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T 15-169-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28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1514
免费资源

DBJT 15-169-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是中国浙江省的一项地方性标准,发布于2019年。该规范主要针对的是装配式市政桥梁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与验收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旨在推动市政桥梁建设的工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发展。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语定义:对装配式市政桥梁中的专业术语进行明确的定义,确保在行业内有统一的理解。

2. 设计要求:规定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荷载计算、抗震、防洪等设计原则和方法,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制造与安装:详细规定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4. 检验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最终的验收标准进行规定,确保桥梁建设的规范化。

5. 环保与节能:鼓励使用绿色建材,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施工安全: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7. 维护与管理:给出桥梁使用后的维护和管理建议,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这份规范的出台,对于提升浙江省内市政桥梁的建设水平,推动桥梁行业的科技进步,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JT 15-169-2019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图5.3.27承托构造图(单位:mm)

2承托高度在80mm以上时,应在承托底侧布置横向加强钢筋。 3承托边至连接件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40mm,承托外形轮廓应在由最外 侧连接件根部起的45°角线的界限以外。 5.3.28对于未设置承托的桥面板,下层横向钢筋距钢梁上翼缘不应大于50mm 剪力连接件抗掀起端底面高出下层横向钢筋的距离ho不得小于30mm,下层横向 钢筋间距不应大于4ho且不应大于300mm。 5.3.29当桥面板采用叠合混凝土板(图5.3.29)或预制混凝土板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并共同受力。

5.3.31桥面板纵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环形钢筋,湿接缝环形钢筋与预制板外伸横向钢筋应采用绑扎连 接: 2钢筋直径、间距与预制板横向钢筋一致。 5.3.32预应力组合梁桥的预应力施加方式可采用张拉预应力钢束法、预加荷载 法、支点位移法或综合使用,并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或调整剪力连接件的 作用时间。 1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张拉全桥布置的曲线或折线预应力束来施加预 应力,也可仅对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 2对连续组合梁桥,可采用预加荷载法或支点位移法DG∕TJ08-2290-2019 可再生能源系统建筑应用运行维护技术规程,依靠钢梁的强迫变 形对组合梁施加预应力

5.3.31桥面板纵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5.3.33钢一混组合梁在钢与混凝土交界面应设置连接件,宜采用焊钉、开孔板 连接件,或型钢连接件,

5.3.34焊钉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钉连接件长度不应小于4倍焊钉直径,当有直接抗拨力作用时不宜小 于焊钉直径的10倍。焊钉直径不宜大于1.5倍连接处钢板厚度: 2焊钉外边缘与钢梁翼缘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焊钉外边缘至混凝

土面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焊钉连接件最大中心间距不宜大于3倍混凝土板厚度且不宜大于 300mm 4在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得小于 100mm;在垂直于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2.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 得小于50mm 5当焊钉间距较小时,应计入群钉效应。 5.3.35焊钉连接件可采用均布式或集束式布置。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开孔板连接件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 行; 2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当开孔连接件多列布置时, 相邻开孔板间的距离宜大于板高的3倍; 3开孔板连接件的孔径不宜小于贯通钢筋直径与骨料最大粒径之和: 4开孔连接件贯通钢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纹钢筋,且宜居中设 置。 5.3.37型钢连接件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0mm。 5.4钢梁 (I)一般规定 5.4.1钢梁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 5.4.2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材强度等级不宜低于Q345qC。 5.4.3钢梁可采用钢箱梁或钢桁梁结构形式。 5.4.4钢梁构件设计和制作时,宜避免和减少应力集中、残余应力以及次应力。 5.4.5钢梁分段时构件的长度不宜超过20m,构件的宽度不宜超过3.5m,构件 的重量不宜超过30t。 拉版

土面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焊钉连接件最大中心间距不宜大于3倍混凝土板厚度且不宜大于 300mm; 4在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得小于 100mm;在垂直于剪力作用方向上,焊钉间距不宜小于2.5倍的焊钉直径,且不 得小于50mm 5当焊钉间距较小时,应计入群钉效应。 5.3.35焊钉连接件可采用均布式或集束式布置。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开孔板连接件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 行; 2开孔板连接件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2mm。当开孔连接件多列布置时, 相邻开孔板间的距离宜大于板高的3倍: 3开孔板连接件的孔径不宜小于贯通钢筋直径与骨料最大粒径之和; 4开孔连接件贯通钢筋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纹钢筋,且宜居中设 置。 5.3.37型钢连接件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0mm。 5.4钢梁 (I)一般规定 5.4.1钢梁应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验算。 5.4.2主要受力构件的钢材强度等级不宜低于Q345qC。 5.4.3钢梁可采用钢箱梁或钢桁梁结构形式。 5.4.4钢梁构件设计和制作时,宜避免和减少应力集中、残余应力以及次应力 5.4.5钢梁分段时构件的长度不宜超过20m,构件的宽度不宜超过3.5m,构件 的重量不宜超过30t。

5.3.36开孔板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5.4.7钢箱梁可采用单箱单室、单箱双室、单箱多室、双箱单室、多箱单室等 断面形式

5.4.9横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隔板纵向间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的规定。 2支点处应设置横隔板,形心宜通过支座反力的合力作用点,并在支座处 应成对设置竖向加劲肋。 3在支点处横隔板上开设的人孔宜设置在支座范围以外的部分。 4支点处横隔板与底板的焊缝应完全熔透,非支点处横隔板与顶底板和腹 板可采用角焊缝连接。 5.4.10钢桥面板应采用正交异性板结构型式,行车道范围宜采用U形加劲肋 U形加劲肋与桥面板的焊接宜采用内外侧同步埋弧焊接工艺,形成全熔透、有效 姐品缺版的组接垃头

5.4.14钢桁梁可采用上承式架、下承式桁架。 5.4.15钢桁梁的高度与跨径之比:简支结构宜取1/8~1/12,连续结构宜取1/12~ 1/16。 5.4.16钢桁梁的主桁可采用三角形、N形、K形、双重腹板形桁架等结构型式, 5.4.17上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宜取3m~6m,下承式桁架的节间长度宜取6m~ 10m。 5.4.18主桁杆件截面可采用H形或箱形,上、下平面纵向联结系和横向联结系 构件截面可采用I形、L形或T形。杆件容许最大长细比应符合表5.4.18的规定,

表5.4.18构件容许最大长细比

5.4.19钢桁梁联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比按《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的

1钢桁梁应设置上、下平面纵向联结系。纵向联结系不宜采用三角形或菱 形架。当桥面置于纵、横梁体系上时,平面内可不设纵向联结系。 2上承式桁梁应在两端及跨间设横向联结系。下承式桁梁应在两端设桥门 架,跨间设门架式横向联结系,其间距不宜超过两个节间。开口式桁架应在每个 横梁竖向平面内设置半框架。 3当桥面板置于纵横梁体系上时,应考虑桥面板与桁架最大温差效应及纵 向水平力的影响。 5.4.20桥面板可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或混凝土桥面板,并可与上弦或下弦组 成板桁结构。 5.4.21钢梁节段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栓接。

5.4.21钢桁梁节段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

6.1.1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验算,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 3连接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 结构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 5高地震烈度地区应进行抗震专项设计

6.1.4构件的分段应考虑运输、存放、吊装、架设等因素,宜标准化,其最大 尺寸不宜超过表6.1.4的规定,预制构件的运输重量宜控制在150t以内,

表6.1.4下部结构预制构件最大尺寸

6.1.5预制拼装下部结构的构件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 度和承载力沿竖向不应突变,其抗震设计、分析计算、验算和延性构造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的要求。 6.1.6预制构件的吊点布置及吊环设计应满足搬运、安装时的受力要求 6.1.7支座的布置和选用应与上、下部结构协调,可采用减隔震支座提高结构 的抗需性能。

安水 6.1.7支座的布置和选用应与上、下部结构协调CJ∕T 3015.2-1993 曝气器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可采用减隔震支座提高结构 的抗震性能。

6.2.1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满足结构传递内力的要求,同时应便于构件安

1在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下,预应力连接构件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 现拉应力(不得消压)。 2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接缝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但拉应力 应小于接缝界面材料及预制构件材料的允许设计拉应力。 6.2.3下部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应根据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施工、 运输、拼装等因素按表6.2.3综合确定

表6.2.3装配式下部结构预制构件间主要连接方式

6.2.4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等紧固件在不同设计工况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6.2.4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等紧固件在不同设计工况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6.2.5灌浆套筒连接抗震性能较好,可用于各类预制构件的竖向拼装连接。 6.2.6灌浆套简连接的装配式下部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 行结构分析。 6.2.7灌浆连接套筒按钢筋连接方式可制作成全灌浆套筒或半灌浆套筒。 6.2.8钢筋伸入灌浆套筒内部长度不应小于10ds(ds为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 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套筒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 20mm。 6.2.9灌浆套筒可布置在构件同一断面,其材料、尺寸和内部灌浆料拌合物应 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要求,内部灌浆料应满足 本规范第4.4节的要求,并应考虑钢筋、灌浆套筒之间的合理布置。 6.2.10预制构件中的灌浆连接套筒和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套筒 净距不应小于25mm。 6.2.11预制构件竖向钢筋宜采用大直径钢筋,钢筋中心距宜小于200mm,且至 少每隔一根宜用箍筋或拉筋固定。 6.2.12采用灌浆套简连接的预制构件,应在灌浆连接套筒压浆口下缘处设一道 筋,

5.2.5灌浆套筒连接抗震性能较好重庆银杏山庄富贵别墅,可用于各类预制构件的竖向拼装连接。 6.2.6灌浆套简连接的装配式下部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 行结构分析。 6.2.7灌浆连接套筒按钢筋连接方式可制作成全灌浆套简或半灌浆套简。 6.2.8钢筋伸入灌浆套筒内部长度不应小于10ds(ds为被连接纵向钢筋直径) 套筒下端应设置压浆口,套筒上端应设置出浆口,压浆口下缘与端部净距应大于 2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