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 CECS353:2013》

《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 CECS353:2013》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
资源大小:
标准类别:国家规范
资源ID:155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eco-mesh structure
CECS 353:2013

主编单位: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4年1月1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49号

关于发布《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111号)的要求,由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 353:2013,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六日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111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9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设计、生态格网绿滨护坡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根据原国家计委[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口管理,由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地址:江苏省无锡市人民中路118号教仪大厦金鼎广场4B-402,邮政编码:22400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送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江阴市金利达堤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中心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中心
              无锡市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
              无锡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绍华 窦以松 徐剑 尹长河 茹玲玲 徐道清 季永兴 马以超 崔树彬 孙景亮 陈梁擎 金雪林 苏华 陶琛杰 徐萍 姜娜 刘昆鹏 齐莹 徐蓓蕾 张超
    主要审查人:王浩 茆智 肖新民 杨培岭 金兆森 杨开林 黎保琨 李复兴 胡孟

1 总 则

1.0.1 为统一生态格网结构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技术要求,规范质量评定和验收标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1.0.3 生态格网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格网 mesh
    构筑生态格网系统的主要元素,将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热镀锌钢丝、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包覆PVC或经高抗腐处理的以上同质钢丝,采用机械铰合编织成的六铰状、六边形网孔的网片结构。

2.1.2 生态格网结构 eco-mesh structure
    由格网组装成的箱体内填充符合要求的块体材料而形成的柔性结构。

2.1.3 固滨笼 gabion
    高度大于或等于0.45m的生态格网结构体。

2.1.4 加筋固滨笼 reinforced gabion
    由固滨笼和加筋片组成的生态格网结构体。

2.1.5 绿滨垫 mattress
    高度小于0.45m的生态格网结构体。

2.1.6 生态格网网袋 sack gabion
    由格网卷制绑扎而成的圆筒状结构体。

2.1.7 网丝 body mesh wire
    编织格网主体的钢丝。

2.1.8 边丝 selvedge wire
    直径大于网丝直径,编织或被缠绕固定在格网边缘的钢丝。

2.1.9 扎丝 lacing wire
    用于绑扎生态格网结构各网片及相邻结构体的钢丝。

2.1.10 网孔 mesh size
    由钢丝通过机械铰合形成的六角形孔。

2.2 符 号


    av——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
    ah——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
    b——水面宽度;
    c0——基底粘聚力;
    C——防护系数;
    Cg——粘滞系数;
    Cv——流速分布系数;
    Cs——填石稳定系数;
    d——断面平均水深;
    D——铰合中心线的轴线距离;
    Dm——填石的中值粒径;
    e0——偏心矩;
    ƒ——基础摩擦系数;
    ƒs——筋片抗拔稳定安全系数;
    Fe——地震主动土压力代表值;
    G——墙体自重;
    g——重力加速度;
    H——挡土墙高度;
    Hs——设计波浪高度;
    K0——抗倾覆安全系数;
    K1——边坡修正因子;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Km——安全系数;
    Ks——抗滑移安全系数;
    Lei——第i层筋片有效长度;
    Loi——第i层筋片滑动面以内长度;
    n——填石空隙率;
    Pu——空固滨笼的单位重量;
    q——填土表面均布荷载;
    R——水力半径;
    S0——粒径安全系数;
    T——网片极限抗拉强度;
    Ta——设计容许抗拉强度;
    V——断面平均流速;
    α0——河岸倾角;
    γ——土的天然重度;
    γs——填石的重度;
    γw——水的重度;
    2330043_7390817e6c974ce18e05249870172aaf.jpg ——内摩擦角;
    *——格网之间的摩擦角;
    θ——河岸与水平线的夹角;
    θe——地震系数角;
    δ——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角;
    μs——筋片与土的摩擦系数;
    σ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
    σhi——第i层水平附加荷载;
    ζ——计算系数;
    Ψ1——挡土墙面与垂直面夹角;
    Ψ2——土表面和水平面夹角。

.

3 材 料

3.1 一般规定

3.1.1 生态格网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或具有型式试验报告。

3.1.2 生态格网的技术参数宜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3.1.3 生态格网的材料可选用有PVC覆层或无PVC覆层的经热镀工艺进行抗腐处理的低碳钢丝。钢丝宜为热镀锌低碳钢丝、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以及经高抗腐处理的以上同质钢丝等。钢丝的抗拉强度、延展性与抗腐蚀性应满足要求。

3.1.4 水下、水位变动区域、海洋条件、盐雾区域、土壤高酸性、高碱性区域,宜使用包覆PVC的铝锌混合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

3.2 钢 丝

3.2.1 钢丝直径公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一般用途低碳钢丝》YB/T 5294的相关要求。钢丝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的要求,钢丝抗拉强度应为350MPa~500MPa,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2%。抗扭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线材 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执行。

3.2.2 镀锌量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839执行;高镀锌低碳钢丝最低镀锌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丝镀层 锌或锌-5%铝合金》YB/T 5357中A1等级钢丝标准执行。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和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中镀层含量及铝含量的测试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GB/T 20492执行。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和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最低镀层重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GB/T 20492中A等级钢丝标准执行。

3.2.3 在镀层重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镀层均匀性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 2972执行。

3.2.4 镀层附着力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线材 缠绕试验方法》GB/T 2976试验执行,附着在钢丝上的镀层不应开裂。

3.2.5 钢丝盐雾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0125执行,钢丝经过不低于3000h盐雾型式试验检验,钢丝质量变化率、钢丝腐蚀率、钢丝组成的网片质量变化率不应大于表3.2.5规定的数值;包覆PVC钢丝经2000h盐雾型式试验,钢丝腐蚀的渗透深度即平端深度应小于15mm。

表3.2.5 钢丝耐腐性能指标
2330045_fb0d36ac25f446b6b568a6d9292c48c1.jpg


3.3 PVC覆层

3.3.1 PVC护膜厚度应为0.4mm~0.6mm。

3.3.2 PVC原材料的密度应为1.30kg/m³~1.35kg/m³。

3.3.3 PVC原材料的邵氏D硬度应为50~60。

3.3.4 PVC原材料的脆化温度的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GB/T 1682执行,脆化温度不应高于-9℃。

3.3.5 PVC原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T 1040.1执行,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0.6MPa,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80%。

3.3.6 PVC原材料的弹性模量包括拉伸弹性模量和弯曲弹性模量,其测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塑料拉伸和弯曲弹性模量试验方法》JB/T 6544执行,弹性模量不应低于18.6MPa。

3.3.7 PVC原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测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GB 3960执行。

3.3.8 PVC原材料耐盐雾性能和抗老化性应满足以下要求:3000h盐雾曝光和紫外线曝光型式试验后,PVC性能变化要求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密度变化不超过6%,邵氏硬度变化不超过25%,抗拉强度变化不超过25%,耐磨损性变化不超过10%。

3.4 填充材料

3.4.1 填充材料可采用天然块石、卵石、废旧混凝土块或者其他特定生态功能的产品等。

3.4.2 选择块石、卵石或混凝土块作为填充材料时,填料应具有耐久性好、不易碎、无风化迹象,填料的中值粒径宜介于1.5D~2.0D之间,不在外表面的填料可有15%的超出该范围。填充料宜进行级配实验分析,级配应合理,填充后生态格网结构的空隙率应小于30%。

3.4.3 选择其他特定生态功能的产品作为填充材料时,其性能应满足结构体的功能性要求。

.

4 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

4.1 级别划分

4.1.1 采用生态格网结构的防护工程级别应根据其所在工程的等别和重要性按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确定。

4.1.2 水利工程中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级别划分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及《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相关规定执行。

4.1.3 城市防洪工程中,生态格网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及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的规定执行。

4.1.4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属于新型结构形式,2级~4级的挡土墙可提高一级设计,但洪水标准不提高。

4.2 设计标准

4.2.1 采用生态格网结构的防护工程,其防洪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及相关行业标准执行,用于水利行业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与《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的相关规定执行。

4.2.2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1.05,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0。1级~3级的挡土墙,在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50,4级水工挡土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40;在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不论挡土墙的级别,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1.30。

.

5 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生态格网结构用于城乡防洪、城镇景观、输水、排水等工程时,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同时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1.2 生态格网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形、地质、水流等条件以及所属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等确定,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5.1.3 生态格网结构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亲水、自然,并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

5.1.4 生态格网结构所用网孔大小应结合当地材料的粒径选取,钢丝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工程项目所在环境。

5 结构分类和结构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生态格网结构用于城乡防洪、城镇景观、输水、排水等工程时,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同时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1.2 生态格网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形、地质、水流等条件以及所属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等确定,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5.1.3 生态格网结构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亲水、自然,并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

5.1.4 生态格网结构所用网孔大小应结合当地材料的粒径选取,钢丝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工程项目所在环境。

5.2 结构分类

5.2.1 生态格网结构可分为固滨挡墙、加筋固滨挡墙和绿滨护坡等,相应的结构体为固滨笼(图5.2.1-1)、加筋固滨笼(图5.2.1-2)和绿滨垫(图5.2.1-3)。


图5.2.1-1 固滨笼示意图

图5.2.1-2 加筋固滨笼示意图

图5.2.1-3 绿滨垫示意图

5.2.2 固滨笼和加筋固滨笼适用于河道护岸、护脚和挡土墙等。生态格网绿滨垫适用于河岸护坡,也可用于土石坝上、下游护坡,但应铺设于稳定的边坡之上。


5.2.3 生态格网网袋(图5.2.3)适用于大、中、小河流的防汛抢险、临时围堰、消能防冲设施等,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图5.2.3 网袋示意图

5.2.4 生态格网挂网适用于道路两侧落石防护,网孔大小应根据可能的落石大小选择。

5.3 结构布置

5.3.1 用作护岸的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和生态格网绿滨护坡,可按所属工程的总体要求,选用合适的平面布置形式。

5.3.2 自然边坡小于等于1:1.5时,防护形式宜选用绿滨护坡;自然边坡大于1:1.5时,防护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固滨挡墙、加筋固滨挡墙或复式断面结构。

5.3.3 采用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和生态格网绿滨护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为单独结构,也可为组合结构,其规格尺寸宜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5.3.4 当固滨挡墙基础位于水面以下0.5m~1.0m时,可采用抛石或网袋做基础平台,然后再在基础平台上进行上部生态格网结构施工。

.

6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荷载计算,可不需要考虑墙前后水位差引起的墙后剩余水压力和墙底渗透压力。

6.1.2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的自重计算应考虑30%的内部空隙率。

6.1.3 固滨挡墙的墙高设计,应考虑该结构施工期间的累计沉降量,设计墙顶高度应预留沉降量。沉降量的取值可参照本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挡墙特性综合考虑,当本地区无经验时,宜取墙身高度3%~5%。

6.1.4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的埋置深度应综合地形、地质、冲刷深度等因素确定,同时还应满足地基稳定要求。土质地基墙趾埋深宜置于冲刷深度以下0.5m~1.0m,当冲刷较严重或者河床起伏不平时,可设置绿滨垫护坦,长度宜为冲刷深度的1.5倍~2.0倍。

6.1.5 生态格网加筋固滨挡墙的墙体、基础断面和加筋网片长度,应根据作用于墙上的各项荷载,分别按墙体外部稳定和加筋格网内部稳定试算确定。

6.1.6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墙体后的回填土料宜采用可自由排水的非黏性土。

6.1.7 加筋固滨挡墙应考虑整体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加筋带长度应超出滑动范围。

6.1.8 加筋固滨挡墙加筋带上的回填土料应满足设计的压实度要求,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相关条款执行。

6.2 墙后土压力计算


6.2.1 土压力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6.2.2 地震主动土压力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计算,代表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其中Ce应取式(6.2.2-2)中按“+”、“-”号计算结果中的较大值:

式中:Fe——地震主动土压力代表值(kN/m);
      q——填土表面均布荷载(kN/㎡);
      Ψ1——挡土墙面与垂直面夹角(°);
      Ψ2——土表面和水平面夹角(°);
      H——挡土墙高度(m);
      θe——地震系数角;
      γ——土的天然重度(kN/;m³);
      ——土的内摩擦角(°);
      ζ——计算系数,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固滨挡墙结构取0.25;
      g——重力加速度(m/s2);
      ah——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可按表6.2.2取值;
      av——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取2ah/3。

表6.2.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h

设计烈度

7

8

9

ah

0.10g

0.20g

0.40g

6.3 固滨挡墙稳定验算

6.3.1 固滨挡墙抗倾计算可忽略墙前的被动土压力(图6.3.1),抗倾覆安全系数K0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MV——对挡土墙基底前趾的抗倾覆力矩(kN·m);
      ∑MH——对挡土墙基底前趾的倾覆力矩(kN·m)。


    抗倾安全系数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的规定。



图6.3.1 固滨笼挡土墙受力简图

6.3.2 固滨挡墙抗滑安全系数Ks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0——基底粘聚力(kPa);
      ƒ——基础摩擦系数,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要求取值;
      ∑G——作用在挡土墙上全部垂直于水平面的荷载(kN);
      ∑H——作用在挡土墙上全部平行于基底面的荷载(kN)。


    抗滑安全系数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2.2条的规定。

6.3.3 固滨挡墙基底压应力验算,偏心距e0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e0——偏心距(m)。


    e0满足式(6.3.3-2)的要求时基础底面的最大、最小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基底平均应力不应超过基底允许承载力[σ0],最大、最小应力之比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的相关条款执行。


6.4 墙内应力验算

6.4.1 分析墙身水平部分所受压力时,应考虑弯矩、水平合力、铅直合力和偏心距。

6.4.2 断面上的最大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应力σmax不应超过允许应力[σam],[σam]取值与网箱、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填筑质量有关,当填料为碎石或卵石时,允许应力宜取200kPa~500kPa。当工程的建筑物等级较高或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时,[σam]取值宜通过试验确定。

6.4.3 剪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τ=∑H/B      (6.4.3-1)


    剪应力不应超过允许剪应力τam,τam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γs——填石的重度(kN/m³);
      cg——粘滞系数(kg/㎡);
      Pu——空固滨笼的单位重量(kg/m³);
       2330059_f66f984508c94c519de73c53660a0e9d.jpg

*——格网之间摩擦角(°)。

6.5 加筋固滨挡墙内部稳定验算

6.5.1 每层筋片均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第i层单位墙长的筋片所承受的水平拉力Ti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i=[(σvi+∑△σvi)Ka+σhi]Svi      (6.5.1-1)
Ta=T/Km     (6.5.1-2)

式中:σ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kPa);
      σhi——第i层水平附加荷载(kPa);
      ∑△σvi——超载引起的第i层垂直附加压力(kPa);
      Svi——第i层筋片垂直间距(m);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T——网片极限抗拉强度;
      Ta——设计容许抗拉强度;
      Km——安全系数,取1.24。

    Ti应满足Ta/Ti≥1.5,当Ta/Ti<1.5时,应调整筋片间距或改用具有更高强度的筋片。

6.5.2 第i层单位墙长的筋片抗拔力Tpi与填土破裂面以外筋片有效长度Lei和周围土体产生的摩擦力有关,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pi=μs·σvi·Lei     (6.5.2-1)
ƒs=Tpi/T      (6.5.2-2)

式中:σvi——第i层筋片上的有效法向应力(kPa);
      μs——筋片与土的摩擦系数,应由试验测定;
      Lei——第i层筋片有效长度(m),按破裂面以外的筋片长度确定;
      ƒs——筋片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6.5.3 第i层筋片长度Li应按下式计算(图6.5.3):


Li=Loi+Lei      (6.5.3)

式中:Loi——第i层筋片滑动面以内长度(m)。


    自上而下筋片宜采用同等长度,也可分段采用不同长度。



图6.5.3 加筋固滨挡墙内部稳定计算简图

.

7 生态格网绿滨护坡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绿滨垫可简单铺设于需要防护的岸坡上,土坡的坡比不宜大于1:1.5,砂质土坡坡比不宜大于1:2.0。

7.1.2 采用绿滨垫护坡时,应确保边坡自身稳定,并应将护坡基础埋置到最大冲刷深度以下。不设护脚时,防护范围应向河床中延伸至1.5倍~2.0倍的最大冲刷深度,或采用绿滨垫对河床全断面防护。

7.1.3 为增加护坡侧缘的强度,绿滨垫在上游和下游边界处应加厚。

7.1.4 绿滨垫应分成格室,隔片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m。

7.1.5 绿滨垫下宜铺设一层土工布或100mm~150mm厚砂砾石层作为反滤层。

7.1.6 护坡设计高度具体计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执行。

7.1.7 寒区采用冰上沉排施工绿滨护坡时,绿滨垫应形成整体,并应满足下沉过程中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7.2 绿滨护坡厚度计算


7.2.1 绿滨垫中填石的平均粒径Dm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m——填石的中值粒径,50%的填石粒径超过该值;
      S0——粒径安全系数(推荐最小1.1);
      Cs——填石稳定系数,大多数情况为0.1(适用于填石有棱角,最大与最小填石尺寸比在1.5~2.0之间);
      Cv——流速分布系数,Cv≥1.0,在堤和混凝土渠道的端部一般为1.25;
      d——流速V处局部水深(m);
      γs——填石的重度(kN/m³);
      γw——水的重度(kN/m³);
      V——断面平均流速(m/s),通常取水面以下0.6倍水深处流速,或者取0.2倍、0.8倍水深处流速平均值;
      g——重力加速度(9.81m/s2);
      K1——边坡修正因子,坡度1:1取0.46,1:1.5取0.71,1:2取0.88,1:3取0.98,1:4以上取1.0;
      R——水力半径;
      b——水面宽度。
    该法可用于厚度为150mm~500mm的绿滨垫的填石平均粒径计算,可用于河流坡降小于2%的缓流河段。用于河道转弯处外侧的绿滨垫填石Dm应乘以系数1.2。

7.2.2 通常情况下,填石粒径确定后,应按下式确定绿滨垫厚度:

t=2.0Dm      (7.2.2)

式中:t——绿滨垫的最小厚度。
    实际使用中应选用厚度不小于t的标准规格绿滨垫。

7.2.3 考虑波浪作用,当tanα0≥1/3时,t应按式(7.2.3-1)确定,当tanα0<1/3时,t应按式(7.2.3-2)确定。

式中:Hs——波浪设计高度(m),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执行;
      α0——河岸倾角(°);
      n——填石空隙率(%);
      △m——水下材料的相对重度;
      γs——填石的重度(kN/m³);
      γw——水的重度(kN/m³)。

    大多数情况下(1-n)Δm≈1,式(7.2.3-1)和式(7.2.3-2)分别可简化为式(7.2.3-4)和式(7.2.3-5):


7.2.4 绿滨垫厚度不应小于本规程第7.2.2条和第7.2.3条计算后的较大值。

7.3 绿滨护坡稳定验算

7.3.1 水流动对河床底部施加的剪切力τb应按下式计算:

τb=γwid      (7.3.1-1)

式中:d——断面平均水深(m);
      i——河床坡降。

    岸坡剪切力τm应按下式计算:

τm=0.75τb      (7.3.1-3)


    移动填石中值粒径为Dm的块石时临界剪切力τc应按下式计算:

τc=C(γs-γw)Dm     (7.3.1-4)

式中:C——防护系数,抛石结构中取值约为0.047,绿滨护坡结构中一般C≈0.10。
    岸坡临界剪切力τs按下式计算:

式中:θ——河岸与水平线的夹角。


    假如τb≤1.2τc且τm≤1.2τs,则满足抗冲刷稳定要求或绿滨垫变形尚在容许变形范围之内。

7.3.2 绿滨垫与织物滤层或砾石滤层界面处的水流速度Vb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f——织物滤层取0.02,砾石滤层取0.022。


    水流穿过绿滨垫和底部滤层后的残余流速 2330066_9f85700c7f8d41ac822cfc7b2c945418.jpg

Vf应小于黏性土与无黏性土的表面最大允许流速Ve,Ve取值可查阅水力计算手册。

7.3.3 护岸整体稳定验算可分两种情况,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整体滑动和沿绿滨护坡底面的滑动。前者可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后者可简化成沿护坡底面通过堤基的折线整体滑动,计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的规定执行。

.

8 施 工

8.1 施工准备

8.1.1 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态格网绿滨垫宜作护坡或护底,按设计要求平整铺设面,坡面或基底面应平整、密实、无杂质。
    2 应核查绿滨垫、固滨笼尺寸,并准备安装工具,网孔尺寸,网丝线径,端丝、边丝线径,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固滨挡墙的基底土质及其密实度,基础固滨笼入土深度和开挖线长度和宽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遇到软弱地基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 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渗土工膜,其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的有关规定。
    5 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织物或反滤层,其施工工序、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的有关规定。
    6 固滨笼砌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固滨笼组砌体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固滨笼层与层间砌体应纵横交错,上下联结,不允许出现“通缝”;
        3)每层固滨笼组均应适当摆放为“丁”字箱体;
        4)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
    7 固滨挡墙墙后回填土宜分层夯实,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施工。
    8 生态格网网袋通常用作堤底护脚,整平地基,按设计要求施工。
    9 生态格网挂网通常用作路基加筋,落石防护,按设计要求施工。
    10 回填土施工应以机械摊铺为主,人工配合为辅,松铺土高出50mm~100mm后进行压实,具体操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械运行方向应平行于墙面;
        2)由中间向两边碾压,先轻压后重压,直至规定压实度;
        3)墙面1m范围内应用人工或小型冲击机械夯击压实。

8.1.2 施工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施工偏差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平面位置允许偏差±40mm;
        2)高程允许偏差±30mm;
    2 坡面不平整度的相对高度差允许范围为±50mm。

8.1.3 机械、设备和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机械、施工工具、设备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强度合理安排与调配。
    2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组织材料进场,并事先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
    3 进场原材料和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2 生态格网结构基础施工

8.2.1 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施工前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基础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
    2 当基础冻结后有明显冰夹层和冻胀现象时,应在处理后方可施工。
    3 基础内的不合格土、杂物等应清除,基础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填筑要求回填。

8.2.2 软弱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挖除软弱层换填砂、土方法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中粗砂或砂砾,铺填后压实。
    2 采用抛石挤淤方法时,使用粒径不小于300mm的坚硬石块。当抛石露出土面或水面时,应改用较小石块填平压实。

8.3 生态格网结构施工

8.3.1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组装固滨笼(图8.3.1-1),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图8.3.1-1 箱体装配


        1)拉直边网片、端网片和隔片,组装时确保所有折缝位置正确,固滨笼组应按设计图示位置依次安置,并按设计要求定位,定位时应挂线调整平整度;
        2)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经绑扎形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固滨笼或固滨笼组,绑扎用扎丝由边缘起连接,绑扎丝应用与网丝同材质的钢丝,每一道绑扎应是双股线(图8.3.1-2)并绞紧,钢丝的末端应向里折。

图8.3.1-2 双股线作为扎丝


    2 构成固滨笼的各种网片交接处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
        2)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每间隔200mm~250mm处绑扎一道(图8.3.1-3);

图8.3.1-3 扎丝绑扎示意图

1—扎丝双股绑扎


    3 固滨笼组间连接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固滨笼组的上下四角各绑扎一道;
        2)相邻固滨笼组的上下框线或折线,每间隔200mm~250mm绑扎一道(图8.3.1-3);
        3)相邻固滨笼组的网片结合面则每平方米绑扎2处;
        4)在绑扎相邻边框线下角一道时,如下方有固滨笼组,应将下方固滨笼一并绑扎连成一体;
        5)各层箱连接完成后,可用长6m以上的木杆或铁杆顺层箱边缘临时固定,保证箱体装料后边缘线顺直流畅。
    4 箱体封盖施工(图8.3.1-4)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8.3.1-4 箱体封盖示意


        1)封盖在顶部石料砌垒平整的基础上进行;
        2)先固定每端相邻结点后再绑扎,封盖与固滨笼边框相交线,每间隔200mm~250mm绑扎一道。
    5 回填时,重型压实机械应距离固滨笼至少1m。
    6 固滨笼绑扎方式也可采用螺旋式缠绕绑扎或采用扣件绑扎,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固滨挡墙组装施工时,应对墙前顺直度进行控制,可采用模板或者钢管固定。

8.3.2 生态格网绿滨垫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绿滨垫组应按设计要求定位,并依次安置,定位时应挂线调整平整度。
    2 拉直边网片、端网片和隔片,组装时确保所有折缝位置正确,相邻绿滨垫可靠连接。
    3 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后,才可绑扎,每道绑扎应使用扎丝双股线并绞紧。
    4 绿滨垫组的间隔网与网身间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
        2)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每间隔200mm~250mm绑扎一道。
    5 河床铺设时,绿滨垫隔片应垂直于水流方向;岸坡铺设时,隔片应平行于水流方向;陡坡铺设时,应在距顶部网片以下2m处或按工程要求打入硬木桩固定。
    6 施工封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面层石料应砌垒整平;
        2)封盖网与网身、间隔网间相交边框线,每间隔200mm~250mm绑扎一道。
    7 坝下游护坦及水流能直冲位置的绿滨垫施工时,应在绿滨垫的底网片与顶网片之间垂直安装支撑钢筋。
    8 绿滨垫绑扎方式宜采用螺旋式缠绕绑扎或采用扣件绑扎,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9 绿滨垫护坡施工时,应对坡面顶部顺直度进行控制,可采用模板或者钢管固定。
    10 寒区采用冰上沉排施工绿滨垫时应在岸坡顶部设置固定设施,并应复核冰面承载能力、固定设施抗拉强度和稳定性。

8.3.3 生态格网加筋固滨挡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放加筋固滨笼的地基应进行开挖或回填压实处理,处理地基时,要将表面推平,铲掉松散物质及植被。
    2 放在平坦、坚硬的平面上,保证所有网片位置摆放正确,所有边的顶端排列整齐。
    3 拉筋带铺设时底面填料应碾压密实、平整,要求将筋带拉直、拉紧,平铺不重叠,无卷曲、不扭结或皱褶,与挡墙面垂直,尾部成均匀辐射形状。与墙面连接要牢靠,不得有硬质、尖锐棱角的填料直接接触。
    4 墙面外转角处两侧相邻4个固滨笼上增设拉筋带,增加结构稳定。
    5 固滨笼面板具体施工规程,按本规程第8.3.1条进行。

8.3.4 生态格网挂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铺设挂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态格网挂网由坡肩沿着坡面向下展开,其尺度和装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
        2)铺搭接重叠长度应大于100mm,并在1300mm×1300mm范围内锚固;
        3)边界用主锚钉锚固,锚钉位置可视现场地形调整。
    2 生态格网挂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铺设挂网前应清理、平整斜坡面;
        2)挂网顶部应固定在地面上,边缘需要折叠0.3m~0.5m;
        3)挂网在斜坡上铺好后,可使用同材质的钢丝将相邻挂网沿水平和垂直方向连接。
    3 挂网沿斜坡往下铺设的同时,钻锚钉孔安装锚钉固定挂网。
    4 挂网的末端应与最低一排锚钉连接,并埋在隔离栏外。

8.3.5 生态格网网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生态格网网袋装配应按下列步骤执行:
        1)网袋和地基之间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隔离方法(土工织物、排水设施等);
        2)将网片卷成圆柱状,并在镶边处搭接。拉紧横向钢丝,使镶边固定。再使用钢丝将边丝牢固绑扎。纵向绑扎后,再绑扎圆柱体的一端,拉紧网袋底部钢丝的两端,并在自身上缠绕、扭结,注意避免损伤钢丝镀层。网袋的另一端开口,用以填充石料。
    2 网袋可单个摆放,也可绑扎摆放。提升网袋时,起吊位置应选择在重叠的边丝处。
    3 网袋水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网袋尺寸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抛投时宜选在枯水期;
        2)抛填前,应测量抛填区的水深、流速、断面形状等基本情况,必要时应通过试验掌握抛石位移规律;
        3)抛填时应从最低控制险情的部位抛起,依次展开;
        4)船上抛石应准确定位,自下而上逐层抛填,并及时探测水下抛石坡度、厚度;
        5)抛填完后,用石块将网袋间不严密处抛填补齐。

8.4 填料施工

8.4.1 填料施工时,应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多个箱体内投料,不应向单格箱体内一次性投满,填充材料顶面宜高出结构体30mm~50mm,且应密实(图8.4.1)。封盖应一次性完成并用同材质的扎丝或扣件连接。


图8.4.1 固滨笼组合体填石示意图

8.4.2 填料施工中,箱体应平放,并将每层投料厚度控制在300mm以下,用小碎石进行密实,调整箱体外形。外侧的填充石料,表面应人工或机械砌垒整平,石料间应相互搭接。

8.4.3 固滨笼应用填料填满,不在外表面的石料尺寸允许有15%的偏差。

8.4.4 箱格填料时,内部连接加强钢丝应按下列要求绑扎(图8.4.4):



图8.4.4 固滨笼内部连接加强钢丝绑扎示意
1—绑扎位置;2—与扎丝同材质的内部连接加强钢丝

    1 1m高的固滨笼单元,应在1/3和2/3高度处绑扎。
    2 0.5m高的单元应在1/2高度处绑扎。
    3 水平方向应保证每一个单元格至少有2组加强钢丝。
    4 内连加强钢丝应连接格室的外露面及其对面。

8.4.5 网袋填充石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石料尺寸宜为80mm~250mm,其中60%的石料尺寸宜为100mm~200mm。
    2 石料应从网袋开口处放入,石料填好后,应拉紧端口钢丝并绞紧,形成网袋。
    3 填石料时应防止损坏镀层,必要时可用手工操作减小石料间空隙。

8.4.6 在施工之前应在结构护面与回填料的界面上铺设土工织物,在顶部和底部织物都应超出边界不少于0.3m。

8.5 质量控制

8.5.1 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监理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查体系,分别承担工程质量的自检和抽检任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 工程质量检测人员所需资质条件以及工程质量检验的职责范围、工作程序、事故处理、数据处理等要求,均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的相关规定。
    3 应保证检测成果、材料检验资料的真实性,不得伪造或任意舍弃成果和资料;质量检测记录应妥善保存,不得涂改或自行销毁。
    4 生态格网结构防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包括内在质量控制和外观质量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每一道工序进行自检、抽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下道工序。质量检测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
        2)隐蔽工程应会同监理一起检验,或拍照留底;
        3)生态格网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竖向位移的监测。

8.5.2 固滨挡墙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态格网固滨挡墙基础土质、基坑尺寸、高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需地基处理的,应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坡比挂线应达到设计要求。
    3 固滨笼组拼装工艺、拼装程序应符合本规程第8.3.1条的规定,且表面应无开裂现象。
    4 固滨笼组几何尺寸抽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度H允许偏差±5%;
        2)宽度B允许偏差±5%;
        3)长度L允许偏差±5%。
    5 填充石料施工工艺、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固滨挡墙墙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或等于50mm。
    7 固滨挡墙垂直立面的倾斜度应小于或等于0.5%。
    8 固滨挡墙顺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5m。
    9 墙后回填土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第8.1.1条第7款规定。
    10 反滤层、防渗土工膜的施工质量应符合要求。

8.5.3 绿滨护坡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铺设绿滨垫的铺设面平整度、土体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铺设面的平面位置、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3 反滤层、防渗土工膜的施工符合规定。
    4 绿滨垫组拼装工序、工艺符合规定。
    5 绿滨垫几何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度H允许偏差±5%;
        2)宽度B允许偏差±5%;
        3)长度L允许偏差±5%。
    6 填充石料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程8.4节规定。
    7 绿滨垫面的平整度相对高差不应大于50mm。
    8 绿滨垫面护坡顶部顺直度,每5m允许偏差±50mm。

8.5.4 生态格网挂网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挂网施工前应对坡面进行修整。
    2 锚钉质量和施工工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
        1)锚钉的数量和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2)挂网的长度与宽度应经过丈量;
        3)挂网的相邻搭接宽度应大于1m;
        4)锚固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

8.5.5 生态格网网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堤脚防护的网袋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合适的网袋形式、结构,其质量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2 网袋在抛投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抛投网袋应按设计的程序进行,不同防冲体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抛投。
    4 网袋和充填料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 网袋在抛投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网袋材料,避免相互碰撞、摩擦等造成格网材料保护层的破损。
    6 网袋在抛填过程中应进行复测,形成的网袋抛体偏差应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

9 质量检验与评定

9.1 单元工程项目划分

9.1.1 进行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时,应对单元工程项目进行划分。

9.1.2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工程项目划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的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结构特点、施工部署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划分结果应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质量管理。

9.2 结构施工质量检验

9.2.1 生态格网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态格网钢丝应采用低碳钢丝。钢丝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钢丝的抗拉强度、伸长率、钢丝镀层重量等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2.1和第3.2.2条的要求。
    2 生态格网网片的网目应均匀,不应扭曲变形。
    3 钢丝原材经盐雾型式试验后,钢丝质量变化率、腐蚀率、网片质量变化率应符合本规程第3.2.5条的要求。
    4 钢丝的外包PVC标准试件的初始性能和其经过盐雾和老化型式试验后性能的相应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3节的规定。

9.2.2 填充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充固滨笼的石料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本规程第3.4节的规定。
    2 应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多个箱格内投料,不应向单格固滨笼一次性投满,填充石料顶面宜高出固滨笼30mm~50mm,且应密实。一次性封盖并用同材质的扎丝或扣件连接。
    3 填料施工中,要求箱体平放,应控制每层投料厚度在300mm以下,并用小碎石进行密实,调整箱体外形。外侧的填充石料,表面应人工或机械砌垒整平,石料间相互搭接。

9.2.3 抽样检测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填充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8.4节的规定,并且按照每400m3~600m3取一组试样检测。
    2 生态格网所用钢丝的检测,应检测未编织前的原材钢丝,钢丝直径、镀层含量、延伸率、抗拉强度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2节的规定;钢丝质量变化率、腐蚀率、网片质量变化率等耐腐蚀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2.5条的规定,应由厂商提供3000h盐雾试验的型式试验报告。
    3 PVC的检测应检测生态格网供应厂商提供的PVC标准试件,其密度、邵氏D硬度、脆化温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等指标应符合本规程3.3节的规定;平端深度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2节的规定,应由厂商提供2000h盐雾试验的型式试验报告;耐盐雾和抗老化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3.2节的规定,应由厂商提供3000h盐雾试验的型式试验报告。

9.2.4 绿滨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充石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3.4节的要求,填充料顶面宜高出绿滨垫30mm~50mm,且应填充密实。
    2 绿滨垫的摆放或平铺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绿滨垫施工前,应放样立标,拉线摆放。
    4 绿滨垫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4-1的规定。

表9.2.4-1 绿滨垫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绿滨垫材料

符合本规程3.1节、3.2节要求

绑扎道数

每200mm~250mm绑扎一道,双股并铰紧,或每150mm~200mm采用扣环扣紧

填充料

符合要求,级配良好,符合本规程3.4节要求

封盖

每200mm~250mm绑扎一道,双股并铰紧,或每150mm~200mm采用扣环扣紧


    5 绿滨垫质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4-2的规定。


表9.2.4-2 绿滨垫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2330073_51afad833bfd48feaf7d50a20e0034c6.jpg


9.2.5 固滨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滨笼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9.2.3条第1、3款的规定。
    2 固滨笼组装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5-1的规定。


表9.2.5-1 固滨笼组装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固滨笼材料

符合本规程3.1节、3.2节的要求

绑扎

相邻网片面

每平方米绑扎两道,双股并铰紧,或采用两个扣环扣紧

四角

各绑扎一道,双股并铰紧,或采用扣环扣紧

相交框线

每200mm~250mm绑扎一道,双股并铰紧,
  或每150mm~200mm采用扣环扣紧


    3 固滨笼质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5-2的规定。


表9.2.5-2 固滨笼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2330074_dcc138ba2fca4b76b9d5f22b59782c66.jpg


    4 固滨笼填石及封盖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5-3的规定。


表9.2.5-3 固滨笼填石及封盖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2330075_a9479a6da82a44ab88f579fb6fae030b.jpg


    5 固滨笼填石及封盖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5-4的规定。


表9.2.5-4 固滨笼填石及封盖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2330076_9ad4a6f63ce74cc58fdd50dc086764f5.jpg


注:标有Δ为主要检测项目。

    6 生态格网加筋固滨笼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5-1、表9.2.5-2、表9.2.5-3和表9.2.5-5的规定。


表9.2.5-5 生态格网加筋固滨笼填石及封盖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2330077_44f6ea9c03924af39f236b877f4cc854.jpg


注:标有Δ为主要检测项目。

9.2.6 生态格网挂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片材质应符合本规程3.1节、3.2节的要求,坡面清理符合设计要求。
    2 锚钉质量及锚固施工工艺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 5176执行。
    3 生态格网挂网应稳定、坚固地铺设在坡面上。
    4 生态格网挂网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6-1的规定。


表9.2.6-1 生态格网挂网检测项目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挂网、锚杆

材料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数量

符合设计要求标准


    5 生态格网挂网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6-2的规定。


表9.2.6-2 生态格网挂网检测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平面位置及锚钉位置(mm)

符合设计要求

全站仪:按设计图控制坐标检查

Δ挂网长度与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段检查

Δ相邻网搭接宽度

大于100mm或设计要求

尺量:每段检查

锚固工艺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


9.2.7 用于堤脚防护时,生态格网网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生态格网网袋的形式、结构、质量、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网袋材质和填充料应符合本规程第9.2.1条的要求。
    2 抛投生态格网网袋应按设计的程序进行,不同防冲体抛投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堤防护坡。
    3 生态格网网袋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7-1的规定。


表9.2.7-1 生态格网网袋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网袋组装工序

符合设计要求标准

网袋结构、质量、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标准

抛投程序

符合设计要求

抛投位置和数量

按单元内各网格位置和数量抛投


    4 生态格网网袋工序检测的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9.2.7-2的规定。


表9.2.7-2 生态格网网袋工序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抗冲体工程量

体积允许偏差+10%,
  但不应偏小

钢尺量

Δ护脚坡面相应位置高程

±0.3m

水准仪检测每20m测1点

注:标有Δ为主要检测项目。

9.3 结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9.3.1 生态格网结构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可按表9.3.1执行。

表9.3.1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项目

主要检查检测项目

其他检查项目

其他检测项目

合格

全部符合

基本符合

70%符合

优良

全部符合

符合

90%符合


9.3.2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或合同约定的优良标准执行。全部返工重做的单元工程,经检验达到优良标准者,可评为优良等级。

9.3.3 单元(工序)工程质量应由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

9.3.4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应按本规程附录B执行。

附录A 材料及产品技术参数

A.0.1 生态格网结构固滨笼和绿滨垫的网孔、钢丝规格应符合表A.0.1的要求。

表A.0.1 固滨笼和绿滨垫的网孔、钢丝规格
2330078_2a0b0048ef80489aa6792c420e465f96.jpg


注:钢丝直径栏中,“/”前的数字为钢丝直径,“/”后的数字为覆塑后的直径。
A.0.2 固滨笼和绿滨垫尺寸的公差应符合表A.0.2的要求。

表A.0.2 固滨笼和绿滨垫尺寸的公差

分类

长度

宽度

高度

固滨笼

±5%

±5%

±5%

绿滨垫

±5%

±5%

±5%


A.0.3 热镀锌低碳钢丝、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钢丝及锌-10%铝-混合稀土合金钢丝最低镀层重量应符合表A.0.3的要求。


表A.0.3 最低镀层重量
2330079_6e3f0ac55fe944c2850f2efa8c2d817e.jpg


A.0.4 固滨笼常用规格尺寸可按表A.0.4执行。


表A.0.4 固滨笼常用规格尺寸
2330080_4307a830151540adba2f34bd557f30c5.jpg


A.0.5 绿滨垫常用规格尺寸可按表A.0.5执行。


表A.0.5 绿滨垫常用规格尺寸
2330081_4703175c564a44a195fc1738ffaefe5c.jpg


A.0.6 加筋固滨笼常用规格尺寸可按表A.0.6执行。


表A.0.6 加筋固滨笼常用规格尺寸
2330082_d6d9f1703fb64251bf6a4219e53fceaf.jpg


2330083_f44052dec3dd4e4fa07f7b7c4bfe3721.jpg
注:加筋固滨笼的筋带与前部的箱体的底板应是一整张网片。

附录B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B.0.1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原材料)质量评定可按表B.0.1执行。

表B.0.1 生态格网结构单元(原材料)质量评定
2330084_019d41a1ec2f4d3ea8982ace078d40a1.jpg


2330085_bd5f8536b8a94b0883452d4530188f64.jpg

注:标有Δ为主控项目。


B.0.2 生态格网结构施工质量评定可按表B.0.2执行。


表B.0.2 生态格网结构施工质量评定
2330086_a53f2bf742374abdabd44d45a9ee125b.jpg


注:其中H为墙高,标有Δ为主控项目。

B.0.3 生态格网网袋施工质量评定可按表B.0.3执行。


表B.0.3 生态格网网袋施工质量评定
2330087_fc1446a72d5f412bb613fe55bdb083a6.jpg


注:标有Δ为主控项目。

B.0.4 生态格网挂网施工质量评定可按表B.0.4执行。


表B.0.4 生态格网挂网施工质量评定
2330088_af15f79a43004bb28413246f1b6894f7.jpg


注:标有Δ为主控项目。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防洪标准》GB 502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
    《金属材料线材 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GB/T 239.2
    《碳素结构钢》GB/T 700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T 1040.1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GB/T 1682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1839
    《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 2972
    《金属材料 线材 缠绕试验方法》GB/T 2976
    《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GB 3960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0125
    《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GB/T 2049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
    《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 5176
    《塑料拉伸和弯曲弹性模量试验方法》JB/T 654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 20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
    《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YB/T 5294
    《钢丝镀层 锌或锌-5%铝合金》YB/T 5357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Double-Twisted Hexagonal Mesh Gabions and Rivet Mattresses (Metallic-Coated Steel Wire or Metallic-Coated Steel Wire With Poly(Vinyl Chloride) (PVC)Coating)》(《固滨笼和绿滨垫(金属涂层钢丝或者包覆PVC金属涂层钢丝)标准》)ASTM A 975
    《Standard Ptactice for Specifying Rock to Fill Gabions,Rivet Mattresses,and Gabion Mattresses》(《填充固滨笼、绿滨垫和箱垫的石料分类标准》)ASTM D 6711-01
    《Steel wire and wire products for fences-Part 3:Hexagonal steel wire netting for engineering purposes》(《栅栏用钢丝和金属丝制品 第3部分:工程用六角型钢丝网》)EN 10223-3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