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077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简介: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是一份详细的指导文件,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防治策略进行系统化的阐述。这份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减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如结构稳定性、耐久性、防水防渗、抗震性能等。

它详细列出了在设计、施工、材料选取、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混凝土裂缝、桥梁结构疲劳、防水层破损、桥梁沉降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解决方案。此外,还包括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管理的要求。

这份指南对于规范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行为,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由相关行业标准机构或政府部门发布,旨在推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部分内容预览: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

3.2通病名称:混凝土表面拉毛或压纹

5)真空吸水作业后,应重新压实整平,并拉毛、压痕或刻痕。 8成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应采取防风、防晒等措施;抹面拉毛等应在跳板上进行,抹面时严禁在板面 上水、撒水泥粉。 10.6.5混凝土面层应拉毛、压痕或刻痕,其平均纹理深度应为1mm~2mmc

设计单位对使用初期的构造深度没作相应的要求。 (2)施工原因 1)施工操作不当。 2)拉毛、压痕或刻痕的时间太晚。 3)施工机具不正常。 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不满足规范的要求。 (3)材料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第2部分 供气设计 NY/T 1220.2-2006》,粗骨料偏多,使路面表面的砂浆厚度不能满足构造深度要求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使用初期的构造深度。 (2)施工措施 1)掌握好混凝土路面拉毛、压痕或刻痕的时间。一般在水泥初凝后以刻纹机施工 时不粘浆又能压入一定的深度为好。 2)施工工艺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确保施工机具能正常使用。 4)确保混凝士表面的平整度达到规范的要求。

1.3.3通病名称:道路交叉口板块分块不均匀或板角开裂

(1)设计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6.7.3交叉口接缝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应保持本 身纵缝的连贯。相交路段内各条道路的横缝位 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两条 道路的纵横缝应垂直相交。当两条道路斜交时, 主要道路的直道部分应保持纵缝的连贯,相交 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

冠政道路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

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道路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 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角板。当出现错缝和锐角板时,应按本规范第6.6.1条(2)款加设 防裂钢筋或角隅钢筋。 2混凝土板分块不宜过小,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m,与主要行车方向垂直的边长 不应大于4.0ml。 3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 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 (2)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 5.4.11交叉路口路面高程作业测量应按设计规定的高程方格网、等分圆网等,分层 则定高程。 10.3.1施工前,应按设计规定划分混凝土板块,板块划分应从路口开始,必须避免 出现锐角。曲线段分块,应使横向分块线与该点法线方向一致。直线段分块线应与面层胀、 缩缝结合,分块距离宜均匀。分块线距检查井盖的边缘,宜大于1m。 10.4.2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

1)设计单位没有对交叉路口的分块进行具体规定或设置不当。 2)设计单位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的横向接缝没有按胀缝进行设计。 (2)施工原因 1)没有按路口施工设计大样图进行分块。 2)现场施工较随便,随意划线分块、切缝。 3)板角出现锐角。 4)板角与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容易断裂。

(3)材料原因 路面的混凝土强度不足

(1)设计措施 1)设计单位没有对交叉路口的分块进行具体规定或设置不当。 2)设计单位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的横向接缝没有按胀缝进行设计。 (2)施工措施 1)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划线分块。 2)划线时要避免出现锐角。 3)要掌握好切缝的时间。如温差<10℃,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4h;软切缝不宜 超过6h。 4)加强板块施工缝预埋钢筋质量控制。 5)角隅板块要加钢筋。 (3)材料措施 1)路面的混凝土强度需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加强胀缝填料的质量控制

(1)对于锐角板角出现开裂情况时,应与相邻板块同时凿除修复,以避免再次出现 锐角板角。

(2)对于破损范围较大的板角开裂,应 进行全深度的清凿,校正传力杆位置,重新浇 筑混凝土板。 (3)对于板角位置小范围出现开裂,则 根据裂缝的大小而分别采用封缝修补、灌浆、 部分厚度或全厚度修补

1.3.4通病名称:道路纵横缝不直顺

放道路桥染工程质量通据西治指

2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 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应以纵向施工缝隔 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 6.7.2横向接缝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应采用假缝形式。快速路和主干路、特重和 重交通道路、收费广场以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2)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 10.4.1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应与混凝土的摊铺机械相匹配。模板高度应为混凝土板设计厚度。 2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 3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宣小于5cm,每0.8m~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 板厚宜为1.5cm~3cm,每0.5m~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 顶面应刨光。 10.4.2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应错位。 3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 10.6.6横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是纵缝模板安装不稳固,相邻模板连接不平顺或者出现错位。 2)模板的直顺度控制不严。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移位或变形。 4)混凝土面层成活过程中,压边修饰不好,砂浆毛刺互相搭接,影响直顺度。 5)分缝板移动、倾斜、歪倒造成不直顺。 6)切缝工作不细致,要求不严,造成弯曲。 (3)材料原因 在退辉士强度没有达

在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要求时进行切缝作业《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造成道路路面的纵横切缝不直顺。

道路纵缝设计时,应将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力

1.3.5通病名称:道路混凝土路面剥落

市数道路桥密工程质量道病防治指南

(1)设计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一2012 6.3.8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应力应满足本规范式6.2.3的要求。荷载疲劳应力应按 本规范第6.5.1条计算,温度疲劳应力应按本规范第6.5.2条计算。面层设计厚度应依计 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2)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 10.2.4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的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土配合比,应在实验室内经试配检验抗弯强度 丹落度、含气量等配合比设计的各项指标,并根据结果进行配合比调整。 2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应通过搅拌机实际搅拌检验,并经试验段验证。 3配合比调整时,水灰比不得增大,单位水泥量、钢纤维体积率不得减少。 10.6.3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应符合下列规定: 4振实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150mm、落度小于30mm时 必须插入振捣。 2)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动梁或振动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和修整。使用振动提浆 饰面时,提浆厚度宜控制在(4±1)mm。 5面层表面整平时,应及时清除余料,用抹平板完成表面整修。 10.6.4人工小型机具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8成活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应采取防风、防晒等措施;抹面拉毛等应在跳板上进行,抹面时严禁在板面 上酒水、撒水泥粉。 2)采用机械抹面时,真空吸水完成后即可进行。先用带有浮动圆盘的重型抹面机粗 抹,再用带有振动圆盘的轻型抹面机或人工细抹一遍。 3)混凝土抹面不宜少子4次,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抹面,并依据 水泥品种与气温控制抹面间隔时间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一2012 6.3.8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应力应满足本规范式6.2.3的要求。荷载疲劳应力应按 本规范第6.5.1条计算,温度疲劳应力应按本规范第6.5.2条计算。面层设计厚度应依计 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2)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 10.2.4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的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土配合比,应在实验室内经试配检验抗弯强度 落度、含气量等配合比设计的各项指标,并根据结果进行配合比调整。 2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应通过搅拌机实际搅拌检验,并经试验段验证。 3配合比调整时,水灰比不得增大,单位水泥量、钢纤维体积率不得减少。 10.6.3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应符合下列规定: 4振实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150mm、落度小于30mm时, 必须插入振捣。 2)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动梁或振动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和修整。使用振动提浆 饰面时,提浆厚度宜控制在(4±1)mm。 5面层表面整平时,应及时清除余料,用抹平板完成表面整修。 10.6.4人工小型机具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8成活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应采取防风、防晒等措施;抹面拉毛等应在跳板上进行,抹面时严禁在板面 上酒水、撒水泥粉。 2)采用机械抹面时,真空吸水完成后即可进行。先用带有浮动圆盘的重型抹面机粗 抹,再用带有振动圆盘的轻型抹面机或人工细抹一遍。 3)混凝土抹面不宜少子4次,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抹面,并依据 水泥品种与气温控制抹面间隔时间

设计单位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设计时考虑不足,设计的路面强度不足。 (2)施工原因 1)混凝土板养护洒水时间过卓,水泥浆被稀释失效,析出砂粒,表面松散,开放 交通后表层易磨耗,露出骨料。 2)混凝土刚成型后遇雨【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2015版),还未终凝的表层被雨水冲刷,露出砂粒、骨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