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161-2008》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JGJ161-2008》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规范
资源ID:557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Seismic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town and village
JGJ 161-2008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49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61-2008,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4、1.0.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6月13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些年国内村镇建筑的抗震经验和专题试验研究,采纳新的科研成果,考虑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抗震基本要求;4.场地、地基和基础;5.砌体结构房屋;6.木结构房屋;7.生土结构房屋;8.石结构房屋;9.附录。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程参加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福建省抗震防灾技术中心 广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云南大学 山东建工学院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葛学礼 王毅红 张小云 苏经宇 周云 朱立新 潘文 池家祥 窦远明 缪升 傅传国 王敏权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awftKJsrRthaU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d8JOKLbauk_L4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yX6RBQY-5rl8d


新浪网盘:http://vdisk.weibo.com/s/udArg338A2uFc


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322356256.html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镇(乡)村(以下简称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村镇建筑系指乡镇与农村中层数为一、二层,采用木或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的一般民用房屋。对于村镇中三层及以上的房屋,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和楼(屋)盖的房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进行设计。

1.0.3 按本规程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其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致严重破坏,围护结构不发生大面积倒塌。

1.0.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村镇建筑,必须采取抗震措施。

1.0.5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1.0.6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已编制抗震防灾规划的村镇,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1.0.7 村镇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注:本规程中为避免重复,“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一般简写为“6度、7度……”,而省略“抗震设防烈度”字样。


2.1.2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1.3 抗震措施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1.4 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1.5 场地 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其范围大体相当于自然村或不小于1km2的平面面积。

2.1.6 砌体结构房屋 masonry structure
    由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等,砌块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主要包括实心砖墙、多孔砖墙、蒸压砖墙、小砌块墙和空斗砖墙等砌体承重房屋。

2.1.7 木结构房屋 timber structure
    由木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砌体墙和石墙作为围护墙的房屋。主要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房屋。

2.1.8 生土结构房屋 raw soil structure
    由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木楼(屋)盖房屋。主要指土坯墙和夯土墙承重房屋。

2.1.9 石结构房屋 stone structure
    由石砌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主要指料石和平毛石砌体承重房屋。

2.1.10 结构体系 structural system
    房屋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构件及其相互连接形式的总称。

2.1.11 结构单元 structural cell
    能够独立地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房屋单元,通常由伸缩缝、沉降缝相隔离。

2.1.12 木构造柱 wood constructional column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设置的木柱。

2.1.13 配筋砖圈梁 reinforced brick ring beam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的底部或顶部,在两皮或多皮砖砌筑砂浆中配置水平钢筋所构成的水平约束构件。

2.1.14 配筋砂浆带 reinforced mortar band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沿竖向的中部设置50~60mm厚的水平砂浆带,砂浆带中配置通长水平钢筋。

2.1.15 抗震墙 seismic structural wall
    主要用以抵抗地震水平作用的墙体。

2.1.16 水平系杆 horizontal rigid tie bar
    沿房屋纵向在跨中屋檐高度处设置的联系杆件,通常采用木杆或角钢制作。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Ek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V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墙体剪力标准值。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ƒv,m——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
   ƒ2——生土墙砌筑泥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MU——砌块(砖)的强度等级;
    M——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Cb——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Mb——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2.2.3 几何参数
    B——房屋总宽度或矩形木柱宽度;
    b——基础底面宽度或矩形构件截面宽度或门窗洞口宽度;
    D——圆形截面木柱直径;
    D'——圆形截面木柱开榫一端直径;
    d——钢筋直径或圆形截面木构件直径;
    h——矩形构件截面高度;
    hw——过梁上墙体高度;
    L——抗震横墙间距;
    ln——过梁净跨度;
    l——墙体厚度。

2.2.4 计算系数
    αmax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γbE——极限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ζN——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

3 抗震基本要求


3.1 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


3.1.1 房屋体形应简单、规整,平面不宜局部突出或凹进,立面不宜高度不等。

3.1.2 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在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在同一轴线上,窗间墙的宽度宜均匀;
    2 抗震墙层高的1/2处门窗洞口所占的水平横截面面积:对承重横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25%;对承重纵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
    3 烟道、风道和垃圾道不应削弱承重墙体;当承重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4 二层房屋的楼层不应错层,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且不宜设置悬挑楼梯;
    5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6 木屋架不得采用无下弦的人字屋架或无下弦的拱形屋架。

3.1.3 同一房屋不应采用木柱与砖柱、木柱与石柱混合的承重结构;也不应在同一高度采用砖(砌块)墙、石墙、土坯墙、夯土墙等不同材料墙体混合的承重结构。

3.2 整体性连接和抗震构造措施


3.2.1 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3.2.2 木屋架、木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搁置在砖(砌块)墙和石墙上的木屋架或木梁下应设置木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木垫板的长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500mm、60mm,宽度不宜小于240mm或墙厚;

表3.2.1 楼(屋)盖构件的最小支承长度(mm)

构件名称

预应力圆孔板

木屋架、木梁

对接木龙骨、木擦条

搭接木龙骨、木檩条

位置

墙上

混凝土梁上

墙上

屋架上

墙上

屋架上、墙上

支承长度与连接方式

80

(板端钢筋连接并灌缝)

60

(板端钢筋连接并灌缝)

240
    (木垫板)

60

(木夹板与螺栓)

120

(砂浆垫层、木夹板与螺栓)

满搭


    2 搁置在生土墙上的木屋架或木梁在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370mm,且宜满搭,支承处应设置木垫板;木垫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不宜小于500mm、370mm和60mm;
    3 木垫板下应铺设砂浆垫层;木垫板与木屋架、木梁之间应采用铁钉或扒钉连接。

3.2.3 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囱、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的出屋面高度,8度及8度以下时不应大于500mm;9度时不应大于400mm。当超出时,应采取拉结措施。

注:坡屋面上的烟囱高度由烟囱的根部上沿算起。


3.2.4 横墙和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8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

3.2.5 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9度时不应小于360mm。

3.2.6 墙体门窗洞口的侧面应均匀分布预埋木砖,门洞每侧宜埋置3块,窗洞每侧宜埋置2块,门窗框应采用圆钉与预埋木砖钉牢。

3.2.7 当采用冷摊瓦屋面时,底瓦的弧边两角应设置钉孔,可采用铁钉与椽条钉牢;盖瓦与底瓦宜采用石灰或水泥砂浆压垄等做法与底瓦粘结牢固。

3.2.8 当采用硬山搁檩屋盖时,山尖墙墙顶处应采用砂浆顺坡塞实找平。

3.2.9 屋檐外挑梁上不得砌筑砌体。

3.3 结构材料和施工要求


3.3.1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砖及砌块的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低于MU7.5;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应低于MU15;
    2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料石和平毛石砌体不应低于M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低于Mb5;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应低于M2.5;
    3 钢筋宜采用HPB235(Ⅰ级)和HRB335(Ⅱ级)热轧钢筋;
    4 铁件、扒钉等连接件宜采用Q235钢材;
    5 木构件应选用干燥、纹理直、节疤少、无腐朽的木材;
    6 生土墙体土料应选用杂质少的黏性土;
    7 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孔洞的灌注,应采用专用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9 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10 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的配合比可按附录G进行配制。

3.3.2 施工除应符合各章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HPB235(光圆)钢筋端头应设置180°弯钩;
    2 外露铁件应做防锈处理;
    3 嵌在墙内的木柱宜采取防腐措施;木柱伸入基础内部分必须采取防腐和防潮措施;
    4 配筋砖圈梁和配筋砂浆带中的钢筋应完全包裹在砂浆中,不得露筋;砂浆层应密实;
    5 设有纵横墙连接钢筋的灰缝处,勾缝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并应抹压密实。

.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


4.1.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的规定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表4.1.1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地段类型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4.1.2 建筑场地宜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宜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4.2 地基和基础


4.2.1 地基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明显不同的地基土上;
    2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
    3 当同一结构单元基础底面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按1:2的台阶逐步放坡;
    4 基础材料可采用砖、石、灰土或三合土等;砖基础应采用实心砖砌筑,对灰土或三合土应夯实。

4.2.2 当地基有淤泥、可液化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采取垫层换填方法进行处理;换填材料和垫层厚度、处理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垫层换填可选用砂石、黏性土、灰土或质地坚硬的工业废渣等材料,并应分层夯实;
    2 换填材料砂石级配应良好,黏性土中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5%;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灰土宜用新鲜的消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
    3 垫层的底面宜至老土层,垫层厚度不宜大于3m;
    4 垫层在基础底面以外的处理宽度:垫层底面每边应超过垫层厚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mm。

4.2.3 当地基土为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时,宜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或《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4.2.4 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500mm;
    2 当为季节性冻土时,宜埋置在冻深以下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
    3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底面设置在最低地下水位200mm以下,施工时尚应考虑基坑排水。

4.2.5 石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图4.2.5):
    1 基础放脚及刚性角要求:
      1) 石砌基础的高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H0≥(b-b1)/3        (4.2.5-1)

式中 H0——基础的高度;
     b——基础底面的宽度;
     b1——墙体的厚度。

图4.2.5.jpg


图4.2.5 平毛石、毛料石基础做法
(a)平毛石基础;(b)毛料石基础
      2) 阶梯形石基础的每阶放出宽度,平毛石不宜大于100mm,每阶不应少于两层。当毛料石采用一阶两皮时,宽度不宜大于200mm;采用一阶一皮时,宽度不宜大于120mm。基础阶梯应满足下式要求:

Hi/bi≥1.5       (4.2.5-2)

式中 Hi——基础阶梯的高度;
     bi——基础阶梯收进宽度。
    2 平毛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块石应坐浆,并将大面朝下;阶梯形平毛石基础,上阶平毛石压砌下阶平毛石长度不应小于下阶平毛石长度的2/3;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3 料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坐浆丁砌;阶梯形料石基础,上阶石块与下阶石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阶石块长度的1/2;
    4 当采用卵石砌筑基础时,应将其凿开使用。

4.2.6 实心砖或灰土(三合土)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图4.2.6):
    1 砌筑基础的材料不应低于上部墙体的砂浆和砖的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5;
    2 灰土(三合土)基础厚度不宜小于300mm,宽度不宜小于700mm。

图4.2.6.jpg


图4.2.6 砖、灰土基础做法
(a)砖基础;(b)灰土(三合土)基础
4.2.7 当上部墙体为生土墙时,基础砖(石)墙砌筑高度应取室外地坪以上500mm和室内地面以上200mm中的较大者。

4.2.8 基础的防潮层宜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内掺5%的防水剂铺设,厚度不宜小于20mm,并应设置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标高处;当该标高处设置配筋砖圈梁或配筋砂浆带时,防潮层可与配筋砖圈梁或配筋砂浆带合并设置。

.

5 砌体结构房屋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适用于6~9度地区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等砌体承重的一、二层木楼(屋)盖或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包括实心砖墙承重、多孔砖墙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承重、蒸压砖墙承重和空斗砖墙承重房屋。

注:本章中“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以下分别简称为“普通砖、多孔砖、小砌块、蒸压砖”;“砖墙、砖砌体”泛指上述各种砖或砌块砌筑墙体的统称;“实心砖墙”、“空斗墙”分别指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的实心砖墙体和空斗墙体;“多孔砖墙”指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的墙体;“小砌块墙”指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小砌块的规格应为390mm×190mm×190mm,孔洞率不应大于35%;“蒸压砖墙”指采用蒸压灰砂砖或蒸压粉煤灰砖砌筑的实心墙体。


5.1.2 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5.1.2的规定;
    2 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层高不应超过3.6m。

表5.1.2 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墙体类别

  

最小墙厚(mm)

烈度

6

7

8

9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实心砖墙、多孔砖墙

240

7.2

2

7.2

2

6.6

2

3.3

1

小砌块墙

190

7.2

2

7.2

2

6.6

2

3.3

1

多孔砖墙
蒸压砖墙

190
  240

7.2

2

6.6

2

6.0

2

3.0

1

空斗墙

240

7.2

2

6.0

2

3.3

1

注: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5.1.3 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5.1.3的要求。

表5.1.3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墙体类别

  

最小墙厚(mm)

房屋层数

楼层

烈度

木楼(屋)盖

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

6、7

8

9

6、7

8

9

实心砖墙
多孔砖墙
小砌块墙

240
  240
  190

一层

1

11.0

9.0

5.0

15.0

12.0

6.0

二层

2

11.0

9.0

15.0

12.0

1

9.0

7.0

11.0

9.0

多孔砖墙
蒸压砖墙

190
  240

一层

1

9.0

7.0

5.0

11.0

9.0

6.0

二层

2

9.0

7.0

11.0

9.0

1

7.0

5.0

9.0

7.0

空斗墙

240

一层

1

7.0

5.0

9.0

7.0

二层

2

7.0

9.0

1

5.0

7.0


5.1.4 砌体结构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5.1.4的要求。

表5.1.4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

部位

6、7度

8度

9度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0.8

1.0

1.3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0.8

1.0

1.3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0.8

0.8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0.8

1.2

1.8


5.1.5 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当为8、9度时不应采用硬山搁檩屋盖。

5.1.6 砌体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设置配筋砖圈梁:
    1 所有纵横墙的基础顶部、每层楼(屋)盖(墙顶)标高处;
    2 当8度为空斗墙房屋和9度时尚应在层高的中部设置一道。

5.1.7 木楼(屋)盖砌体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
    1 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的屋架间或硬山搁檩屋盖的山尖墙之间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2 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屋架或檩条拉结;
    3 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

5.1.8 承重(抗震)墙厚度:实心砖墙、蒸压砖墙不应小于240mm;多孔砖墙不应小于190mm;小砌块墙不应小于190mm;空斗墙不应小于240mm。

5.1.9 当屋架或梁的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 240mm以上厚实心砖墙、蒸压砖墙、多孔砖墙为6m;190mm厚多孔砖墙为4.8m;
    2 190mm厚小砌块墙为4.8m;
    3 240mm厚空斗墙为4.8m。

5.1.10 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B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

5.2 抗震构造措施


5.2.1 配筋砖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砂浆强度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M5,8、9度时不应低于M7.5;
    2 配筋砖圈梁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3 配筋砖圈梁的纵向钢筋配置不应低于表5.2.1的要求;

表5.2.1 配筋砖圈梁最小纵向配筋

墙体厚度l(mm)

6、7度

8度

9度

≤240

2Φ6

2Φ6

2Φ6

370

2Φ6

2Φ6

3Φ8

490

2Φ6

3Φ6

3Φ8


    4 配筋砖圈梁交接(转角)处的钢筋应搭接(图5.2.1);

图5.2.1.jpg

图5.2.1 配筋砖圈梁在洞口边、转角处钢筋搭接做法


    5 当采用小砌块墙体时,在配筋砖圈梁高度处应卧砌不少于两皮普通砖。

5.2.2 纵横墙交接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7度时空斗墙房屋、其他房屋中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及8度和9度时,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75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或Φ4@200拉结铁丝网片,拉结钢筋或网片每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或伸至门窗洞边(图5.2.2-1、图5.2.2-2);
    2 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的纵横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75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图5.2.2-1、图5.2.2-2) 。

图5.2.2-1.jpg


图5.2.2-1 纵横墙交接处拉结(T形墙)

图5.2.2-2.jpg


图5.2.2-2 纵横墙交接处拉结(L形墙)
5.2.3 8、9度时,顶层楼梯间的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750mm设置2Φ6通长钢筋。

5.2.4 后砌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75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或Φ4@200铁丝网片与承重墙拉结,拉结钢筋或铁丝网片每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0mm;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应与梁、楼板或檩条连接,连接做法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5.2.5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门窗洞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木楼(屋)盖房屋,门窗洞口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或钢筋砖过梁。当门窗洞口采用钢筋砖过梁时,钢筋砖过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中的纵向钢筋配筋量不应低于表5.2.5的要求,也可按附录F的方法计算确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
    2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砂浆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3 钢筋砖过梁截面高度内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表5.2.5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最小配筋

过梁上墙体高度hw(m)

门窗洞口宽度b(m)

b≤1.5

1.5<b≤1.8

hw≥b/3

3Φ6

3Φ6

0.3<hw<b/3

4Φ6

3Φ8


    4 当采用多孔砖或小砌块墙体时,在钢筋砖过梁底面应卧砌不少于两皮普通砖,伸入洞边不小于240mm。

5.2.6 木楼盖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搁置在砖墙上的木龙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
    2 内墙上龙骨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
    3 木龙骨与搁栅、木板等木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等相互连接。

5.2.7 木屋盖房屋应在房屋中部屋檐高度处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系杆应采用墙揽与各道横墙连接或与屋架下弦杆钉牢。

5.2.8 当6、7度采用硬山搁檩屋盖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当为坡屋面时,应采用双坡或拱形屋面;
    2 檩条支承处应设垫木,垫木下应铺设砂浆垫层;
    3 端檩应出檐,内墙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
    4 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或铁丝等相互连接;
    5 竖向剪刀撑宜设置在中间檩条和中间系杆处;剪刀撑与檩条、系杆之间及剪刀撑中部宜采用螺栓连接;剪刀撑两端与檩条、系杆应顶紧不留空隙(图5.2.8);
    6 木檩条宜采用8号铁丝与配筋砖圈梁中的预埋件拉结。

5.2.9 当采用木屋架屋盖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木屋架上檩条应满搭或采用夹板对接或燕尾桦、扒钉连接;
    2 屋架上弦檩条搁置处应设置檩托,檩条与屋架应采用扒钉或铁丝等相互连接;

图5.2.8.jpg


图5.2.8 硬山搁檩屋盖山尖墙竖向剪刀撑
    3 檩条与其上面的椽子或木望板应采用圆钉、铁丝等相互连接;
    4 竖向剪刀撑的构造做法应符合本规程第6.2.10条的规定。

5.2.10 空斗墙体的下列部位,应卧砌成实心砖墙:
    1 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300mm宽度范围内墙体;
    2 室内地面以上不少于三皮砖、室外地面以上不少于十皮砖标高处以下部分墙体;
    3 楼板、龙骨和檩条等支承部位以下通长卧砌四皮砖;
    4 屋架或大梁支承处沿全高,且宽度不小于490mm范围内的墙体;
    5 壁柱或洞口两侧240mm宽度范围内;
    6 屋檐或山墙压顶下通长卧砌两皮砖;
    7 配筋砖圈梁处通长卧砌两皮砖。

5.2.11 小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应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沿墙全高将孔洞灌实作为芯柱:
    1 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体中心线不小于300mm宽度范围内墙体;
    2 屋架、大梁的支承处墙体,灌实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 壁柱或洞口两侧不小于300mm宽度范围内。

5.2.12 小砌块房屋的芯柱竖向插筋不应小于Φ12,并应贯通墙身;芯柱与墙体配筋砖圈梁交叉部位局部采用现浇混凝土,在灌孔时应同时浇筑,芯柱的混凝土和插筋、配筋砖圈梁的水平配筋应连续通过。

5.2.13 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的整体性连接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支承在墙或混凝土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板端钢筋应搭接,并应在板端缝隙中设置直径不小于Φ8的拉结钢筋与板端钢筋焊接(图5.2.13);

图5.2.13.jpg


图5.2.13 预制板板端钢筋连接与锚固
    2 预应力圆孔板板端的孔洞,应采用砖块与砂浆等材料封堵;
    3 预应力圆孔板支承处应有坐浆;板端缝隙应采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板上应有水泥砂浆面层。

5.2.14 钢筋混凝土梁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

5.2.15 木屋架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5.2.16 山墙、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5.3 施工要求


5.3.1 砖砌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筑前,砖或砌块应提前1~2d浇水润湿;
    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的厚度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砂浆应饱满,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图5.3.1);

图5.3.1.jpg


图5.3.1 砖柱的砌筑方法
(a)正确的砌筑方法;(b))不正确的包心砌法
    4 砖砌体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需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
    5 砌筑钢筋砖过梁时,应设置砂浆层底模板和临时支撑;钢筋砖过梁的钢筋应埋入砂浆层中,过梁端部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2.5条的要求,并设90°弯钩埋入墙体的竖缝中,竖缝应用砂浆填塞密实;
    6 小砌块墙纵横墙交接处拉结筋的端部应设置90°弯钩,弯钩应向下伸入小砌块的孔中,并应用砂浆等材料将孔洞填塞密实;
    7 埋入砖砌体中的拉结筋,应位置准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设有拉结筋的水平灰缝应密实,不得露筋;
    8 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m。

5.3.2 空斗墙体施工除应满足本规程第5.3.1条的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空斗墙体沿高度应采用一眠一斗的砌筑形式,设置配筋砖圈梁和纵横墙拉结钢筋处应采用两眠砌筑,沿水平方向每隔一块斗砖应砌一至二块丁砖,墙面不得有竖向通缝;
    2 空斗墙体应采用整砖砌筑,不够整砖处应加丁砖,不得砍凿斗砖;
    3 空斗墙体不应采用非水泥砂浆砌筑;
    4 空斗墙体中的洞口,必须在砌筑时预留,严禁砌完后再进行砍凿;
    5 空斗墙体与实心砌体的竖向连接处,应相互搭砌。

.

6 木结构房屋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6~9度地区的木结构承重房屋,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承重,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木楼(屋)盖房屋。

6.1.2 木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6.1.2的规定;
    2 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层高不应超过3.6m。

表6.1.2 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结构类型

围护墙种类(墙厚mm)

烈度

6

7

8

9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穿斗木

构架
和木柱
木屋架

砖墙

实心砖(240)
多孔砖(240)

7.2

2

7.2

2

6.6

2

3.3

1

小砌块(190)

7.2

2

7.2

2

6.6

2

3.3

1

多孔砖(190)
蒸压砖(240)

7.2

2

6.6

2

6.0

2

3.0

1

空斗墙(240)

7.2

2

6.0

2

3.3

1

生土墙(≥250)

6.0

2

4.0

1

3.3

1

石墙

细料石(240)

7.0

2

7.0

2

6.0

2

粗料石(240)

7.0

2

6.6

2

3.6

1

平毛石(400)

4.0

1

3.6

1

木柱木梁

砖墙

实心砖(240)
多孔砖(240)

4.0

1

4.0

1

3.6

1

3.3

1

小砌块(190)

4.0

1

4.0

1

3.6

1

3.3

1

多孔砖(190)
蒸压砖(240)

4.0

1

4.0

1

3.6

1

3.0

1

空斗墙(240)

4.0

1

3.6

1

3.3

1

生土墙(≥250)

4.0

1

4.0

1

3.3

1

石墙

细料石(240)

4.0

1

4.0

1

3.6

1

粗料石(240)

4.0

1

4.0

1

3.6

1

平毛石(400)

4.0

1

3.6

1

注:1 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2 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6.1.3 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6.1.3的要求。

表6.1.3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结构类型

围护墙种类(最小墙厚mm)

房屋层数

楼层

烈度

6

7

8

9

穿斗木构架
  和木柱木屋架

砖墙

实心砖(240)
多孔砖(240)

一层

1

11.0

9.0

7.0

5.0

二层

2

11.0

9.0

7.0

1

9.0

7.0

6.0

小砌块墙(190)

一层

1

11.0

9.0

7.0

5.0

二层

2

11.0

9.0

7.0

1

9.0

7.0

6.0

多孔砖(190)

蒸压砖(240)

一层

1

9.0

7.0

6.0

二层

2

9.0

7.0

6.0

1

7.0

6.0

5.0

空斗墙(240)

一层

1

7.0

6.0

5.0

二层

2

7.0

6.0

1

5.0

4.2

生土墙(250)

一层

1

6.0

4.5

3.3

二层

2

6.0

1

4.5

石墙

细、半细料石(240)

一层

1

11.0

9.0

6.0

二层

2

11.0

9.0

6.0

1

7.0

6.0

5.0

粗料、毛料石(240)

一层

1

11.0

9.0

6.0

二层

2

11.0

9.0

1

7.0

6.0

平毛石(400)

一层

1

11.0

9.0

6.0

木柱木梁

砖墙

实心砖(240)
多孔砖(240)

一层

1

11.0

9.0

7.0

5.0

小砌块(190)

一层

1

11.0

9.0

7.0

5.0

多孔砖(190)

蒸压砖(240)

一层

1

9.0

7.0

6.0

5.0

空斗墙(240)

一层

1

7.0

6.0

5.0

生土墙(250)

一层

1

6.0

4.5

3.0

石墙(240、400)

一层

1

11.0

9.0

6.0

注:400mm厚平毛石房屋仅限6、7度。


6.1.4 木结构房屋围护墙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6.1.4的要求。

表6.1.4 房屋围护墙局部尺寸限值(m)

部位

6度

7度

8度

9度

窗间墙最小宽度

0.8

1.0

1.2

1.5

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0.8

1.0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0.8

1.0

1.5

2.0


6.1.5 木柱木屋架和穿斗木屋架房屋宜采用双坡屋盖,且坡度不宜大于30°;屋面宜采用轻质材料(瓦屋面)。

6.1.6 生土围护墙的勒脚部分,应采用砖、石砌筑,并应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潮措施。

6.1.7 围护墙应砌筑在木柱外侧,不宜将木柱全部包入墙体中;木柱下应设置柱脚石,不应将未做防腐、防潮处理的木柱直接埋入地基土中。

6.1.8 木结构房屋的围护墙,沿高度应设置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或木圈梁。

6.1.9 木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
    1 三角形木屋架和木柱木梁房屋应在屋架(木梁)与柱的连接处设置斜撑;
    2 两端开间屋架和中间隔开间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3 穿斗木构架应在屋盖中间柱列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在每一柱列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的柱与龙骨之间设置斜撑;
    4 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构架(屋架)拉结;
    5 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

6.1.10 木结构房屋应设置端屋架(木梁),不得采用硬山搁檩。

6.1.11 砖、小砌块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190mm;生土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石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40mm。

6.1.12 木柱梢径不宜小于150mm。

6.1.13 各类围护墙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C,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

6.2 抗震构造措施


6.2.1 柱脚与柱脚石之间宜采用石销键或石榫连接(图6.2.1);柱脚石埋入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应小于200mm。

图6.2.1.jpg


图6.2.1 柱脚与柱脚石的锚固
(a)销键结合;(b)榫结合
6.2.2 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和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的纵向钢筋配置和构造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5章、第7章和第8章的有关规定。

6.2.3 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和木圈梁与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与木柱应采用不小于Φ6的钢筋拉结(图6.2.3-1);

图6.2.3-1.jpg


图6.2.3-1 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与木柱的拉结

    2 木圈梁应加强接头处的连接(图6.2.3-2),并应与木柱采用扒钉等可靠连接(图6.2.3-3)。

图6.2.3-2.jpg


图6.2.3-2 木圈梁接头处及与木柱的连接

图6.2.3-3.jpg

图6.2.3-3 木圈梁与木柱的连接


6.2.4 内隔墙墙顶与屋架下弦或梁应每隔1000mm采用木夹板或铁件连接(图6.2.4)。

图6.2.4.jpg


图6.2.4 内隔墙墙顶与屋架下弦或梁的连接
6.2.5 山墙、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山墙设置的墙揽数不宜少于3个,8、9度或山墙高度大于3.6m时墙揽数不宜少于5个;
    2 墙揽可采用角钢、梭形铁件或木条等制作;墙揽的长度不应小于300mm,并应竖向放置;
    3 檩条出山墙时可采用木墙揽(图6.2.5-1),木墙揽可用木销或铁钉固定在檩条上,并应与山墙卡紧;

图6.2.5-1.jpg


图6.2.5-1 木墙揽连接做法
    4 檩条不出山墙时宜采用铁件(如角钢、梭形铁件等)墙揽,铁件墙揽可根据设置位置与檩条、屋架腹杆、下弦或柱固定(图6.2.5-2);

图6.2.5-2.jpg


图6.2.5-2 角钢墙揽连接做法
(a)墙揽与檩条的连接;(b)墙揽与柱(屋架腹秆)的连接;(c)角钢墙揽做法
    5 墙揽应靠近山尖墙面布置,最高的一个应设置在脊檩正下方,纵向水平系杆位置应设置一个,其余的可设置在其他檩条的正下方或屋架腹杆、下弦及柱的对应位置处。

6.2.6 穿斗木构架房屋的构件设置及节点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木桩横向应采用穿枋连接,穿枋应贯通木构架各柱,在木柱的上、下端及二层房屋的楼板处均应设置;
    2 榫接节点宜采用燕尾榫、扒钉连接;采用平榫时应在对接处两侧加设厚度不小于2mm的扁钢,扁钢两端应采用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栓夹紧;
    3 穿枋应采用透榫贯穿木柱,穿枋端部应设木销钉,梁柱节点处应采用燕尾榫(图6.2.6);

图6.2.6.jpg


图6.2.6 梁柱节点处燕尾榫构造形式
    4 当穿枋的长度不足时,可采用两根穿枋在木柱中对接,并应在对接处两侧沿水平方向加设扁钢;扁钢厚度不宜小于2mm、宽度不宜小于60mm,两端应采用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栓夹紧;
    5 立柱开槽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表6.2.6的要求。

表6.2.6 穿斗木构架立柱开槽宽度和深度

榫类型

柱类型

圆柱

方柱

透榫宽度

最小值

D/4

B/4

最大值

D'/3

3B/10

半榫深度

最小值

D'/6

B/6

最大值

D/3

3B/10

注:D—圆柱直径;D'—圆柱开榫一端直径;B—方柱宽度。


6.2.7 三角形木屋架的跨中处应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系杆应与屋架下弦杆钉牢;屋架腹杆与弦秆除用暗榫连接外,还应采用双面扒钉钉牢。

6.2.8 三角形木屋架或木梁与柱之间的斜撑宜采用木夹板,并应采用螺栓连接木柱与屋架上、下弦(木梁);木柱柱顶应设置暗榫插入柱顶下弦(木梁)或附木中,木柱、附木及屋架下弦(木梁)宜采用“U”形扁钢和螺栓连接(图6.2.8-1、图6.2.8-2)。

图6.2.8-1.jpg


图6.2.8-1 三角形木屋架加设斜撑


图6.2.8-2.jpg


图6.2.8-2 木柱与木梁加设斜撑
6.2.9 穿斗木构架纵向柱列间的剪刀撑或柱与龙骨之间的斜撑,上端与柱顶或龙骨、下端与柱身应采用螵栓连接。

6.2.10 三角形木屋架的剪刀撑宜设置在靠近上弦屋脊节点和下弦中间节点处;剪刀撑与屋架上、下弦之间及剪刀撑中部宜采用螺栓连接(图6.2.10);剪刀撑两端与屋架上、下弦应顶紧不留空隙。

图6.2.10.jpg


图6.2.10 三角形木屋架竖向剪刀撑
6.2.11 檩条与屋架(梁)的连接及檩条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连接用的扒钉直径:当6、7度时宜采用Φ8;8度时宜采用Φ10;9度时宜采用Φ12;
    2 搁置在梁、屋架上弦上的檩条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梁或屋架上弦的宽度(直径),檩条与梁、屋架上弦以及檩条与檩条之间应采用扒钉或8号铁丝连接;
    3 当檩条在梁、屋架、穿斗木构架柱头上采用对接时,应采用燕尾榫对接方式,且檩条与梁、屋架上弦、穿斗木构架柱头应采用扒钉连接;檩条与檩条之间应采用扒钉、木夹板或扁钢连接;
    4 三角形屋架在檩条斜下方一侧(脊檩两侧)应设置檩托支托檩条;
    5 双脊檩与屋架上弦的连接除应符合以上各款的要求外,双脊檩之间尚应采用木条或螺栓连接。

6.2.12 椽子或木望板应采用圆钉与檩条钉牢。

6.2.13 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的门窗洞口钢筋砖(石)过梁和木过梁的设置及构造要求尚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5章、第7章和第8章的有关规定;过梁底面砂浆层中的配筋及木过梁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墙厚为190mm、240mm的砖(小砌块)墙,钢筋砖过梁配筋应采用2Φ6;墙厚为370mm、490mm时,应采用3Φ6;
    2 墙厚为240mm的石墙,钢筋石过梁配筋应采用2Φ6;墙厚为400mm时,应采用3Φ6;
    3 木过梁截面尺寸不应小于表6.2.13的要求,其中矩形截面木过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

表6.2.13 木过梁截面尺寸(mm)

墙厚(mm)

门窗洞口宽度b(m)

b≤1.2

1.2<b≤1.5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高度h

根数

直径d

高度h

根数

直径d

240

35

5

45

45

4

60

370

35

8

45

45

6

60

500

35

10

45

45

8

60

700

35

12

45

45

10

60

注:d为每一根圆形截面木过梁的直径。


    4 当一个洞口采用多根木杆组成过梁时,木杆上表面宜采用木板、扒钉、铁丝等将各根本杆连接成整体。

6.3 施工要求


6.3.1 木柱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木柱不宜有接头;当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处应采用拍巴掌榫搭接,并应采用铁套或铁件将接头处连接牢固,接头处的强度和刚度不得低于柱的其他部位;
    2 严禁在木柱同一高度处纵横向同时开槽;
    3 在同一截面处开槽面积不应超过截面总面积的1/2。

6.3.2 砖(小砌块)围护墙、生土围护墙和石围护墙的施工要求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5章、第7章和第8章的有关规定。

.

7 生土结构房屋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6~8度地区的生土结构房屋,包括土坯墙、夯土墙承重的一、二层木楼(屋)盖房屋。

7.1.2 生土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2 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层高不应超过3.0m。

表7.1.2 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烈度

6

7

8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6.0

2

4.0

1

3.3

1

注: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平屋面屋面板板顶或坡屋面檐口的高度。


7.1.3 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7.1.3的要求。

表7.1.3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房屋层数

楼层

烈度

6

7

8

一层

1

6.6

4.8

3.3

二层

2

6.6

1

4.8

注:抗震横墙指厚度不小于250mm的土坯墙或夯土墙。


7.1.4 生土结构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7.1.4的要求。

表7.1.4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

部位

6度

7度

8度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2

1.4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2

1.4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2

1.5


7.1.5 生土结构房屋门窗洞口的宽度,6、7度时不应大于1.5m,8度时不应大于1.2m。

7.1.6 生土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8度时不应采用硬山搁檩屋盖。

7.1.7 生土结构房屋不宜采用单坡屋盖;坡屋顶的坡度不宜大于30°;屋面宜采用轻质材料(瓦屋面)。

7.1.8 生土墙应采用平毛石、毛料石、凿开的卵石、黏土实心砖或灰土(三合土)基础,基础墙应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

7.1.9 生土结构房屋的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或木圈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纵横墙基础顶面处应设置配筋砖圈梁;各层墙顶标高处应分别设一道配筋砖圈梁或木圈梁,夯土墙应采用木圈梁,土坯墙应采用配筋砖圈梁或木圈梁;
    2 8度时,夯土墙房屋尚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一道木圈梁;土坯墙房屋尚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一道配筋砂浆带或木圈梁。

7.1.10 生土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
    1 每道横墙在屋檐高度处应设置不少于三道的纵向通长水平系杆;并应在横墙两侧设置墙揽与纵向系杆连接牢固,墙揽可采用方木、角钢等材料;
    2 两端开间和中间隔开间山尖墙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3 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檩条和系杆等屋架构件拉结。

7.1.11 生土承重墙体厚度:外墙不宜小于400mm,内墙不宜小于250mm。

7.1.12 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D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


7.2 抗震构造措施


7.2.1 8度时生土结构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木构造柱:
    1 在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设置;
    2 木构造柱的梢径不应小于120mm;
    3 木构造柱应伸入墙体基础内,并应采取防腐和防潮措施。

7.2.2 生土结构房屋配筋砖圈梁、配筋砂浆带和木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配筋砖圈梁和配筋砂浆带的砂浆强度等级在6、7度时不应低于M5,8度时不应低于M7.5;
    2 配筋砖圈梁和配筋砂浆带的纵向钢筋配置不应低于表7.2.2的要求;

表7.2.2 土坯墙、夯土墙房屋配筋砖圈梁和配筋砂浆带最小纵向配筋

墙体厚度l(mm)

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l≤400

2Φ6

2Φ6

2Φ6

400<l≤600

2Φ6

2Φ6

3Φ6

l>600

2Φ6

3Φ6

4Φ6


    3 配筋砖圈梁的砂浆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4 配筋砂浆带厚度不应小于50mm;

    5 木圈梁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高×宽)40mm×120mm。

7.2.3 生土墙应在纵横墙交接处沿高度每隔500mm左右设一层荆条、竹片、树条等编制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体不应小于1000mm或至门窗洞边(图7.2.3),拉结网片在相交处应绑扎,当墙中设有木构造柱时,拉结材料与木构造柱之间应采用8号铁丝连接。

图7.2.3.jpg


图7.2.3 纵横墙拉结做法
7.2.4 生土结构房屋门窗洞口过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生土墙宜采用木过梁;
    2 木过梁截面尺寸不应小于表7.2.4的要求,或按本规程附录D的方法计算确定,其中矩形截面木过梁的宽度应与墙厚相同;木过梁支承处应设置垫木;

表7.2.4 木过梁截面尺寸(mm)

  

墙厚(mm)

  

窗洞口宽度b(m)

b≤1.2

1.2<b≤1.5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矩形截面

圆形截面

高度h

根数

直径d

高度h

根数

直径d

240

90

2

120

110

360

75

3

105

95

3

120

500

65

5

90

85

4

115

700

60

8

80

75

6

100

注:d为每一根圆形截面木过梁(木杆)的直径。


    3 当一个洞口采用多根木杆组成过梁时,木杆上表面宜采用木板、扒钉、铁丝等将各根木杆连接成整体。

7.2.5 生土墙门窗洞口两侧宜设木柱(板);夯土墙门窗洞口两侧宜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左右加入水平荆条、竹片、树枝等编制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体不应小于1000mm或至门窗洞边。

7.2.6 硬山搁檩房屋檫条的设置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檩条支承处应设置不小于400mm×200mm×60mm(长×宽×高)的木垫板或砖垫(图7.2.6-1);

图7.2.6-1.jpg


图7.2.6-1 檩条支承及连接做法

(a)檩条下为木垫板;(b)檩条下为砖垫


    2 内墙檩条应满搭并应采用扒钉钉牢(图7.2.6-1);当不能满搭时,应采用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
    3 檐口处椽条应伸出墙外做挑檐,并应在纵墙墙顶两侧设置双檐檩夹紧墙顶(图7.2.6-2),檐檩宜嵌入墙内;

图7.2.6-2.jpg


图7.2.6-2 双檐檩檐口构造做法
    4 硬山搁檩房屋的端檩应出檐,山墙两侧应采用方木墙揽与檩条连接(图7.2.6-3);

图7.2.6-3.jpg


图7.2.6-3 山墙与檩条、墙揽连接做法
    5 山尖墙顶宜沿斜面放置木卧梁支撑檩条(图7.2.6-4);

图7.2.6-4.jpg


图7.2.6-4 山尖墙斜面木卧梁
    6 木檩条宜采用8号铁丝与山墙配筋砂浆带或配筋砖圈梁中的预埋件拉结。

7.2.7 当硬山山墙高厚比大于10时,应设置扶壁墙垛(图7.2.7)。

图7.2.7.jpg


图7.2.7 山墙扶壁墙垛
7.2.8 7度及7度以上地区,夯土墙在上下层接缝处应设置木杆、竹杆(片)等竖向销键(图7.2.8),沿墙长度方向间距宜取500mm,长度可取400mm。

图7.2.8.jpg


图7.2.8 夯土墙上、下层拉结做法
7.2.9 竖向剪刀撑的设置,当采用硬山搁檩屋盖时,应符合本规程第5.2.8条第5款的规定;当采用木屋架屋盖时,应符合本规程第6.2.10条的规定。

7.2.10 山墙与木屋架及檩条的连接、山墙(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自承重墙与屋架下弦的连接、木屋架(盖)之间的连接等均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3 施工要求


7.3.1 夯土墙土料含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控制。

7.3.2 生土墙土料中的掺料宜满足下列要求:
    1 宜在土料中掺入0.5%(重量比)的碎麦秸、稻草等拉结材料;
    2 夯土墙土料中可掺入碎石、瓦砾等,其重量不宜超过25%(重量比);
    3 夯土墙土料中掺入熟石灰时,熟石灰含量宜在5%~10%(重量比)之间。

7.3.3 土坯墙砌筑泥浆内宜掺入0.5%(重量比)的碎草,泥浆不宜过稀,应随拌随用。泥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泌水现象时,应重新拌合。

7.3.4 土坯墙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土坯墙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图7.3.4),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
    2 土坯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3 土坯的大小、厚薄应均匀,墙体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应采取拉结措施;

图7.3.4.jpg


图7.3.4 土坯墙体斜槎做法
    4 土坯墙砌筑应采用错缝卧砌,泥浆应饱满;土坯墙接槎时,应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并应填实泥浆,保持泥缝平直;
    5 土坯墙在砌筑时应采用铺浆法,不得采用灌浆法。严禁使用碎砖石填充土坯墙的缝隙;
    6 水平泥浆缝厚度应在12~18mm之间。

7.3.5 夯土墙的夯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夯土墙应分层交错夯筑,夯筑应均匀密实,不应出现竖向通缝(图7.3.5);纵横墙应同时咬槎夯筑,不能同时夯筑时应留踏步槎;
    2 夯土墙每层夯筑虚铺厚度不应大于300mm,每层夯击不得少于3遍。

图7.3.5.jpg


图7.3.5 夯土墙交错夯筑做法
7.3.6 房屋室外应做散水,散水面层可采用砖、片石及碎石三合土等。

.

8 石结构房屋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6~8度地区的石结构房屋,包括料石、平毛石砌体承重的一、二层木楼(屋)盖或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

8.1.2 石结构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8.1.2的规定;
    2 房屋的层高:单层房屋6度不应超过4.0m;两层房屋其各层层高不应超过3.5m。

表8.1.2 房屋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

墙体类别

最小墙厚(mm)

烈度

6

7

8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高度

层数

料石砌体

细、半细料石砌体(无垫片)

240

7.0

2

7.0

2

6.6

2

粗料、毛料石砌体(有垫片)

240

7.0

2

6.6

2

3.6

1

平毛石砌体

400

3.6

1

3.6

1

注:1 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 平毛石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且该两平面的尺寸远大于另一个方向尺寸的块石。



8.1.3 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8.1.3的要求。

表8.1.3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房屋层数

楼层

烈度

6、7

8

6、7

8

木楼(屋)盖

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

一层

1

11.0

7.0

13.0

9.0

二层

2

11.0

7.0

13.0

9.0

1

7.0

5.0

9.0

7.0

注:抗震横墙指厚度不小于240mm的料石墙或厚度不小于400mm的毛石墙。


8.1.4 石结构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8.1.4的要求。

表8.1.4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

部位

烈度

6、7

8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0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2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2

注:出入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8.1.5 石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8度时不应采用硬山搁檩屋盖;
    3 严禁采用石板、石梁及独立料石柱作为承重构件;
    4 严禁采用悬挑踏步板式楼梯。

8.1.6 石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设置配筋砂浆带:
    1 所有纵横墙的基础顶部、每层楼(屋)盖(墙顶)标高处;
    2 8度时尚应在墙高中部增设一道。

8.1.7 木楼(屋)盖石结构房屋应在下列部位采取拉结措施:
    1 两端开间屋架和中间隔开间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
    2 山墙、山尖墙应采用墙揽与木屋架或檩条拉结;
    3 内隔墙墙顶应与梁或屋架下弦拉结。

8.1.8 石材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料石的宽度、高度分别不宜小于240mm和220mm;长度宜为高度的2~3倍,且不宜大于高度的4倍,料石加工面的平整度应符合表8.1.8的要求:

表8.1.8 料石加工面的平整度(mm)

料石种类

外露面及相接周边的表面凹入深度

上、下叠砌面及左右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

尺寸允许偏差

宽度及高度

长度

细料石

≤2

≤10

±3

±5

半细料石

≤10

≤15

±3

±5

粗料石

≤20

≤20

±5

±7

毛料石

稍加修整

≤25

±10

±15


    2 平毛石应呈扁平块状,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

8.1.9 承重石墙厚度,料石墙不宜小于240mm,平毛石墙不宜小于400mm。

8.1.10 当屋架或梁的跨度大于4.8m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壁柱宽度不宜小于400mm,厚度不宜小于200mm,壁柱应采用料石砌筑(图8.1.10)。

图8.1.10.jpg


图8.1.10 料石壁柱砌法
(a)平毛石墙体(注:墙厚≥450mm时可不设壁柱);(b)料石墙体(注:双轨墙体可不设壁柱)
8.1.11 石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计算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进行,也可按本规程附录E确定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

8.2 抗震构造措施


8.2.1 配筋砂浆带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砂浆强度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M5,8度时不应低于M7.5;
    2 配筋砂浆带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
    3 配筋砂浆带的纵向钢筋配置不应低于表8.2.1的要求:

表8.2.1 配筋砂浆带最小纵向配筋

墙体厚度1(mm)

6、7度

8度

≤300

2Φ8

2Φ10

>300

3Φ8

3Φ10


    4 配筋砂浆带交接(转角)处钢筋应搭接(图8.2.1)。

图8.2.1.jpg


图8.2.1 配筋砂浆带交接处钢筋搭接做法
8.2.2 纵横墙交接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料石砌体应采用无垫片砌筑,平毛石砌体应每皮设置拉结石(图8.2.2-1);
    2 7、8度时应沿墙高每隔500~7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宜不小于1000mm或伸至门窗洞边(图8.2.2-2)。

8.2.3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门窗洞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木楼(屋)盖房屋,门窗洞口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或钢筋石过梁。当门窗洞口采用钢筋石过梁时,钢筋石过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石过梁底面砂浆层中的钢筋配筋量不应低于表8.2.3的规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F的方法计算确定,间距不宜大于100mm;

图8.2.2-1.jpg


图8.2.2-1 平毛石砌体转角砌法

图8.2.2-2.jpg


图8.2.2-2 纵横墙交接处拉结钢筋做法
    2 钢筋石过梁底面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砂浆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不宜小于300mm;
    3 钢筋石过梁截面高度内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表8.2.3 钢筋右过梁底面砂浆层中的钢筋配筋量

过梁上墙体高度hw(m)

门窗洞口宽度b(m)

b≤1.5

1.5<b≤1.8

hw≥b/2

4Φ6

4Φ6

0.3≤hw<b/2

4Φ6

4Φ8


8.2.4 木屋盖房屋应在跨中屋檐高度处设置纵向水平系杆,系杆应采用墙揽与各道横墙连接或与屋架下弦杆钉牢。

8.2.5 当采用硬山搁檩木屋盖时,屋盖木构件拉结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檩条应在内墙满搭并应采用扒钉钉牢,不能满搭时应采用木夹板对接或燕尾榫扒钉连接;
    2 木檩条应用8号铁丝与山墙配筋砂浆带中的预埋件拉结;
    3 木屋盖各构件应采用圆钉、扒钉或铁丝等相互连接。

8.2.6 当采用木屋架屋盖时,屋架的构造措施、山墙与木屋架及檩条的连接、山墙(山尖墙)墙揽的设置与构造、以及屋架构件之间的连接措施等均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8.2.7 内隔墙墙顶与梁或屋架下弦每隔1000mm应采用木夹板或铁件连接,参见本规程圈6.2.4。

8.2.8 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70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000mm。7、8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1000mm左右设2Φ6通长钢筋。

8.2.9 预制混凝土圆孔板楼(屋)盖的整体性连接及其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5.2.12条的要求。

8.3 施工要求


8.3.1 石结构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石砌体砌筑前应清除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
    2 砌筑砂浆稠度(坍落度):无垫片为10~30mm,有垫片为40~50mm,并可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 石砌体的灰缝厚度: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5mm;半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10mm;无垫片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有垫片粗料石、毛料石、平毛石砌体不宜大于30mm;
    4 无垫片料石和平毛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有垫片料石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m;
    5 已砌好的石块不应移位、顶高;当必须移动时,应将石块移开,将已铺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

8.3.2 料石砌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料石砌筑时,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灰缝厚度,其高出厚度:细料石、半细料石宜为3~5mm,粗料石、毛料石宜为6~8mm;
    2 料石墙体上下皮应错缝搭砌,错缝长度不宜小于料石长度的1/3;
    3 有垫片料石砌体砌筑时,应先满铺砂浆,并在其四角安置主垫,砂浆应高出主垫10mm,待上皮料石安装调平后,再沿灰缝两侧均匀塞入副垫。主垫不得采用双垫,副垫不得用锤击入;
    4 料石砌体的竖缝应在料石安装调平后,用同样强度等级的砂浆灌注密实,竖缝不得透空;
    5 石砌墙体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需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严禁砌成直槎。

8.3.3 平毛石砌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平毛石砌体宜分皮卧砌,各皮石块间应利用自然形状敲打修整,使之与先砌石块基本吻合、搭砌紧密;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夹砌过桥石(仅在两端搭砌的石块)、铲口石(尖角倾斜向外的石块)和斧刃石;
    2 平毛石砌体的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石块间不得直接接触;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砌法;
    3 平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和最后一皮,墙体转角和洞口处,应采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4 平毛石砌体必须设置拉结石(图8.3.3),拉结石应均匀分布,互相错开;拉结石宜每0.7㎡墙面设置一块,且同皮内拉结石的中距不应大于2m;

图8.3.3.jpg


图8.3.3 平毛石砌体拉结石砌法
    拉结石的长度,当墙厚等于400mm时,应与墙厚相等;当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

.

附录A 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


A.1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


A.1.1 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确定(图A.1.1):

图A.1.1.jpg


图A.1.1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FEkb=αmaxbGcq     (A.1.1-1)


    1 对于单层房屋:

F11=FEkb      (A.1.1-2)


    2 对于两层房屋:

(A.1.1-3).jpg

式中 FEk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αmax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表A.1.1采用;

表A.1.1 基本烈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b

烈度

6

7

7(0.15g)

8

8(0.30g)

9

αmaxb

0.12

0.23

0.36

0.45

0.68

0.90

注:7度(0.15g)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中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8度(0.30g)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附录A中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地区。


     F11——单层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F21——两层房屋质点1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
     F22——两层房屋质点2的水平地震作用杯准值(kN);
     Gc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KN),单层房屋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两层房屋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95%;
     G1、G2——为集中于质点1和质点2的重力荷载代表值(kN),应分别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与0.5倍的楼面活荷载、0.5倍的屋面雪荷载之和;
     H1、H2——分别为质点1和质点2的计算高度(m)。

A.1.2 木楼(屋)盖等柔性楼(屋)盖房屋,其水平地震剪力V可按抗侧力构件(即抗震墙)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从属面积可按左右两侧相邻抗震墙间距的一半计算。

A.1.3 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等半刚性楼(屋)盖房屋,其水平地震剪力V可取以下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
    1 按抗侧力构件(即抗震墙)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
    2 按抗侧力构件(即抗震墙)等效刚度的比例分配。

A.2 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极限承载力验算


A.2.1 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式进行验算:

(A.2.1-3).jpg

式中 Vb——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墙体剪力标准值(kN),可按本规程第A.1.2条确定;
     γbE——极限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重墙可取0.85,非承重墙(围护墙)可取0.95;
    ƒv,m——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N/mm²);
     A——抗震墙墙体横截面面积(mm²);
     ζN——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除混凝土小砌块砌体以外的砌体可按式A.2.1-2计算,混凝土小砌块砌体可按式A.2.1-3计算;
     σ0——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N/mm²)。

A.2.2 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ƒv,m,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1 对于砖砌体

ƒv,m=2.38ƒv       (A.2.2-1)

    2 对于毛石砌体

ƒv,m=2.70ƒv       (A.2.2-2)

    3 对于生土墙体

(A.2.2-3).jpg

式中 ƒ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N/mm²),砖和石砌体可按表A.2.2-1采用,土坯墙体可按表A.2.2-2采用;
    ƒ2——砌筑泥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N/mm²)。

表A.2.2-1 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ƒv(N/mm²)

砌体种类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

M10

M7.5

M5

M2.5

M1

M0.4

普通砖、多孔砖

0.17

0.14

0.11

0.08

0.05

0.03

小砌块

0.09

0.08

0.06

蒸压砖

0.12

0.10

0.08

0.06

料石、平毛石

0.21

0.19

0.16

0.11

0.07

0.04


表A.2.2-2 非抗震设计的土坯墙抗剪强度设计值ƒv(N/mm²)

砌筑泥浆抗压强度平均值ƒ2

3.0

2.5

2.0

1.5

1.0(M1)

0.7(M0.7)

0.5

抗剪强度设计值ƒv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4

注:土坯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应低于对应的砌筑泥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附录B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B.0.1 当砖墙厚度满足本规程第5.1.8条规定、墙体洞口水平截面面积满足本规程第3.1.2条规定、层高不大于本附录下列表中对应值时,各类墙体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L)和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分别按表B.0.1-1至表B.0.1-20采用。抗震横墙间距和对应的房屋宽度满足表中对应限值要求时,房屋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可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对表B.0.1-1至表B.0.1-20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表中的抗震横墙间距,对横墙间距不同的木楼(屋)盖房屋为最大横墙间距值;对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为横墙间距的平均值。表中分别给出房屋宽度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对确定的抗震横墙间距,房屋宽度应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选取确定;抗震横墙间距取其他值时,可内插求得对应的房屋宽度限值。
    2 表中为“-”者,表示采用该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墙体的房屋,其墙体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应提高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3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按第一层限值采用。
    4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或一、二层采用不同形式的楼(屋)盖时,实际房屋宽度应同时满足表中一、二层限值要求。
    5 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采用。

表B.0.1-1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实心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1.jpg

    6 墙厚为370mm的实心砖墙木楼(屋)盖房屋(单开间),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2采用。

表B.0.1-2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370mm实心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2.jpg

    7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3采用。

表B.0.1-3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实心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3.jpg


    8 墙厚为240mm的多孔砖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4采用。

表B.0.1-4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多孔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4.jpg


    9 墙厚为190mm的多孔砖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5采用。

表B.0.1-5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多孔墙木楼屋盖)(m)
表B.0.1-5.jpg


    10 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6采用。

表B.0.1-6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蒸压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6.jpg


    11 墙厚为370mm的蒸压砖墙木楼(屋)盖房屋(单开间),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7采用。

表B.0.1-7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370mm蒸压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7.jpg


    12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墙木楼(屋)盖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8采用。

表B.0.1-8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蒸压砖墙木楼屋盖)(m)
表B.0.1-8.jpg


    13 墙厚为190mm的小砌块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9采用。

表B.0.1-9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小砌块墙木楼屋盖)(m)
表B.0.1-9.jpg


    14 墙厚为240mm的空斗墙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0采用。

表B.0.1-10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空斗墙木楼屋盖)(m)
表B.0.1-10.jpg

    15 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1采用。

表B.0.1-11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实心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1.jpg

    16 墙厚为370mm的实心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单开间),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2采用。

表B.0.1-12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370mm空心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2.jpg


    17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3采用。

表B.0.1-13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实心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3.jpg


    18 墙厚为240mm的多孔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4采用。

表B.0.1-14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多孔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4.jpg


    19 墙厚为190mm的多孔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5采用。

表B.0.1-15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多孔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5.jpg

    20 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6采用。

表B.0.1-16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蒸压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6.jpg


    21 墙厚为370mm的蒸压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单开间),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7采用。

表B.0.1-17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370mm蒸压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7.jpg


    22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8采用。

表B.0.1-18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跟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蒸压砖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8.jpg


    23 墙厚为190mm的小砌块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19采用。

表B.0.1-19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小砌块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19.jpg


    24 墙厚为240mm的空斗墙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B.0.1-20采用。

表B.0.1-20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空斗墙圆孔板楼屋盖)(m)

表B.0.1-20.jpg


附录C 木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C.0.1 当围护墙厚度满足本规程第6.1.11条规定、墙体洞口水平截面面积满足第3.1.2条规定、层高不大于本附录下列表中对应值时,各类围护墙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L)和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分别按表C.0.1-1至表C.0.1-10采用。抗震横墙间距和对应的房屋宽度满足表中对应限值要求时,房屋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可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在采用表C.0.1-1至表C.0.1-10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表中的抗震横墙间距,对横墙间距不同的木楼(屋)盖房屋为最大横墙间距值。表中分别给出房屋宽度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对确定的抗震横墙间距,房屋宽度应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选取确定;抗震横墙间距取其他值时,可内插求得对应的房屋宽度限值。
    2 表中为“-”者,表示采用该强度等级砂浆(泥浆)砌筑墙体的房屋,其纵、横向墙体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应提高砌筑砂浆(泥浆)强度等级。
    3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砂浆(泥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按第一层限值采用。
    4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泥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同时满足表中一、二层限值要求。
    5 表中一层房屋适用于穿斗木构架、木拄木屋架和木桩木梁房屋,两层房屋适用于穿斗木构架和木柱本屋架房屋。
    6 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位宜按表C.0.1-1采用。

表C.0.1-1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实心砖墙)(m)

  

烈度

  

层数

层号

层高

抗震横墙间距(L)

与砂浆强度等级对应的房屋宽度限值(B)

M1

M2.5

M5

M7.5

M10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6

1

4.0

3~11

4

11

4

11

4

11

4

11

4

11

7

1

4.0

3~8.4
  9

4
  4.1

9
  9

4
  4

9
  9

4
  4

9
  9

4
  4

9
  9

4
  4

9
  9

7(0.15g)

1

4.0

3
  3.6
  4.2
  4.8~5.4
  6
  6.6
  7.2
  7.8~8.4
  9

4
  4
  4
  4
  5.6
  6.8
  8.4
  —
  —

7.1
  7.9
  8.6
  9
  9
  9
  9
  —
  —

4
  4
  4
  4
  4
  4
  4
  4
  4.5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8

1

3.6

3
  3.6
  4.2
  4.8
  5.4~6.6
  7

4
  4
  4.4
  5.8
  —
  —

5.7
  6.3
  6.8
  7.2
  —
  —

4
  4
  4
  4
  4
  4.1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8(0.30g)

1

3.6

3
  3.6
  4.2
  4.8
  5.4
  6
  6.6
  7


  —
  —
  —
  —
  —
  —
  —


  —
  —
  —
  —
  —
  —
  —

4
  4
  4.4
  5.8
  —
  —
  —
  —

5.5
  6.1
  6.6
  7
  —
  —
  —
  —

4
  4
  4
  4
  4
  4.1
  4.9
  5.6

7
  7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7
  7

9

1

3.3

3~4.2
  4.8
  5


  —
  —


  —
  —


  —
  —


  —
  —

4
  4.8
  5.2

6
  6
  6

4
  4
  4

6
  6
  6

4
  4
  4

6
  6
  6

6

2

3.6

3~11

4

11

4

11

4

11

4

11

4

11

1

3.6

3~9

4

11

4

11

4

11

4

11

4

11

7

2

3.6

3~6
  6.6
  7.2
  7.8
  8.4
  9

4
  4.1
  4.8
  5.5
  6.4
  7.4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1

3.6

3
  3.6
  4.2
  4.8
  5.4
  6
  6.6
  7

4
  4
  4.2
  5.1
  6.2
  7.4
  8.8
  —

6.2
  7
  7.8
  8.4
  9
  9
  9
  —

4
  4
  4
  4
  4
  4
  4
  4.2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7(0.15g)

2

3.6

3
  3.6
  4.2
  4.8
  5.4
  6
  6.6
  7.2
  7.8
  8.4
  9

4
  4.2
  5.6
  5.1
  6
  7
  —
  —
  —
  —
  —

5
  5.6
  6
  6.5
  6.8
  7.2
  —
  —
  —
  —
  —

4
  4
  4
  4
  4
  4
  4.4
  5.2
  6
  7
  8.2

8.6
  9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9
  9
  9

1

3.6

3
  3.6
  4.2
  4.8
  5.4
  6
  6.6
  7


  —
  —
  —
  —
  —
  —
  —


  —
  —
  —
  —
  —
  —
  —

4
  4.2
  5.2
  6.5
  —
  —
  —
  —

5.2
  5.9
  6.6
  7.2
  —
  —
  —
  —

4
  4
  4
  4
  4.3
  5
  5.8
  6.3

7.4
  8.4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2

9
  9
  9
  9
  9
  9
  9
  9

4
  4
  4
  4
  4
  4
  4
  4

9
  9
  9
  9
  9
  9
  9
  9

8

2

3.3

3
  3.6~4.8
  5.4
  6
  6.6
  7


  —
  —
  —
  —
  —


  
  
  
  —
  —

4
  4
  4.6
  5.7
  7
  —

6.8
  7
  7
  7
  7
  —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1

3.3

3
  3.6
  4.2
  4.8
  5.4
  6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4.2
  5.2
  6.3
  —

5.8
  6.6
  7
  7
  7
  —

4
  4
  4
  4
  4
  4.6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8(0.30g)

2

3.3

3
  3.6
  4.2
  4.8
  5.4
  6
  6.6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4
  5.1
  6.5
  —
  —
  —

5.3
  6.4
  6.9
  7
  7
  —
  —
  —

4
  4
  4
  4
  4
  4.3
  5.2
  5.8

7
  7
  7
  7
  7
  7
  7
  7

4
  4
  4
  4
  4
  4
  4
  4

7
  7
  7
  7
  7
  7
  7
  7

1

3.3

3
  3.6
  4.2
  4.8
  5.4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
  —
  —
  —
  —

4.2
  —
  —
  —
  —
  —

4
  4
  4.6
  5.7
  7
  —

5.4
  6.1
  6.7
  7
  7
  —


    7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实心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2采用。

表C.0.1-2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实心砖墙)(m)
表C.0.1-2.jpg


    8 墙厚为240mm的多孔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3采用。

表C.0.1-3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多孔砖墙)(m)
表C.0.1-3.jpg


    9 墙厚为190mm的多孔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4采用。

表C.0.1-4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多孔砖墙)(m)
表C.0.1-4.jpg


    10 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5采用。

表C.0.1-5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蒸压砖墙)(m)
表C.0.1-5.jpg


    11 外墙厚为370mm、内墙厚为240mm的蒸压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6采用。

表C.0.1-6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外墙370mm、内墙240mm蒸压砖墙)(m)
表C.0.1-6.jpg


    12 墙厚为190mm的小砌块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7采用。

表C.0.1-7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190mm小砌块墙)(m)
表C.0.1-7.jpg


    13 墙厚为240mm的空斗砖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8采用。

表C.0.1-8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240mm空斗墙)(m)
表C.0.1-8.jpg


    14 墙厚不小于表中对应值的生土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9采用。

表C.0.1-9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生土墙)(m)
表C.0.1-9.jpg


注:墙体厚度分别指:①外墙400mmm,内横墙250mm;②外墙500mm,内横墙300mm;③外墙700mm,内横墙500mm;④内外墙均为400mm。    15 对料石围护墙房屋和毛石围护墙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C.0.1-10采用。

表C.0.1-10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石墙)(m)
表C.0.1-10.jpg


注:表中墙体类别指:①240mm厚细、半细料石砌体;②240mm厚粗料、毛料石砌体;③400mm厚平毛石墙。

附录D 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D.0.1 当生土墙厚度满足本规程第7.1.11条规定、墙体洞口水平截面面积满足第3.1.2条规定、层高不大于本附录下列表中对应值时,生土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L)和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分别按表D.0.1-1至表D.0.1-2采用。抗震横墙间距和对应的房屋宽度满足表中对应限值要求时,房屋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可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在采用表D.0.1-1至表D.0.1-2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表中的抗震横墙间距,对横墙间距不同的木楼(屋)盖房屋为最大横墙间距值。表中分别给出房屋宽度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对确定的抗震横墙阎距,房屋宽度应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选取确定;抗震横墙间距取其他值时,可内插求得对应的房屋宽度限值。
    2 表中为“-”者,表示采用该强度等级泥浆砌筑墙体的房屋,其墙体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应提高砌筑泥浆强度等级。
    3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泥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按第一层限值采用。
    4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泥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同时满足表中一、二层限值要求。
    5 多开间生土结构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D.0.1-1采用。
    6 单开间生土结构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D.0.1-2采用。

表D.0.1-1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多开间生土结构房屋)(m)
表D.0.1-1.jpg

注:墙体厚度分别指:①外墙400mm,内横墙250mm;②外墙500mm,内横墙300mm;③外墙700mm,内横墙500mm;④内外墙均为400mm。

表D.0.1-2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单开间生土结构房屋)(m)
表D.0.1-2.jpg


注:墙体厚度分别指:①墙厚为300mm;⑦墙厚为400mm;③墙厚为500mm;④墙厚为600mm。

附录E 石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


E.0.1 当石墙厚度满足本规程第8.1.9条规定、墙体洞口水平截面面积满足第3.1.2条规定、层高不大于本附录下列表中对应值时,石结构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L)和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分别按表E.0.1-1至表E.0.1-4采用。抗震横墙间距和对应的房屋宽度满足表中对应限值要求时,房屋墙体的抗震承载力可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当采用表E.0.1-1至表E.0.1-4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表中的抗震横墙间距,对横墙间距不同的木楼(屋)盖房屋为最大横墙间距值;对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为横墙间距的平均值。表中分别给出房屋宽度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对确定的抗震横墙间距,房屋宽度应在下限值和上限值之间选取确定;抗震横墙间距取其他值时,可内插求得对应的房屋宽度限值。
    2 表中为“-”者,表示采用该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墙体的房屋,其墙体抗震承载力不能满足对应的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要求,应提高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3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时,实际房屋宽度应按第一层限值采用。
    4 当两层房屋一、二层墙体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或一、二层采用不同形式的楼(屋)盖时,实际房屋宽度应同时满足表中一、二层限值要求。
    5 表中墙体类别指:①240mm厚细、半细料石砌体;②240mm厚粗料、毛料石砌体;③400mm厚平毛石墙。
    6 多开间石结构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E.0.1-1采用。

表E.0.1-1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多开间石结构木楼屋盖)(m)

表E.0.1-1.jpg


    7 单开间石结构木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E.0.1-2采用。

表E.0.1-2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单开间石结构木楼屋盖)(m)
表E.0.1-2.jpg


    8 多开间石结构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E.0.1-3采用。

表E.0.1-3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多开间石结构圆孔板楼屋盖)(m)
表E.0.1-3.jpg


    9 单开间石结构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房屋,与抗震横墙间距(L)对应的房屋宽度(B)的限值宜按表E.0.1-4采用。

表E.0.1-4 抗震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限值(单开间石结构圆孔板楼屋盖)(m)
表E.0.1-4.jpg

附录F 过梁计算


F.0.1 过梁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梁、板荷载
    对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土坯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小于过梁的净跨(ln)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不小于过梁净跨(l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
    2 墙体荷载
      1) 对砖和土坯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小于过梁净跨(ln)的 0.1.jpg

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不小于过梁净跨(ln)的 0.2.jpg

时,应按高度为ln/3墙体的均布自重来采用;
      2) 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石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小于过梁净跨(ln)的 0.3.jpg

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不小于过梁净跨(ln)的 0.4.jpg

时,应按高度为ln/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F.0.2 钢筋砖(石)过梁的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M≤0.85h0ƒyAs       (F.0.2)

式中 M——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N·mm);
    ƒ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对HPB235(Ⅰ级)和HRB335(Ⅱ级)热轧钢筋ƒy分别取为210N/mm²、310N/mm²
    As——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mm²);
    h0——过梁截面的有效高度(mm),h0=h-as;
    as——受拉钢筋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mm);
    h——过梁的截面计算高度(mm),取过梁底面以上的墙体高度,但不大于ln/3;当考虑梁、板传来的荷载时,则应按梁、板下的高度采用。

F.0.3 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F.0.4 木过梁的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M≤Wnƒm        (F.0.4)

式中 M——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N·mm);
    Wn——木过梁的净截面抵抗矩(mm3),对矩形截面Wn为bh2/6,对圆形截面Wn为πd3/32;
    ƒm——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N/mm²),木材的强度等级和强度设计值应分别按表F.0.4-1和表F.0.4-2采用;
    b——矩形木过梁净截面宽度(mm);
    h——矩形木过梁净截面高度(mm);
    d——圆形木过梁净截面直径(mm)。

表F.0.4-1 木材的强度等级

针叶树种木材

强度等级

组别

选用树种

TC17

A

柏木 长叶松 湿地松 粗皮落叶松

B

东北落叶松 欧洲赤松 欧洲落叶松

TC15

A

铁杉 油杉 太平洋海岸黄柏 花旗松-落叶松
  西部铁杉 南方松

B

鱼鳞云松 西南云松 南亚松

TC13

A

油松 新疆落叶松 云南松 马尾松 扭叶松 北美落叶松 海岸松

B

红皮云松 丽江云松 樟子松 红松 西加云松
  俄罗斯红松 欧洲云松 北美山地云松 北美短叶松

TC11

A

西北云松 新疆云松 北美黄松 云杉-松-冷杉
  铁-冷杉 东部铁杉 杉木

B

冷杉 速生杉 木速生马尾松 新西兰辐射松

阔叶树种木材

TB20

青冈 椆木 门格里斯木 卡普木 沉水稍克木
  绿心木 紫心木 挛叶豆 塔特布木

TB17

栎木 达荷玛木 萨佩莱木 苦油树 毛罗藤黄

TB15

椎栗(栲木) 桦木 黄梅兰 梅萨瓦木 水曲柳 红劳罗木

TB13

深红梅兰蒂 浅红梅兰蒂 百梅兰蒂 巴西红厚壳木

TB11

大叶猴 小叶猴


表F.0.4-2 木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²)

强度
等级

组别

抗弯
  ƒm

顺纹抗
  压及
  承压
  ƒc

顺纹
  抗拉
  ƒt

顺纹
  抗剪
  ƒv

横纹承压ƒc,90

弹性
模量E

全表面

局部表面
和齿面

拉力
  螺栓
  垫板下

TC17

A

17

16

10.0

1.7

2.3

3.5

4.6

10000

B

15

9.5

1.6

TC15

A

15

13

9.0

1.6

2.1

3.1

4.2

10000

B

12

9.0

1.5

TC13

A

13

12

8.5

1.5

1.9

2.9

3.8

10000

B

10

8.0

1.4

9000

TC11

A

11

10

7.5

1.4

1.8

2.7

3.6

9000

B

10

7.0

1.2

TB20

20

18

12.0

2.8

4.2

6.3

8.4

12000

TB17

17

16

11.0

2.4

3.8

5.7

7.6

11000

TB15

15

14

10.0

2.0

3.1

4.7

6.2

10000

TB13

13

12

9.0

1.4

2.4

3.6

4.8

8000

TB11

11

10

8.0

1.3

2.1

3.2

4.1

7000


附录G 砂浆配合比


表G.1 水泥砂浆配合比(32.5级水泥)

  

砂浆强度等级

  

用量(kg/m³)与比例

配比

粗砂

中砂

细砂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M1

用量

195

1500

270

200

1450

300

205

1400

330

比例

1

7.69

1.38

1

7.25

1.50

1

6.83

1.61

M2.5

用量

207

1500

270

213

1450

300

220

1400

330

比例

1

7.25

1.30

1

6.81

1.41

1

6.36

1.50

M5

用量

253

1500

270

260

1450

300

268

1400

330

比例

1

5.93

1.07

1

5.58

1.15

1

5.22

1.23

M7.5

用量

276

1500

270

285

1450

300

294

1400

330

比例

1

5.43

0.98

1

5.09

1.05

1

4.76

1.12

M10

用量

305

1500

270

315

1450

300

325

1400

330

比例

1

4.92

0.89

1

4.60

0.95

1

4.31

1.02

M15

用量

359

1500

270

370

1450

300

381

1400

330

比例

1

4.18

0.75

1

3.92

0.81

1

3.67

0.87


表G.2 混合砂浆配合比(32.5级水泥)

  

砂浆强度等级

  

用量(kg/m³)与比例

配比

粗砂

中砂

细砂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M1

用量

157

173

1500

163

167

1450

169

161

1400

比例

1

1.10

9.53

1

1.02

8.87

1

0.95

8.26

M2.5

用量

176

154

1500

183

147

1450

190

140

1400

比例

1

0.88

8.52

1

0.80

7.92

1

0.74

7.40

M5

用量

204

126

1500

212

118

1450

220

110

1400

比例

1

0.62

7.35

1

0.56

6.84

1

0.50

6.36

M7.5

用量

233

97

1500

242

88

1450

251

79

1400

比例

1

0.42

6.44

1

0.36

5.99

1

0.31

5.58

M10

用量

261

69

1500

271

59

1450

281

49

1400

比例

1

0.26

5.75

1

0.22

5.35

1

0.17

4.98


表G.3 混合砂浆配合比(42.5级水泥)

  

砂浆强度等级

  

用量(kg/m³)与比例

配比

粗砂

中砂

细砂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水泥

砂子

M1

用量

121

209

1500

125

205

1450

129

201

1400

比例

1

1.73

12.40

1

1.64

11.60

1

1.56

10.86

M2.5

用量

135

195

1500

140

190

1450

145

185

1400

比例

1

1.44

11.11

1

1.36

10.36

1

1.28

9.66

M5

用量

156

174

1500

162

168

1450

168

162

1400

比例

1

1.12

9.62

1

1.04

8.95

1

0.96

8.33

M7.5

用量

178

152

1500

185

145

1450

192

138

1400

比例

1

0.85

8.43

1

0.78

7.84

1

0.72

7.29

M10

用量

199

131

1500

207

123

1450

215

115

1400

比例

1

0.66

7.54

1

0.59

7.00

1

0.53

6.51

附录H 砂浆、砖、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标号对应关系


表H.1 砂浆强度等级与标号对应关系

强度等级(N/mm²)

M15

M10

M7.5

M5

M2.5

M1

标号(kg/c㎡)

150

100

75

50

25

10


表H.2 砖强度等级与标号对应关系

强度等级(N/mm²)

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MU7.5

标号(kg/c㎡)

300

250

200

150

100

75


表H.3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标号对应关系

强度等级(N/mm²)

C38

C30

C28

C25

C23

C20

C18

C15

C13

C8

标号(kg/c㎡)

400

320

300

270

250

220

200

170

150

100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