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缆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CJ/T 297-2016》

《梁缆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CJ/T 297-2016》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规范
资源ID:626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sheathing compounds for bridge cables

CJ/T 297-2016
代替CJ/T 297-2008

发布日期:2016年9月6日
实施日期:2017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CJ/T 297-2008《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修订,与CJ/T 297-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分类(见3.1);
    ——删除了用途(见2008年版的3.3);
    ——修改了颜色(见4.1);
    ——修改了密度指标(见4.3);
    ——修改了熔体流动速率项目名称(见4.3);
    ——修改了冲击强度项目名称和指标(见4.3);
    ——修改了硬度项目名称(见4.3);
    ——修改了冲击脆化温度项目名称(见4.3);
    ——删除了软化温度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删除了耐热老化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删除了耐臭氧老化项目(见2008年版的4.3);
    ——增加了200℃氧化诱导期项目(见4.3);
    ——修改了耐荧光紫外老化时间(见4.3);
    ——修改了炭黑分散度名称和指标(见4.3)。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道路与桥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所、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桥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凯源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骥安、刘玉春、罗国强、韦哲军、赵轶才、曾宪民、蔡慧萍、王玉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J/T 3078-1998;
    ——CJ/T 297-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的产品分类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改性剂、抗氧剂、光稳定剂、炭黑或颜料等助剂,经过混炼、塑化、造粒制得的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主要用于桥梁缆索热挤护套及螺旋线或套管,其他索结构热挤护套、套管也可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0.3-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1043.1-200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GB/T 2411-2008 塑料和硬橡胶 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5470-2008 塑料 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9341-2008 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 9352-2008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 15065-2009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T 16422.3-2014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 17391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18251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RAL K7 CLASSIC 劳尔标准色卡(德国)

3 产品分类和规格


3.1 分类
    按颜色分为H型和C型。H型为黑色,C型为彩色。

3.2 规格
    宜为Φ4mm×3mm圆柱形颗粒或具有相当尺寸的颗粒。

4 要求


4.1 颜色
    颜色分为H型和C型。H型宜采用色卡为RAL 9005的黑色,C型按耐色变持久性依次宜采用色卡为RAL 9003的白色、色卡为RAL 7047的灰色、色卡为RAL 3018的红色、色卡为RAL 1018的黄色、色卡为RAL 2003的橙色、色卡为RAL 5015的蓝色。

4.2 外观
    颗粒应均匀、表面光滑、无明显杂质,不应有3颗及以上连粒。

4.3 性能
    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技术性能

表1 桥梁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技术性能.jpg

5 试验方法


5.1 颜色
    在自然光线下,用目视与德国劳尔标准色卡RAL K7 CLASSIC相应编号比色检查。

5.2 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用目视检查。

5.3 性能

5.3.1 试样制备
    采用溢料式模具,冷却方法按GB/T 9352-2008中表1中方法C的规定进行。

5.3.2 密度
    按GB/T 1033.1-2008中A法的规定进行,试样质量大于1g,试样制备推荐厚度4mm。

5.3.3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GB/T 3682-2000中A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90℃,标称负荷2.16kg。

5.3.4 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标称应变
    按GB/T 1040.3-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为5型,厚度1mm,试验速度选50mm/min。

5.3.5 拉伸弹性模量
    按GB/T 1040.2-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为1B型,厚度4mm,试验速度选1mm/min。

5.3.6 弯曲弹性模量
    按GB/T 9341-2008的规定进行,试样取80mm×10mm×4mm,试验速度选2mm/min。

5.3.7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按GB/T 1043.1-2008的规定进行,采用表2中1eA的方法进行。

5.3.8 邵氏硬度
    按GB/T 2411-2008的规定进行,试样厚度4mm,用D型硬度计测定硬度,15s读数。

5.3.9 耐环境应力开裂
    按GB/T 1842-2008的规定进行,试样制备按照表1进行,试验条件为其表2中条件B。

5.3.10 脆化温度
    按GB/T 5470-2008中通过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为—76℃,每组为不切口试样10片,0片不破裂为合格。

5.3.11 耐热应力开裂
    按GB/T 15065-200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3.12 200℃氧化诱导期
    按GB/T 17391的规定进行。

5.3.13 耐荧光紫外老化
    按GB/T 16422.3-2014的规定进行,采用表4中方法A循环序号1。

5.3.14 耐光色牢度
    按GB/T 8427-2008中方法1的规定进行。

5.3.15 炭黑分散
    按GB/T 18251的规定进行。

5.3.16 炭黑含量
    按GB/T 13021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同一设备生产同一工程的同一类型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6.2.1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6.2.2 外观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抽3袋,从每袋样品中取0.05kg进行检验。

6.2.3 性能检验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取1kg进行检验。

6.3 检验分类

6.3.1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3.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按下列项目进行逐批检验:
    a) H型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表1的1,2,3,4,5,8,9,16,17项;
    b) C型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表1的1,2,3,4,5,8,9项。

6.3.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第4章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配方、原料、工艺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除表1的10、14项外);
    d) 产品停产超过两年,恢复生产时。

6.4 判定规则与复验
    当检验结果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当复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否则,判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商标;
    b) 产品类别、颜色;
    c) 执行产品标准编号;
    d)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e) 使用说明及使用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f) 产品产地、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邮编、电话。

7.2 包装
    包装应采用双层或单层袋装,双层包装内袋应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外袋应用塑料编织袋或牛皮纸袋,单层包装应用纸塑复合袋。每袋净质量应为(25.0±0.2)kg。

7.3 运输
    产品运输时应保持清洁、干燥、包装完整,不应日晒、雨淋、受污染。

7.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贮存期限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