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1240-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25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1683
免费资源

GB/T 51240-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简介:

GB/T 51240-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的技术要求、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评价方法以及报告编制等具体规定,旨在规范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mining、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fishery等领域的工程项目。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指标的选择、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基于监测数据的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方法等。

通过执行此标准,可以确保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科学、规范,有利于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该标准也是政府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监督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GB/T 51240-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部分内容预览:

8.4.3施工结束后,应重点监测扰动区域恢复情况及水

8.5临时堆土(石、渣)场

8.5.1临时堆土(石、渣)场应重点监测临时堆土(石

临时堆土(石、渣)场应重点监测临时堆土(石、渣)场数量、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 50707-2011》面积及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

8.5.3堆土使用完毕后,应调查土料去向以及场地恢复情况

9.1水士流失情况评价

9.1.1水土流失情况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范围、地表扰动面积、弃土(石、渣)状况以及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 与强度等的变化情况。 9.1.2应按监测分区、监测时段统计地表扰动面积、弃土(石、渣 量及有效拦挡量,分析动态变化情况。 9.1.3应根据监测点和实地调查获得的土壤流失量,按监测分 区,监测时段评价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与强度的变化情况 9.1.4在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发现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水土 保持方案不一致及弃土(石、渣)场、取土(石、料)场等的位置、规模 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并通知建设单位,

9.1.4在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发现水土流失防治责范围与水土 保持方案不一致及弃土(石、渣)场、取土(石、料)场等的位置、规模 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并通知建设单位

9.2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9.2.1水主保持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水土保持措施实施 情况、防治效果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达标情况。 9.2.2应按监测分区、监测时段统计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数量 和分布情况,并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措施体系进行对比。发生 变化时,应分析原因。

9.2.1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水土保持

情况、防治效果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达标情况,

9.2.3应分别对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及试运行期的防治效果进行

评价。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生产运行期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防治效果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50433的规定,从治理水土流失、林草植被建设、水土保持设施 运行状况、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9.2.4对施工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

9.2.4对施工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

治标准》GB/T50434的规定分析渣土防护率、表土保护率与土壤 流失控制比,并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自标进行对比,评价达 标情况。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的规定分析表土保护率、水 土流失治理度、渣王防护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和 林草覆盖率,并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达 标情况。

9.2.7监测期未,应评价项自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0.0.1监测成果应包括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报告 数据表(册)、影像资料等

10.0.4对点型项目,图件应包括项目区地理位置图、扰动地表分

布图、监测分区与监测点分布图、土壤侵蚀强度图、水主保持措施 分布图等。对线型项目,图件应包括项目区地理位置图、监测分区 与监测点分布图,以及天型弃土(石、渣)场、天型取土(石、料)场和 大型开挖(填筑)区的扰动地表分布图、土壤侵蚀强度图、水土保持 措施分布图等。

0.0.5数据表(册)应包括原始记录表和汇总分析表。

化及其治理措施实施情况的照片、录像等。

附录B植被(扰动前)监测记录表

表B植被(扰动前)监测记录表

附录C地表扰动情况监测记录表

表C地表扰动情况监测记录表

附录D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计

附录D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计算方法

D.0.1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可从三个不同的空间尺 度进行分析,这三个尺度分别对应于监测点、监测分区和整个监测 范围

S, =Z(A,S)

中:n一 一第个监测分区的监测点数量(个); A; 一第i个监测点的控制面积(km),监测分区内所有

测点的控制面积总和为第1个监测分区的面积 (km²)。 D.0.4监测范围的土壤流失量可由各监测分区的土壤流失量加 和得到,采用式(D.0.4)计算:

式中:Sr 监测范围的总土流失量(t); m 监测分区数量(个)。

附表H风力侵蚀测钰监测记录表

表H风力侵蚀测钎监测记录表

附录J风力侵蚀集沙仪监测记录表

附录厂风力侵蚀集沙仪监测记录表

表J风力侵蚀集沙仪监测记录表

附录K风力侵蚀风蚀桥监测记录表

表K风力侵蚀风蚀桥监测记录表

附录L植物措施监测记录表

表L植物措施监测记录表

表M工程措施监测记录表

附录N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统计表

表N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统计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生产建设项自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 《开发建设项自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 《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

生产建设项自水土保持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广各地生产建设项自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列 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许多单位和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 和研究,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为便于广大设计、监测、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生产建设项自水土保持监测 与评价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 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且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 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3基本规定 (49) 监测范围与时段 (50) 4.1监测范围及分区 (50) 监测内容 (51) 监测方法与频次 (52) 6.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52) 6.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53) 6.4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53) 监测点布设 (54) 7. 4 土壤流失量监测点布设 (54) 重点对象监测 (55) 8.1弃土(石、渣)场 (55) 8.3大型开挖(填筑)区 (55) 水土流失防治评价 (56) 9.2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56) 10 监测成果及要求 (57)

3.0.2建设类项目监测时段中的试运行期是指项目

3.0.2建设类项目监测时段中的试运行期是指项目投入试运行 至设计水平年结束。 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流失是伴随着开挖、填筑等扰动在 水、风等动力条件下剧烈发生的。只要对原地表进行扰动或发生 弃土弃渣行为,就存在发生水土流失的隐惠,就存在对项自本身及 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隐患。因此,本条强调在生产建设项目的整 个建设和生产活动中都应开展监测工作

4.I.2生产建设项目水主保持监测分区需要依据基础数据、资料 及图件。监测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依据各分区之间显著差异性和各 分区内部一致性,针对性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包括确立监测 指标、布设监测点、建设安装监测设施设备、周期性监测和评价水 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等。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既要体现水土流失特点和工程布局,文要 遵循现行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以及其他有 关水土保持工作区划的规定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风力侵 侵蚀、冻融侵蚀以及混合侵蚀

6.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6.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监测

6.1.3根据地表组成物质中土质、石质、砂砾质的面积比例划分 地表组成物质类型。以土质(或石质、砂砾质)为主,比例大于 70%的为土质(或石质、砂砾质);土质、石质、砂砾质三者均不大于 70%为土石混合物。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土 壤类型。

6.1.4本条规定了测定林地郁闭度和灌草地盖度的

1.4本条规定了测定林地郁闭度和灌草地盖度的方法

(1)样线法。在晴天太阳直射的时候,用测绳在所选样点内水 平拉过,垂直观测树冠、树枝、树叶在测绳上垂直投影的长度,并用 测尺测量、计算总投影长度,除以测绳总长度,即得林地郁闭度 采用此法应在不同方向上选取3条~5条线段求其平均值。每条 线段长度一般长为100m。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 林地郁闭度; l一树冠投影长度(cm); L一测绳长度(cm)。 (2)针刺法。借助钢卷尺和测绳上每隔10cm的标记,用粗约 2mm的细针,顺次在样点内上下左右间隔10cm的点上(共100 点),从草本的上方垂直往下插,针与草相接触记为“1”,不接触记 为“0”。统计登记为“1”的次数,计算公式如下:

JC∕T 2341-2015 膨胀蛭石防火板式中:R2 灌草盖度(%); 记为“1”的次数(次); N—插针的总次数(次)。

R, =n/NX100

(3)网格法。利用预先制成的面积为1m的正方形木架,内用 绳线分为100个0.01m的小方格,将方格木架放置在具有代表性 的草地样点内,数出茎叶所占方格数,除以总方格数,即得草地 盖度。 (4)照相法。在晴天中午时分,使用相机在一定高度对地面植 被进行垂直拍照,将相片导入计算机,用相关软件提取植被信息, 统计照片内植被冠层、枝、叶(绿色)占照片覆盖面积的比例,即为 样点的植被盖度。

6.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JG∕T 286-2010 低温辐射电热膜6.4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6.4.1第2款,对成活率,在寒冷、干旱地区,达到7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