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46-2010 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

DB32/T 1646-2010 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 1646-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49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4845
免费资源

DB32/T 1646-201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1646-2010 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简介:

DB32/T 1646-2010是江苏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的是特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旨在提供一套科学、严谨、可行的测量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桥梁建设的精度和安全性。

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施工测量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的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结构测量、变形监测等。它对测量仪器的选型、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测量结果的反馈和修正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特别是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中,由于其结构复杂、尺寸庞大,对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这份规范对于如何应对复杂的地形、气候条件,如何防止测量误差的累积,如何进行有效的测量质量控制等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总的来说,DB32/T 1646-2010是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DB32/T 1646-2010 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b)搜集测区范围内有关的地形图、 交通图及测区总体建设规划和近期发展方面的资米 c)设计前,对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和实地勘察,然后进行图上设计: d)桥梁GPS网布设要根据最优化网形,顾及接收机类型、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

a)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加密或联测; b)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置超过15 c)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应小于200m; d)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应小于50m; e)应避开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5.8.3.3GPS控制点的标石埋设应按5.3.2条款执行。

DB11∕513-2015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5.8.4仪器选择及检验

5.8.5.2作业要求:

a)观测组在作业前,应认真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其内容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最 圭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儿何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 b)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c)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设备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 d)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批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测量,并输入测量模式、观测历元、高 度角、测站等控制信息, e)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 f)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其测量方法及要求见附录13.1。 5.8.5.3用精度为1级的测距仪直接测定GPS网中同步环和异步环中几条基线长,要求至少检测3条基线

5. 8. 6 数据处理

8.6.1GPS控制网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 ,一级GPS网基线精密处理必须采用专门的车 算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和协方差阵等平差所需的元素。

5.8.6.2基线向量解算的要求

DB32/T16462010

a)基线长度在15Km以下的各级GPS网基线处理时,可采用广播星历解算;基线长度在15Km以上的各 级GPS网基线处理时,宜采用精密星历解算; b)GPS观测值加入对流层延迟改正时,对流层延迟修正中的气象元素应采用标准气象元素。 c)基线解算以同步观测时段为单位进行,当多基线解算时,每个时段必须提供一组独立基线向量 及其完全的方差一协方差阵;按单基线解算时,必须提供每条基线分量及其方差一协方差阵。 d)15Km以下的GPS网基线解算应采用双差固定解;15Km以上的GPS网基线可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 点解之间选择最优结果

5.8.6.3外业数据质量检核必须满足以下技术

W一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0一弦长标准差(mm); n一同步环中的边数。 d)当各基线同步观测时间为观测时间段的40%~80%时,其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可适当放宽;当 各基线同步观测时间少于观测时间段的40%时,应按异步环处理。 e)由独立边组成的异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以下各式的规定,

式中: V一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G一弦长标准差(mm);

V.≤3Vn·0 V,≤3n.α V,≤3Vn.0 V= /* **? **? ≤3/3n .0

DB32/T16462010

几一异步环中的边数。 f)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V2倍。 g)对于网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时,计算已知点间的附合闭合差应符合异步环的坐标闭合差的 舰定。 h)当检查或数据处理时发现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中部分数 据进行补测或重测,必要时全部数据应重测

5.8.6.4GPS控制网平差计算要求

5.1.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级数,可根据地形条件及放样需要决定,不得天于2级 6.1.4首级高程控制网,应与邻近的国家等级水准点进行联测,联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的要求。 6.1.5高程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通常情况下,每年复测一次。若遇到大规模基坑开挖后, 大量排水后、工序转换前,应进行一次复测。若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控制点有变位迹象时,应及时进 行复测或局部复测。

DB32/T16462010

在施工区内外,布设较长距离的高程路线时,可参照GB12897和GB12898规定的相应等级精度标 设计。 6.2.2布设高程网时,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6.2.3高程网形及等级选定后,应采用可靠的控制网优化计算程序,估算各点的高程中误差和高程相对 中误差,并应满足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

6.2.4技术设计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a)工程概况和对已有高程控制测量资料的评价和利用。 b)高程控制网设计图、施测等级、精度。 c)采用的高程基准和测量标准。 d)测量标志结构、规格及埋设要求。 e)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法以及新技术应用。 f)施测计划和进度表。

a)水准点的选点和理设工作一般应与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和理石工作同步进行。施工区的水准点宜选 在平面控制点上。 b)水准点应包括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水准基点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且避开不良地质条件地段 水准基点宜成组理设,通常每组三点,即一个主点,两个附点,并形成一个边长约100m的等边三角形 c)水准工作基点宜选在平面控制点上,不足时可单独埋设。 d)等级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桥轴线上下游的河流两岸。四等以上水准点的密度视施工放样的需要确 定。每一个单项工程的部位一般应有12个工作基点。

6.3.2水准点的埋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a)水准基点应尽量理设在基岩上,当覆盖层较深时,可采用钻孔钢管桩基础。水准基点的理设方式 及规格可参照附录1.2执行。 b)首级高程网点埋设后,应经过一个雨季,待水准点充分稳定后才能进行观测。 c)一般水准点的埋设方式及规格可参照附录2.1执行。

DB32/T16462010

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时,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

:当采用单面标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变动仪器高度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与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DB32/T16462010

5.4.3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技不要求: a)高程测量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及其附件等可参照GB12897和GB12898的规定进行检验与校正。 b)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角):DSos、DS,型仪器不应大于土15”;DS3型不应大 于±20。 c)二等水准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其补偿误差绝对值不应大于0.2"。 d)水准尺上的每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铟瓦水准尺不应大于土0.15mm,对于双面水准尺 不应大于±0.5mm

6.4.4水准测量应遵循的作业要求

a)水准观测应在标尺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并用测伞遮蔽阳光,避免仪器曦晒, b))严禁为了增加标尺读数,把尺垫安置在沟边或壕坑中。 c)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应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测微螺旋时,其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d)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 整置仪器。

某3层休闲娱乐全套中心设计(5000多平,含计算书,建筑图,结构图)6.4.5观测成果的重测

a)因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在迁站前发现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发现,则应从高程点重新起测。 b)往、返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二等水准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异向合格的结果,其它等级水 准重测后,可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如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应取三次结 果的平均数。

6. 5 跨河水准测量

6. 5. 1 一般规定

6.5.1.1在高程控制网测量中,为了在大桥两岸建立可靠统一的高程基准,应采用跨河水准测量实施 两岸高程传递 6.5.1.2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倾斜螺旋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和经纬仪倾角法。 6.5.1.3跨河宽度在3500m以内时,宜采用本规范要求;在3500m以上时采用的方法和要求应依据测区 条件,进行专项设计。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应与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一致。 6.5.1.4为验证跨河水准测量的外部符合精度,确保两岸高程的传递精度,宜采用双线跨河水准测量 6.5.2选择跨河水准测量场地的要求 6.5.2.1应选于两岸的水准测线附近,利于布设工作场地与观测的较窄河段处。 6.5.2.2跨河视线不得通过草丛、干丘、沙滩的上方。 6.5.2.3两岸仪器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应接近相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除外),跨河视线高度应不低于 4/Sm(S为跨河视线长度公里数。水位受潮汐影响时,应按最高潮水位计算),当视线高度不能满足 要求时,应埋设牢固的标尺桩智能化和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方案书.pdf,并建造稳固的观测台或标架,亦可建立高标观测墩。 6.5.2.4两岸由仪器至水边的一段河岸,其距离应近于相等,其地貌、土质、植被等也应相似,仪器 位置应选在开阔、通风之处,不得靠近墙壁及土、石、砖堆等。 6.5.2.5跨河视线方向,宜避免正对日照方向,困难时可适当增大跨江长度,或采用灯体式跨河照准 标志。 6.5.2.6布设跨河水准测量场地,应使两岸仪器及标尺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或大地四边形 6.5.2.7在两岸距跨河点100~300m的水准路线上各选埋水准标石一座,并填绘水准点之记。 6.5.2.8跨河场地布设完毕后,应绘制跨河水准场地图及固定点(或标石点)连测图。

DB32/T16462010

a)仪器和棱镜(靓牌)架设好后,量取仪器高与棱镜(靓牌)高。 b)读取测站的气象数据。 c)观测斜距。 d)观测天顶距。 e)重复(b)~(d)款完成其它测回的观测。 6.6.5以隔点设站法施测三等高程路线时,一测站的操作程序规定如下: a)读取气象数据。 b)照准后视棱镜(靓牌)标志,观测天顶距。 c)照准前视棱镜(靓牌)标志,观测天顶距。 d)观测前视斜距。 e)观测后视斜距。 重复(2)~(5)款完成其它测回的观测。 6.6.6用三丝法观测天顶距的步骤如下: a)望远镜在盘左位置概略瞄准目标,制动水平与垂直螺旋,然后旋转水平与垂直微动螺旋,使十字 丝的上丝精确照准目标、读数。接着反时针方向旋出垂直微动螺旋,再旋进垂直微动螺旋精确照准目标、 读数。这样就完成了两次照准两次读数,两次读数之差不大于3"。 b)旋转垂直微动螺旋,分别用中丝和下丝各精确照准目标两次、读数两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