time/trave   time/trip   time 3.0.9
传输系统transmission system(TRS) 8.2.2
垂直位移监测ver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ettlement observation 7.5.6
磁浮交通maglev transit 2.0.12

D



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arge transport capacity 2.0.5
单边供电 one-way feeding 8.1.28
单程 single travel/single trip 4.0.22
单程票 single journey ticket 9.1.17
单轨交通 monorail transit 2.0.10
单位客运里程成本 unit mileage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10.0.24
单位客运周转量成本 unit turnover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10.0.23
单位能耗 unit power consumption 10.0.27
单位牵引能耗 unit consumption in traction 10.0.29
单位运营里程成本unit mileage cost of operation 10.0.22
单向客运能力 monotonous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2.0.7
单一票制 flat fare system 9.1.14
挡烟垂帘 smoke stop curtain 7.2.22
导电轨contact rail8.1.19
导向标志 direction sign 9.1.9
岛式站台 island platform 7.2.8
道岔 turnout/switch 6.3.15
道床 ballast bed/track-bed 6.3.10
道床横向阻力 lateral ballast resistance 6.3.14
道床纵向阻力 longitudinal ballast resistance 6.3.13
道口信号 crossing signal 8.3.20
低地板车辆 low-floor vehicle 5.1.10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ow transport capacity 2.0.3
地板面高度 height of floor in vehicle 5.2.16
地表沉降 subsidence/settlement 7.5.7
地层 soil stratum 7.1.1
地裂缝 ground fissure 7.1.13
地面车站 at grade station 7.2.2
地面信号 fixed signal/wayside signal 8.3.17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2.0.8
地下车站 underground station 7.2.4
地质图 geological map 7.1.5
电梯 lift/elevator 8.10.5
调度电话 schedule telephone 8.2.7
调度空驶里程 deadhead scheduling mileage 10.0.14
调度指挥 dispatching and command 9.2.14
叠合墙 composite wall 7.3.5
顶进法 jacking method 7.3.16
定点停车 fixed-point stopping 8.3.16
定期票 periodical ticket 9.1.18
动车 motor vehicle 5.1.2
动力系数 dynamic coefficient 7.4.6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power lighting feeder system 8.1.32
冻结法 freezing method 7.3.17
渡线 transition line 6.1.3
端门 platform end door 8.9.7
断层 fault 7.1.15
断面客流量 ridership volume 3.0.17
盾构隧道法 shield method 7.3.15

E



额定载客量rating carrying amount5.2.21
额定站立密度 rating standing density5.2.19
额定站位数 rating standing volume 5.2.20

F



发车间隔 departing time interval(departure headway) 4.0.29
防火卷帘门 firproof rolling shutter door 7.2.21
防淹门 flood gate 8.7.9
仿真测试平台 simulation and test platform 8.4.9
非付费区 non-paid area 7.2.15
分散式供电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mode 8.1.8
服务标志 service signs 9.1.7
服务设施service facilities9.1.5
服务组织 service organization 9.1.2
辅助线 auxiliary line 6.1.2
付费区 paid area 7.2.14
付费区换乘 transfer within paid zone 7.2.16
负荷强度 load intensity 3.0.31
复合墙 compound wall 7.3.4

G



盖挖逆筑法 cover and cut-top down method 7.3.11
盖挖顺筑法 cover and cut-bottom up method 7.3.10
感温探测器 temperature detector 8.8.6
感烟探测器 smoke detector 8.8.5
刚性接触网 rigid conduct wire 8.1.14
钢轨rail6.3.7
高峰时间 peak time 3.0.18
高峰小时 peak hour 3.0.19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 unidirectional peak hour maximum passenger volume 3.0.34
高架车站 elevated station 7.2.3
高速磁浮交通 high-speed maglev transit 2.0.14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with high transport capacity2.0.6
工程筹划 engineering scheme 2.0.17
工程地质勘察 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7.1.4
工作车率 working vehicle rate 10.0.9
工作车日数 working vehicle-days 10.0.8
公务电话系统 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 8.2.4
供电制式 power supply mode 8.1.6
固定闭塞 fixed block 8.3.3
故障-安全原则 fail-safe principle8.3.23
管片结构 segment structure/segment lining 7.3.6
管涌 piping 7.1.7
广播系统 public address system(PA) 8.2.11
轨道 track 6.3.1
轨道电路 track circuit 8.3.15
轨道结构 track structure 6.3.2
轨底坡 rail base slope/rail cant 6.3.5
轨距 track gauge 6.3.3
轨面 top of rail(TOR) 6.3.6
轨排 track panel 6.3.11
轨旁电话 track side telephone 8.2.10
轨温 rail temperature 6.3.17
轨枕 tie/cross tie/sleeper 6.3.9
轨枕间距 tie spacing/sleeper span 6.3.12

H



候乘时间waiting time(wait time) 3.0.10
护轮轨 guard rail(check rail) 6.3.21
滑动门 sliding door 8.9.5
滑坡 landslide 7.1.10
换乘 transfer 3.0.12
换乘距离 transfer distance 3.0.13
换乘客流量 transfer passenger volume 3.0.30
换乘时间 transfer time 3.0.14
换乘站 transfer station 4.0.9
回流轨 return current rail 8.1.20
混合式供电 combined power supply mode 8.1.9
活塞风道 piston ventilation duct 8.6.11
活塞通风 piston ventilation 8.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 8.8.1

J



基坑监测 monitoring of foundation pit 7.5.1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foundation pit 7.5.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 8.3.9
集中式供电 entralized power supply mode 8.1.7
计程票制 metered fare system/grade fare system 9.1.15
架空接触网 overhead contact wire system8.1.12
监测报警值 monitoring alarm value 7.5.9
监测频率 monitoring frequency7.5.8
检修线 maintenance line 6.1.6
检修修程 examine and repair program 5.3.4
检修周期 examine and repair period 5.3.5
建筑限界 construction gauge 6.2.4
建筑限界高度 height of construction gauge 6.2.7
建筑限界宽度 width of construction gauge 6.2.6
降级运行模式 fallback mode 8.3.19
降压变电所 lighting and power substation 8.1.3
铰接式车辆 articulated vehicle 5.1.9
接触轨 contact rail system 8.1.11
接触网 contact wire system 8.1.10
接触网供电分区 power supply section 8.1.21
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 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 8.1.25
接触网最小短路电流 min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 8.1.24
接触线 contact wire 8.1.18
节点换乘 transfer at crossing 7.2.17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e durability 7.3.20
进路闭塞 route block 8.3.7
警冲标 fouling point sign post/fouling point indicator 6.3.24
就地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local control panel 8.9.11
局部应用系统 part application system 8.7.5

K



开式通风opened mode ventilation8.6.2
开式运行 open mode 8.6.9
客流 passenger flow 3.0.16
客流调查 ridership survey 3.0.27
客流断面cross-section flow/traffic section/passenger flow section3.0.21
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 s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 3.0.24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dir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3.0.23
客流密度 passenger flow density 3.0.32
客流图 passenger flow diagram 3.0.22
客流预测 ridership prediction 3.0.28
客室 carriage 5.2.5
客运服务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9.1.1
客运量passenger volume 10.0.1
客运周转量 passenger person-kilometres 10.0.3
扣件 rail fastening 6.3.8
矿山法 mining method 7.3.12
馈电线 feeder cable 8.1.17

L



里程利用率 mileage utilization ratio 10.0.15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6.1.8
连锁 interlocking 8.3.14
列车 train5.1.5
列车编组train formation 5.1.7
列车长度 train length 5.1.6
列车单元 train unit 5.1.4
列车到达时刻 arriving time of train 4.0.15
列车发出时刻 departure time of train 4.0.14
列车广播系统 broadcasting system in carriage 5.2.8
列车交路 train routing 4.0.20
列车视频监控系统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n carriage 5.2.11
列车通过时刻 passing time of train 4.0.16
列车信息显示系统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in carriage5.2.9
列车优先 superiority of train 8.3.21
列车运行图 train operation plan/train diagram 4.0.13
列车自动防护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 8.3.11
列车自动监控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8.3.10
列车自动控制 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 8.3.8
列车自动运行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 8.3.12
临界风速 critical air velocity 8.6.13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temporary high pressure fire fight water supply system 8.7.2
流沙 quicksand 7.1.8
旅行速度 traveling speed 10.0.19

M



满载率load factor9.2.15
门机 door mechanism 8.9.8
门控单元 door control unit 8.9.9
门锁机构 lock device 8.9.10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open cut method 7.3.7
明挖顺筑法 cut-bottom up method/cut-and-cover method7.3.9
末班列车 last train 4.0.4
末班列车时间 departure time of last train 4.0.27
末端电压 terminal voltage 8.1.26
目标距离 target distance 8.3.26
目标速度 target speed 8.3.25

N



内部空气环境internal air condition 8.6.6
内环线路 inner loop line 6.1.16
泥石流 mudslide 7.1.12

P



排热风道 heat exhaust duct 8.6.15
排热通风 heat exhaust ventilation 8.6.16
排烟 smoke extraction 8.6.19
票务员 ticket staff 9.1.4
票务中心 ticket center 8.5.2
票制 ticket system 9.1.13
平均乘距average riding distance 3.0.8
平均运距average distance carried 10.0.2
平行换乘 parallel transfer 7.2.19
屏蔽门式通风系统platform screen door mode(PSD) 8.6.8
铺盖法 blanket method 7.3.18
铺轨基标 track laying benchmarks/track laying points6.3.23

Q



起点站origin station 4.0.5
起始票价 basic fare 9.1.16
牵引变电所 rectifier substation 8.1.2
牵引供电系统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8.1.5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combined substation 8.1.4
牵引系统 traction system 5.2.2
牵引整流机组 traction rectifier unit 8.1.22
浅埋暗挖法 shallow excavation method/mining method with shallow coverage 7.3.14
桥上无缝线路断轨力 broken force of seamless track 7.4.5
桥上无缝线路挠曲力force produced in CWR due to bridge bending7.4.4
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 force produced in CWR due to bridge expansion7.4.3
轻轨交通 light rail transit 2.0.9
清分系统 clearing system 8.5.7
区间隧道interval tunnel7.3.2
全封闭线路 full closed line 6.1.18
全高非密闭式屏蔽门 almost full height platform edge door 8.9.3
全高密闭式屏蔽门 full 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PSD) 8.9.2

R



人均能耗per capita power consumption 10.0.28
人均牵引能耗 per capita traction power consumption 10.0.30
柔性接触网 flexible catenary 8.1.13

S



砂土液化 sand liquefaction 7.1.9
设备限界 equipment gauge 6.2.3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ed lifetime 7.3.21
渗漏 leakage 7.1.6
生活杂用水 non-drinking water 8.7.7
时钟系统 clock system(CLK) 8.2.12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urban rail rapid transit system 2.0.16
事故率 accident rate 9.2.16
事故通风emergency ventilation 8.6.14
视频监控系统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CCTV) 8.2.5
试车线 test line 6.1.5
试运行 commissioning 9.2.1
试运营 trial operation 9.2.3
试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s of trial operation 9.2.4
收车时间 time of last train arriving terminal station/time of end operation4.0.28
首班列车 first train 4.0.3
首班列车时间 departure time of first train 4.0.26
首末站停车时间dwell time at terminal station 4.0.24
受电弓 pantograph 8.1.30
受流器 current collector 8.1.31
疏散照明 escape lighting 8.1.35
双边供电 two-way feeding 8.1.27
水平位移监测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7.5.5

T



探测区域 detecting area 8.8.2
停车场 stabling yard 5.3.3
停车换乘 park-and-ride 3.0.15
停车线 parking line 6.1.7
通道换乘 transfer through corridor 7.2.18
通风系统 ventilation system 8.6.1
同站台换乘 one platform transfer 7.2.20
突发客流 outburst passenger flow 3.0.26
土体 soil mass 7.1.2
拖车 trailer vehicle 5.1.3

W



外部电源 municipal power supply 8.1.16
外环线路 outer loop line 6.1.17
完好车利用率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10.0.10
完好车率 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10.0.7
完好车日数 well-conditioned vehicle-days 10.0.6
晚高峰负荷 evening peak load 8.6.18
位置标志 location sign 9.1.10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steady high pressure fire fight water supply system 8.7.3
无缝线路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CWR) 6.3.16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stress-free rail temperature 6.3.20
无人驾驶 driverless train control 8.3.13
无线通信系统 radio system(RADS) 8.2.3
无障碍标志 accessibility sign 9.1.12

X



线路长度route length 6.1.11
线路高峰小时系数 peak hour flow rate/peak hour factor 3.0.20
线路客流量 line ridership 3.0.29
线路年耗电量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line per year 8.1.37
线路设施 route facilities 6.1.15
线路用电负荷line power load8.1.36
线网 rail transit network 6.1.12
线网换乘系数 transfer coefficient 3.0.33
线网长度 length of line network 6.1.13
线网密度 network density 6.1.14
限界 gauge 6.2.1
限界坐标系 coordinate system of gauge 6.2.5
消防联动控制盘 coordinated control device of fire protection8.8.7
消火栓给水系统 penstock water supply system 8.7.1
新奥法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7.3.13
新风量 fresh air volume 8.6.5
信号系统 signaling system 8.3.1
行车调度 train dispatching 4.0.12
行车间距 headway distance 4.0.10
行车密度 operation frequency/train frequency 4.0.30
行车责任事故次数times of traffic accidents 10.0.25
行车责任事故率 ratio of traffic accidents 10.0.26
行车组织 operation organization 4.0.1
悬浮导向 levitation and guidance 5.2.24
悬浮架 levitation bogie 5.2.23
选测项目 selected monitoring items 7.5.4

Y



岩体 rock mass 7.1.3
移动闭塞 moving block 8.3.5
移动授权 movement authority 8.3.27
应测项目 necessary monitoring items 7.5.3
应急门emergency escape door8.9.6
应急照明 emergency lighting 8.1.34
有轨电车 tram2.0.11
有效站立面积standing area in carriage5.2.18
迂回风道 circulation duct 8.6.12
越区供电 overpass feeding 8.1.29
运力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io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10.0.17
运行图兑现率 fulfillment rate of operation graph9.2.18
运行周期 round trip time/operation cycle time 4.0.25
运营 operation 9.2.2
运营安全 operation safety 9.2.11
运营安全指标operation safety index9.2.13
运营车日数operating vehicle-days 10.0.5
运营车数 operating vehicles 10.0.4
运营单位 operation organization 9.2.7
运营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9.2.8
运营纪律 operation discipline 9.2.19
运营控制中心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OCC)4.0.2
运营里程operating mileage10.0.12
运营时间 operating time(serving time) 4.0.21
运营事故 operation accident 9.2.10
运营速度 operation speed 10.0.18
运营线 operation line 6.1.9
运营指标 operation index 9.2.12
运营总成本 total cost of operation 10.0.21
运营总收入 total income of operation10.0.20
运营组织 operation organization 9.2.9

Z



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8.1.38
载客里程 carrying mileage 10.0.13
早高峰负荷 morning peak load 8.6.17
站后折返 turn-back behind of station 4.0.19
站间闭塞 inter-station block 8.3.6
站间断面客流passenger volume between stations3.0.25
站间距 station spacing 6.1.10
站间行车电话direct telephone inter-station 8.2.8
站内直通电话 direct connection telephone inside station 8.2.9
站前折返 turn-back ahead of station 4.0.18
站桥分离 detached station and bridge structure 7.4.2
站桥合一 integrated station-bridge structure 7.4.1
站台 platform 7.2.7
站台高度 platform height 7.2.10
站台计算长度calculated length of platform 7.2.11
站台屏蔽门 platform screen doors 8.9.1
站厅 station concourse mezzanine 7.2.6
站停时间 dwell time 4.0.23
站务员 service personnel(agent) 9.1.3
折返 turn-back 4.0.17
折返站 turn-back station 4.0.8
褶皱 fold 7.1.14
整流机组负荷等级rectifier unit load grade 8.1.23
正式运营 formal operation 9.2.5
正式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s of formal operation 9.2.6
正线 main line 6.1.1
支护结构 supporting structure 7.3.3
制动系统 braking system 5.2.3
中低速磁浮交通 medium and low speed maglev transit 2.0.13
中间车middle vehicle5.1.8
中途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4.0.7
中压供电网medium voltage power supply network8.1.15
中央控制盘 platform screen doors central control panel 8.9.12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medium transport capacity 2.0.4
终点站 terminal station 4.0.6
主变电所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8.1.1
主排水泵站 lord drain a pump station 8.7.8
专用电话系统direct line telephone system (DLTS) 8.2.6
专用通信系统 spe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8.2.1
专用消防栓箱 fire fight device box 8.7.11
转向架 bogie 5.2.4
准点率 punctuality 9.2.17
准移动闭塞 quasi-moving block 8.3.4
自动步行道 automatic footway/travelator 8.10.4
自动查询机 automation inquiring machine 8.5.5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 automated guideway system 2.0.15
自动扶梯 escalator 8.10.1
自动扶梯额定速度 rated speed of escalator 8.10.3
自动扶梯提升高度raise of escalator8.10.2
自动检票机 automation ticket checking machine 8.5.4
自动灭火系统 auto extinguish fire system 8.7.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sprinkler system 8.7.4
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 8.5.1
自动售票机 automation ticket vending machine 8.5.3
综合管理系统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8.4.8
综合后备盘 integrated backup panel 8.4.11
综合监控 integrated supervision 8.4.1
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ISCSI) 8.4.2
综合监控系统互联 interconne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8.4.5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integration 8.4.3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度 integration degree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8.4.4
综合监控系统监控权限 supervision authority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8.4.6
综合显示屏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8.4.10
综合信息标志 information sign 9.1.11
总行驶里程 total running mileage 10.0.11
阻塞通风 obstructed ventilation 8.6.4
最低轨温 lowest rail temperature 6.3.19
最高轨温 highest rail temperature 6.3.18
最高运行速度 maximum operating speed4.0.31

本帖最后由 archfind01 于 2015-4-16 10:15 编辑

附录B 英文术语索引


英文术语

术语词目

条目


A


accessibility sign 无障碍标志 9.1.12
accident rate 事故率 9.2.16
air-conditioner in carriage 车厢空调 5.2.13
air-exchange system in carriage 车厢换气系统 5.2.12
alarm area 报警区域 8.8.3
alarm system for passengers in carriage 车内乘客报警系统 5.2.10
almost full height platform edge door 全高非密闭式屏蔽门 8.9.3
arriving time of train 列车到达时刻 4.0.15
articulated vehicle 铰接式车辆 5.1.9
at grade station 地面车站 7.2.2
auto extinguish fire system 自动灭火系统 8.7.6
automated guideway system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 2.0.15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自动售检票系统8.5.1
automatic footway/travelator 自动步行道 8.10.4
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 列车自动控制 8.3.8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 列车自动运行 8.3.12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列车自动防护8.3.11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 列车自动监控 8.3.10
automation inquiring machine 自动查询机 8.5.5
automation ticket checking machine 自动检票机 8.5.4
automation ticket vending machine 自动售票机 8.5.3
auxiliary line 辅助线 6.1.2
average distance carried平均运距10.0.2
average riding distance 平均乘距 3.0.8

B


ballast bed/track-bed 道床 6.3.10
basic conditions of formal operation 正式运营基本条件 9.2.6
basic conditions of trial operation 试运营基本条件 9.2.4
basic fare 起始票价 9.1.16
blanket method 铺盖法 7.3.18
block 闭塞 8.3.2
bogie 转向架 5.2.4
braking system 制动系统 5.2.3
broadcasting system in carriage 列车广播系统 5.2.8
broken force of seamless track 桥上无缝线路断轨力 7.4.5
buffer stop/bumper post 车挡 6.3.22

C


calculated length of platform 站台计算长度 7.2.11
capacity volume of getting on/off passengers 乘降量 3.0.5
carriage客室5.2.5
carrying mileage 载客里程 10.0.13
circulation duct 迂回风道 8.6.12
clamp-prevention device of door 车门防夹装置 5.2.14
clear height in vehicle 车内净高 5.2.15
clearing system清分系统8.5.7
clock system(CLK) 时钟系统 8.2.12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CCTV) 视频监控系统 8.2.5
closed mode 闭式运行 8.6.10
closed mode ventilation system 闭式通风系统 8.6.7
combined power supply mode 混合式供电 8.1.9
combined substation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8.1.4
commissioning 试运行 9.2.1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8.3.9
composite wall 叠合墙 7.3.5
compound wall 复合墙 7.3.4
connecting line 联络线 6.1.8
construction gauge建筑限界6.2.4
contact wire system接触网8.1.10
contact rail 导电轨 8.1.19
contact rail system 接触轨 8.1.11
contact wire 接触线 8.1.18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CWR) 无缝线路 6.3.16
coordinate system of gauge 限界坐标系 6.2.5
coordinated control device of fire protection 消防联动控制盘 8.8.7
corridor in vehicle 车内通道 5.2.7
cover and cut-bottom up method 盖挖顺筑法 7.3.10
cover and cut-top down method 盖挖逆筑法 7.3.11
crew working dispute 乘务纠纷 9.2.20
critical air velocity临界风速8.6.13
crossing signal 道口信号 8.3.20
cross-section flow/traffic section/passenger flow section客流断面3.0.21
current collector 受流器 8.1.31
customer service center 乘客服务中心 9.1.6
cut and cover method/open cut method 明挖法 7.3.7
cut-bottom up method/cut-and-cover method 明挖顺筑法 7.3.9

D


daily vehicle-kilometers 车日行程 10.0.16
deadhead scheduling mileage 调度空驶里程 10.0.14
departing time interval(departure headway) 发车间隔 4.0.29
departure time of first train 首班列车时间 4.0.26
departure time of last train 末班列车时间 4.0.27
departure time of train 列车发出时刻 4.0.14
depot 车辆段 5.3.2
designed lifetime 设计使用年限 7.3.21
detached station and bridge structure 站桥分离 7.4.2
detecting area 探测区域 8.8.2
direct connection telephone inside station站内直通电话 8.2.9
direct line telephone system(DLTS) 专用电话系统 8.2.6
direct telephone inter-station 站间行车电话 8.2.8
direction sign 导向标志 9.1.9
dir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3.0.23
dispatching and command 调度指挥 9.2.14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mode 分散式供电 8.1.8
door control unit 门控单元 8.9.9
door mechanism 门机 8.9.8
driverless train control 无人驾驶 8.3.13
dwell time 站停时间 4.0.23
dwell time at terminal station 首末站停车时间 4.0.24
dynamic coefficient 动力系数 7.4.6
dynamic vehicle envelope 车辆限界 6.2.2

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line per year 线路年耗电量 8.1.37
elevated station 高架车站 7.2.3
emergency escape door 应急门 8.9.6
emergency lighting 应急照明 8.1.34
emergency ventilation 事故通风 8.6.14
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 工程地质勘察 7.1.4
engineering scheme 工程筹划 2.0.17
entralized power supply mode 集中式供电 8.1.7
equipment gauge 设备限界 6.2.3
escalator 自动扶梯 8.10.1
escape lighting 疏散照明 8.1.35
evening peak load 晚高峰负荷 8.6.18
examine and repair period 检修周期 5.3.5
examine and repair program 检修修程 5.3.4

F


fail-safe principle 故障-安全原则 8.3.23
fallback mode 降级运行模式 8.3.19
falling 崩塌 7.1.11
fault 断层 7.1.15
feeder cable馈电线8.1.17
fire alarm system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8.8.1
fire fight device box 专用消防栓箱 8.7.11
firproof rolling shutter door 防火卷帘门 7.2.21
first train 首班列车 4.0.3
fixed block 固定闭塞 8.3.3
fixed signal/wayside signal 地面信号 8.3.17
fixed-point stopping 定点停车 8.3.16
flat fare system 单一票制 9.1.14
flexible catenary 柔性接触网 8.1.13
flood gate 防淹门 8.7.9
fold 褶皱 7.1.14
force produced in CWR due to bridge bending 桥上无缝线路挠曲力7.4.4
force produced in CWR due to bridge expansion 桥上无缝线路伸缩7.4.3
formal operation 正式运营 9.2.5
fouling point sign post/fouling point indicator 警冲标 6.3.24
freezing method 冻结法 7.3.17
fresh air volume 新风量 8.6.5
fulfillment rate of operation graph 运行图兑现率 9.2.18
full closed line 全封闭线路 6.1.8
full 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PSD) 全高密闭式屏蔽门 8.9.2

G


gauge限界 6.2.1
geological map 地质图 7.1.5
getting on/off 乘降 3.0.4
ground fissure 地裂缝 7.1.13
guard rail/check rail 护轮轨 6.3.21


H


half-height platform screen door(PSD)半高屏蔽门 8.9.4
headway distance 行车间距 4.0.10
heat exhaust duct 排热风道 8.6.15
heat exhaust ventilation 排热通风 8.6.16
height of construction gauge建筑限界高度 6.2.7
height of floor in vehicle 地板面高度 5.2.16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主变电所 8.1.1
highest rail temperature 最高轨温 6.3.18
high-speed maglev transit 高速磁浮交通 2.0.14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水平位移监测 7.5.5

I


immersed tube method/sunken tube method 沉管法 7.3.19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in carriage 列车信息显示系统5.2.9
information sign 综合信息标志 9.1.11
inlet/outlet line 出入线 6.1.4
inner loop line 内环线路 6.1.16
integrated backup panel 综合后备盘 8.4.11
integrated display screen 综合显示屏 8.4.10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综合管理系统 8.4.8
integrated station-bridge structure 站桥合一 7.4.1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8.1.39
integrated supervision 综合监控 8.4.1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integration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8.4.3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ISCSI) 综合监控系统 8.4.2
integration degree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度8.4.4
interconnection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互联8.4.5
interlocking 连锁 8.3.14
intermediate station 中途站 4.0.7
internal air condition 内部空气环境 8.6.6
inter-station block 站间闭塞 8.3.6
interval tunnel 区间隧道 7.3.2
island platform 岛式站台 7.2.8

J


jacking method顶进法 7.3.16

L


landslide 滑坡 7.1.10
last train 末班列车 4.0.4
lateral ballast resistance 道床横向阻力 6.3.14
leakage 渗漏 7.1.6
levitation and guidance 悬浮导向 5.2.24
levitation bogie 悬浮架 5.2.23
lift/elevator 电梯 8.10.5
light rail transit 轻轨交通 2.0.9
lighting and power substation降压变电所8.1.3
line power load 线路用电负荷 8.1.36
line ridership 线路客流量 3.0.29
linkage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综合监控系统联动 8.4.7
load factor 满载率 9.2.15
load intensity 负荷强度 3.0.31
location and velocity detecting system 测速定位 5.2.22
location sign 位置标志 9.1.10
lock device 门锁机构 8.9.10
longitudinal ballast resistance 道床纵向阻力 6.3.13
lord drain a pump station 主排水泵站 8.7.8
lowest rail temperature 最低轨温 6.3.19
low-floor vehicle 低地板车辆 5.1.10

M


maglev transit 磁浮交通 2.0.12
main line 正线 6.1.1
maintenance line 检修线 6.1.6
maximum operating speed 最高运行速度 4.0.31
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8.1.25
medium and low speed maglev transit中低速磁浮交通 2.0.13
medium voltage power supply network中压供电网络 8.1.15
metered fare system/grade fare system 计程票制 9.1.15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地铁 2.0.8
middle vehicle 中间车 5.1.8
mileage utilization ratio 里程利用率 10.0.15
min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contact line system 接触网最小短路电流 8.1.24
mining method 暗挖法 7.3.8
mining method 矿山法 7.3.12
mode share rate 出行分担率 3.0.3
monitoring alarm value 监测报警值 7.5.9
monitoring frequency 监测频率 7.5.8
monitoring of foundation pit 基坑监测 7.5.1
monitoring radius 保护半径 8.8.4
monorail transit 单轨交通 2.0.10
monotonous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单向客运能力 2.0.7
morning peak load 早高峰负荷 8.6.17
motor vehicle 动车 5.1.2
movement authority 移动授权 8.3.27
moving block 移动闭塞 8.3.5
mudslide 泥石流 7.1.12
municipal power supply 外部电源 8.1.16


N


necessary monitoring items 应测项目 7.5.3
network density 线网密度 6.1.14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新奥法 7.3.13
non-drinking water 生活杂用水 8.7.7
non-paid area 非付费区 7.2.15

O


obstructed ventilation阻塞通风 8.6.4
on-board signal 车载信号 8.3.18
one platform transfer 同站台换乘 7.2.20
one-way feeding 单边供电 8.1.28
open mode 开式运行 8.6.9
opened mode ventilation 开式通风 8.6.2
opening width of door 车门宽度 5.2.17
operating mileage 运营里程 10.0.12
operating time/serving time 运营时间 4.0.21
operating vehicle-days 运营车日数 10.0.5
operating vehicles 运营车数 10.0.4
operation 运营 9.2.2
operation accident 运营事故 9.2.10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OCC) 运营控制中心 4.0.2
operation organization 运营单位 9.2.7
operation discipline 运营纪律 9.2.19
operation frequency/train frequency 行车密度 4.0.30
operation index 运营指标 9.2.12
operation length of line network 运营线网长度 6.1.13
operation line运营线路6.1.9
operation management 运营管理9.2.8
operation organization 行车组织 4.0.1
operation organization 运营组织 9.2.9
operation safety 运营安全 9.2.11
operation safety index 运营安全指标 9.2.14
operation speed 运营速度 10.0.18
operator authority management 操作员权限管理 8.5.6
origin station 起点站 4.0.5
outburst passenger flow 突发客流 3.0.26
outer loop line 外环线路 6.1.17
over run line 安全线 6.1.20
overhead contact wire system 架空接触网 8.1.12
overlap section 保护区段 8.3.24
overpass feeding 越区供电8.1.29

P


paid area

付费区

7.2.14

pantograph 受电弓 8.1.30
parallel transfer 平行换乘 7.2.19
park-and-ride 停车换乘 3.0.15
parking line停车线6.1.7
part application system 局部应用系统 8.7.5
passenger traffic volume 客运量 10.0.1
passenger door 乘客门 5.2.6
passenger flow 客流 3.0.16
passenger flow density 客流密度 3.0.32
passenger flow diagram 客流图 3.0.22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PIS) 乘客信息系统 8.2.13
passenger person-kilometres 客运周转量 10.0.3
passenger transport service 客运服务 9.1.1
passenger volume between stations 站间断面客流 3.0.25
passing time of train 列车通过时刻 4.0.16
peak hour 高峰小时 3.0.19
peak hour flow rate/peak hour factor线路高峰小时系数3.0.20
peak time 高峰时间 3.0.18
penstock water supply system 消火栓给水系统 8.7.1
per capita power consumption 人均能耗 10.0.28
per capita traction power consumption 人均牵引能耗 10.0.30
periodical ticket 定期票 9.1.18
piping管涌 7.1.7
piston ventilation活塞通风8.6.3
piston ventilation duct 活塞风道 8.6.11
platform 站台 7.2.7
platform end door端门8.9.7
platform height 站台高度 7.2.10
platform screen door mode(PSD) 屏蔽门式通风系统 8.6.8
platform screen doors 站台屏蔽门 8.9.1
platform screen doors central control panel中央控制盘 8.9.12
platform screen doors local control panel 就地控制盘 8.9.11
power lighting feeder system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8.1.32
power supply mode 供电制式 8.1.6
power supply section 接触网供电分区 8.1.21
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 公务电话系统 8.2.4
public address system(PA) 广播系统 8.2.11
public zone of station 车站公共区 7.2.13
punctuality 准点率 9.2.17

Q


quasi-moving block准移动闭塞 8.3.4
quicksand 流沙 7.1.8


R



radio system(RADS) 无线通信系统 8.2.3
rail钢轨 6.3.7
rail base slope/rail cant轨底坡 6.3.5
rail fastening 扣件 6.3.8
rail temperature 轨温 6.3.17
rail transit network 线网 6.1.12
rainfall intensity暴雨强度8.7.10
raise of escalator 自动扶梯提升高度8.10.2
rated speed of escalator 自动扶梯额定速度8.10.3
rating carrying amount 额定载客量 5.2.21
rating standing density额定站立密度 5.2.19
rating standing volume 额定站位数 5.2.20
ratio of traffic accidents 行车责任事故率 10.0.26
rectifier substation 牵引变电所 8.1.2
rectifier unit load grade 整流机组负荷等级8.1.23
return current rail 回流轨 8.1.20
ridership prediction 客流预测 3.0.28
ridership survey 客流调查 3.0.27
ridership volume 断面客流量 3.0.17
riding distance 乘距 3.0.7
riding time(ride time) 乘行时间 3.0.11
rigid conduct wire 刚性接触网 8.1.14
rock mass 岩体 7.1.3
round trip time/operation cycle time运行周期 4.0.25
route block 进路闭塞 8.3.7
route facilities 线路设施 6.1.15
route length 线路长度 6.1.11

S


safe headway 安全行车间距4.0.11
safe protection distance 安全保护距离 8.3.22
safety sign 安全标志 9.1.8
sand liquefaction 砂土液化7.1.9
schedule telephone 调度电话 8.2.7
sectional disequilibrium factor for passenger flow 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 3.0.24
segment structure/segment lining管片结构 7.3.6
selected monitoring items 选测项目 7.5.4
semi-closed line 部分封闭线路 6.1.19
service facilities 服务设施 9.1.5
service organization 服务组织 9.1.2
service personnel(agent) 站务员 9.1.3
service signs 服务标志 9.1.7
shallow excavation method/mining method with shallow coverage 浅埋暗挖法7.3.14
shield method 盾构隧道法 7.3.15
side platform 侧式站台 7.2.9
side platform width 侧站台宽度 7.2.12
signaling system 信号系统 8.3.1
simulation and test platform 仿真测试平台8.4.9
single journey ticket 单程票9.1.17
single travel/single trip 单程 4.0.22
sliding door 滑动门 8.9.5
smok stop curtain 挡烟垂帘 7.2.22
smoke detector 感烟探测器 8.8.5
smoke extraction 排烟 8.6.19
soil mass 土体 7.1.2
soil stratum 地层 7.1.1
spe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专用通信系统 8.2.1
sprinkler system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8.7.4
stabling yard 停车场 5.3.3
stand-by electric source 备用电源 8.1.40
standing area in carriage 有效站立面积 5.2.18
station 车站 7.2.1
station concourse mezzanine 站厅 7.2.6
station entrance-exit 车站出入口 7.2.5
station lighting system 车站照明系统 8.1.33
station spacing 站间距 6.1.10
station structure 车站结构 7.3.1
steady high pressure fire fight water supply system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8.7.3
step-down substation降压变电所8.1.7
stray current 杂散电流 8.1.38
stress-free rail temperature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6.3.20
structure durability 结构耐久性 7.3.20
subsidence/settlement 地表沉降 7.5.7
superelevation/cant 超高 6.3.4
superiority of train 列车优先 8.3.21
supervision authority of integrated supervision system 综合监控系统监控权限 8.4.6
supporting structure 支护结构 7.3.3
surroundings around foundation pit 基坑周边环境 7.5.2

T


target distance 目标距离 8.3.26
target speed 目标速度 8.3.25
temperature detector 感温探测器 8.8.6
temporary high pressure fire fight water supply system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8.7.2
terminal station 终点站 4.0.6
terminal voltage 末端电压 8.1.26
test line 试车线 6.1.5
ticket center 票务中心 8.5.2
ticket staff 票务员 9.1.4
ticket system 票制 9.1.13
tie spacing/sleeper span 轨枕间距 6.3.12
tie/cross tie/sleeper 轨枕 6.3.9
time of last train arriving terminal station/time of end operation收车时间4.0.28
times of traffic accidents 行车责任事故次数 10.0.25
top of rail(TOR) 轨面 6.3.6
total cost of operation 运营总成本 10.0.21
total income of operation 运营总收入 10.0.20
total running mileage 总行驶里程 10.0.11
track 轨道 6.3.1
track circuit轨道电路8.3.15
track gauge 轨距 6.3.3
track laying benchmarks/track laying points铺轨基标6.3.23
track panel 轨排 6.3.11
track side telephone 轨旁电话 8.2.10
track structure 轨道结构 6.3.2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牵引供电系统 8.1.5
traction rectifier unit 牵引整流机组 8.1.22
traction system 牵引系统 5.2.2
trailer vehicle 拖车 5.1.3
train 列车 5.1.5
train dispatching 行车调度4.0.12
train formation 列车编组 5.1.7
train length 列车长度 5.1.6
train operation plan/train diagram 列车运行图 4.0.13
train routing 列车交路 4.0.20
train unit 列车单元 5.1.4
tram 有轨电车 2.0.11
transfer 换乘 3.0.12
transfer at crossing 节点换乘7.2.17
transfer coefficient 线网换乘系数 3.0.33
transfer distance 换乘距离 3.0.13
transfer passenger volume换乘客流量 3.0.30
transfer station 换乘站 4.0.9
transfer through corridor 通道换乘 7.2.18
transfer time 换乘时间 3.0.14
transfer within paid zone 付费区换乘 7.2.16
transmission system(TRS) 传输系统 8.2.2
traveling speed 旅行速度 10.0.19
traveling time/trave time/trip time出行时耗 3.0.9
trial operation 试运营 9.2.3
trip 出行 3.0.1
trip distance出行距离 3.0.6
trip volume 出行量 3.0.2
turn-back 折返 4.0.17
turn-back ahead of station 站前折返 4.0.18
turn-back behind of station 站后折返 4.0.19
turn-back station 折返站 4.0.8
turnout/switch 道岔 6.3.15
two-way feeding 双边供电 8.1.27

U


underground station 地下车站 7.2.4
unidirectional peak hour maximum passenger volume 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3.0.34
unit consumption in traction 单位牵引能耗 10.0.29
unit mileage cost of operation 单位运营里程成本 10.0.22
unit mileage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单位客运里程成本 10.0.24
unit power consumption 单位能耗 10.0.27
unit turnover cos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单位客运周转量成本10.0.23
urban rail rapid transit system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2.0.16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 2.0.1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high transport capacity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2.0.6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arge transport capacity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2.0.5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low transport capacity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2.0.3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medium transport capacity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 2.0.4
urban rail transit sign 城市轨道交通标志 2.0.2
utilization ratio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运力利用率 10.0.17

V


vehicle 车辆 5.1.1
vehicle base 车辆基地 5.3.1
vehicle body 车体5.2.1
ventilation system 通风系统 8.6.1
ver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ettlement observation 垂直位移监测 7.5.6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n carriage 列车视频监控系统5.2.11

W


waiting time/wait time 候乘时间 3.0.10
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完好车利用率 10.0.10
well-conditioned vehicle rate 完好车率 10.0.7
well-conditioned vehicle-days 完好车日数 10.0.6
width of construction gauge建筑限界宽度6.2.6
working vehicle rate 工作车率 10.0.9
working vehicle-days 工作车日数 10.0.8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