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SA 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pdf

T/CMSA 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381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MSA 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pdf简介:

T/CMSA 0022-2021 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桥梁与隧道工程分会(CMSA)发布的一项关于桥梁防雷装置检测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桥梁防雷装置的检测技术要求,旨在保障桥梁结构在雷电活动中的安全,预防雷电引发的破坏性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桥梁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针、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2. 检测内容:包括防雷装置的完整性、功能性检查,如避雷针的倾斜度、引下线的连接情况、接地电阻的测定等。

3. 检测方法:明确了检测方法和技术,如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对防雷装置的外观、性能进行目视检查等。

4. 检测周期:根据桥梁的重要性、环境条件和雷电活动情况,规定了定期检测的频率和要求。

5. 检测报告:要求检测单位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等。

6. 安全管理:强调了检测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管理,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处理和后续维护的建议。

总的来说,T/CMSA 0022-2021 是桥梁防雷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确保了桥梁在雷电环境下能够有效防护,保障了桥梁结构的安全。

T/CMSA 0022-2021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以斜拉(斜张)索连接索塔和主梁作为桥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按主梁在主墩、塔处支撑体 系分为漂浮体系、半漂浮体系等;按塔的数量分为独塔、双塔、多塔等。 [来源:GB/T50083—2014,2.1.54] 3.5 悬索桥suspensionbridge 以通过索塔悬垂并锚固于岸侧或桥端(锚锭)的缆索或钢链作为桥跨上部结构主要承重部件的桥梁 按塔的数量分为双塔、多塔等。 [来源:GB/T50083—2014,2.1.55] 3.6 桥塔bridgetower; pylon 支承悬索桥或斜拉桥的主索,并将荷载直接传给地基的塔型部件,也称索塔。 [来源:GB/T 50083—2014,2.2.24]

拉(斜张)索连接索塔和主梁作为桥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按主梁在主墩、塔处支撑体 浮体系、半漂浮体系等;按塔的数量分为独塔、双塔、多塔等。 原: GB/T 50083—2014,2.1.54

桥梁防雷装置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 政律、建律施工过 后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

4.2.1检测对象包括桥梁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防雷装置。 4.2.2检测项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等。

JG∕T 491-2016 建筑用网格式金属电缆桥架4.2.1检测对象包括桥梁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防雷装置。

4.3.1投入使用的桥梁防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4.3.2处于雷电易发区或有雷击破坏史的桥梁,检测间隔时间宜不超过6个月,且每年雷雨季节前应 检测一次。

4.4.1检测机构应具备国家法定机构颁发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相应资质。 4.4.2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检测工作正常进行,避免安全 事故发生。 4.4.3检测人员应具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能力,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及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4.5.1检测仪器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防雷元件测 武仪、激光测距仪、经纬仪、拉力计、钢卷尺、游标卡尺、对讲机等。 4.5.2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被测参数的准确度要求。 4.5.3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且处于正常 状态。 4.5.4检测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故障,应对已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判定其有效性。如能确定故障时 占,用仪果设丛故障时占之后继续检测、若无注确定故障时占,应重新进行检测

4.6检测基本要求与流程

4.6.1检测应在非雨(雪)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遇6级以上强风天气时,不应高处作业。遇雷雨 天气,应立即停止检测 4.6.2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 器、工具等不应放置在高处,防止坠落伤人。 4.6.3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4.6.4检测应按设计文件和本文件要求进行。设计文件未明确时,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接地电阻值、直流过渡电阻值应符合5.8的要求。 4.6.5首次检测应对全部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根据隐蔽工程施工进度分阶段进行, 废工后的第一次检测应在全部防雷装置施工完毕后进行。定期检测应查阅上次检测的记录,并现场勘查 桥梁防雷装置有无变化。无变化时,可不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不检查已隐蔽工程。接闪器有变化时, 应重新计算保护范围;隐蔽工程有变化时,应检测其变化情况。其他检测内容有无变化均应检测。 4.6.6现场检测时,宜按先检测桥梁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桥梁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将检测结 果填入防雷装置检测记录表。 4.6.7检测数据应逐项对比、计算,并依据第5章的规定给出所检测项目的评价结论,出具检测报告 4.6.8桥梁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流程见附录B。

桥梁防雷分类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设计文件未明确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桥梁按第二类防雷建筑 物划分,其余桥梁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划分: 一单孔跨径≥40m; 一一多孔跨径总长≥100m;

5.2.1应按GB50057一2010中附录D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5.2.2应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及安装工艺。 5.2.3应测量明敷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其间距应符合表1的要求,应测试每个支架承受的垂直拉力 垂直拉力不应小于49N

敷接闪带固定支架的间

应检查接闪器有无机械损伤、断裂及锈蚀现象

5.2.5应检查接闪器附着情况,接闪器上不应附着其他电气电子线路。 5.2.6应检查中、下承式拱桥的拱肋顶部或斜拉桥、悬索桥桥塔顶部接闪杆设置情况,首次检测时应 计算接闪杆对航空障碍灯等相关附属设施的保护情况,并测试接闪杆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拱肋外沿(拱肋为钢结构时,可利用钢架作为接闪器); 桥塔顶部外沿; 桥塔横梁顶部外沿; 斜拉桥最外缘斜拉索;

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桥塔高度超过桥梁闪电侧击高度时(闪电侧击高度按GB/T31067一20 中附录C的规定计算),应自该高度起每隔10m沿桥塔四周设置水平接闪带; 桥墩高度超过低水位45m时,自低水位45m起每隔12m沿桥墩四周设置水平接闪带,

5.3.1应检测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及安装工艺。

5.3.2应检查桥梁利用结构钢筋或钢结构作引下线时各部位的连接情况,并测试其电气连接, 一上端与接闪器的连接情况; 一中部与桥面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情况; 一下端与承台下层钢筋、桩基内主筋的连接情况。 5.3.3应检查外露专设引下线有无机械损伤、断裂及锈蚀现象。 5.3.4应检查外露专设引下线的附着情况,外露专设引下线上不应附着其他电气电子线路或可燃、易 燃物。 5.3.5应检查陆地上外露专设引下线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措施,其措施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 4.5.6的规定。 5.3.6应检查自然引下线等电位连接和测试端子预留情况,应检查专设引下线断接卡设置情况。 5.3.7桥面主梁采用箱梁时,应检查钢筋混凝土箱梁内利用竖向钢筋作箱梁引下线的情况、与桥墩弓 下线的连接情况,测试其电气连接。 5.3.8桥面主梁或钢筋混凝土箱梁与桥墩采用支座连接时,应检查其连接情况,测试其电气连接。 5.3.9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宜按GB/T31067一2014中附录E的规定检测。设有断接卡的引下线应至少 每年一次将断接卡断开后测试。

5.4.1 应检测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及安装工艺,应检查接地装置的布设方式,测试与引下线的电气连 接。 5.4.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按GB/T31067一2014中附录E的规定检测。 5.4.3对于桥墩设置在水中的情况,应在基础承台施工完毕时,测试桥墩接地电阻。 5.4.4桥梁的接地电阻测试,宜根据地网面积选用检测仪器,地网面积小于5000m时,使用接地电阻 测试仪进行测试:当其超过5000㎡时JC∕T 2343-2015 导模法制备单晶三氧化二铝管,使用大地网测试仪进行测试,

5.1应检测等电位连接导体、 线缆屏蔽装置材料规格及安装工艺 5.2桥面伸缩装置采用金属构件时,应测试等电位连接带与其两端的电气连接:采用含有橡胶

的伸缩装置时,应检查伸缩缝两端等电位连接端子采用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跨接情况,测试其电气连接 5.5.3检查桥梁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情况,除照明灯具以外的电气设备应采用 专门的接地线,测试其电气连接 5.5.4应测试桥塔顶、横梁、桥面上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的电气连接,如金属鞍罩、灯杆、电梯架、 广告牌、交通指示牌及钢扶(爬)梯等。 5.5.5应测试桥梁主体连接部位的电气连接: 一中、下承式拱桥的钢结构拱脚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部位; 一主缆、斜拉索、吊杆与桥塔或主梁锚固处的金属锚具与桥梁金属体的连接部位; 一悬索桥吊杆处的金属套管上下端分别与拱肋和桥面防雷装置的连接部位: 一 钢箱加劲梁的接头部位: 地锚式悬索桥主钢缆和钢箱加劲梁与大地相连的锚锭连接部位。 5.5.6应测试桥梁防雷电侧击接闪带连接部位的电气连接: 中、下承式拱桥吊杆防侧击雷接闪带上端与钢筋混凝土拱肋的主钢筋或钢架拱肋的连接部 位、下端与桥面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部位; 斜拉桥防雷电侧击接闪带上端与桥塔水平接闪带或引下线的连接部位、下端与桥面等电位连 接带的连接部位; 悬索桥吊杆防雷电侧击接闪带上端与主缆顶部接闪带的连接部位、下端与钢桁架加劲梁的连 接部位。 5.5.7应测试桥体内部设备下列部位的电气连接: 桥塔、箱梁、鞍室、锚室内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管道、钢扶 (爬)梯以及金属构件的连接部位; 一桥塔内电梯导轨顶端、底端与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 箱梁内水平运输小车导轨两端与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位。 5.5.8采用光缆时,应测试光缆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在入户处与等电位连接装置的 电气连接。

5.5.5应测试桥梁主体连接部位的电气连接:

5.6电涌保护器(SPD)

5.6.1应检查SPD的设置情况。 5.6.2应检查SPD状态指示器,其显示SPD应为正常工作状态。 5.6.3应测量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当低压配电系统线路上安装多级SPD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 符合生产厂商提供的技术要求。生产厂商未提供技术要求时,应符合表A.4的规定。 5.6.4应测试SPD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5.6.5电源SPD压敏电压、泄漏电流、绝缘电阻宜按GB/T21431一2015中5.8.5的规定检测。

CJJ/T 282-2019 城市供水应急和备用水源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5.7桥梁附属设施设备

5.7.1应检查桥梁沿线多功能杆、户外监控设备等的直击雷防护措施,测试其接地电阻。 5.7.2应测量桥梁沿线多功能杆、户外监控设备等的接地装置与共用地网的间距,按照表A.3的规定 对其接地装置独立设置或相互连接的情况进行检查。 5.7.3应测试桥梁沿线路灯、多功能杆、广告牌、交通指示牌等金属物的接地电阻。 5.7.4应测试桥梁沿线线缆的金属屏蔽层、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等电位连接装置的 电气连接。

5.8.1各桥墩每一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桥梁整体接地电阻为各桥墩接地电阻的并联组 合。 5.8.2桥梁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 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和设计要求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 5.8.3桥梁沿线采用独立接地装置的多功能杆、户外监控设备等,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 5.8.4采取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时,其间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Q。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