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

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2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988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简介:

CJJT 279-2018《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是一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镇道路工程分会发布的标准。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城镇桥梁中使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的施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材料选用、施工质量控制、检验与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它旨在确保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的施工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桥面基层处理、沥青混凝土的配制与摊铺、施工温度控制、接缝处理、养生与开放交通的时机、质量检测指标等。这份标准适用于新建设的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工程,也适用于对现有桥梁进行改造或维护时的施工参考。

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4.5.8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用技术规程》JGJ/T221的规定。钢纤维宜采用长25mm~ 35mm、直径或等效直径为0.4mm~0.6mm、抗拉强度大于 800MPa的多锚固点类型

《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JT/T918-2014》4.5.10聚合物应选用能提升混凝土匀质性和韧性的有机高分子

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的规定

热轧带肋钢筋制作,也可采用CPB550级冷拔光面钢筋制作

4.6.2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2 的规定。

6.2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防水材料技

4.6.3内烯酸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3的

4.6.3内烯酸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3的 规定。

表4.6.3丙烯酸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

4.6.4环氧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4中的 规定。

4.6.4环氧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4中的 规定。

表4.6.4环氧树脂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

4.6.5环氧沥青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5的 规定。

4.6.5环氧沥青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5的

4.6.5环氧沥青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

4.6.6溶剂型沥青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规定。

溶剂型沥青黏结剂防水材料技术要求

4.6.7若采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或普通改性沥青作为界面功能 层材料,应满足本标准第4.2节中相应的要求,高黏高弹改性沥 青粘结强度(25℃)应大于0.4MPa,普通改性沥青粘结强度 (25℃)应大于0.3MPa。 4.6.8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8的规定

4.6.8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8的规定

4.6.8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8

表4.6.8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注: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T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 规定的方法执行。

表4.6.9热熔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注: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 规定的方法执行

4.6.10采用改性沥青胶砂作为缓冲层材料,改性沥青

注:气候分区见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O的相关 规定。

改性沥青胶砂低温性能和其他性能技术

注:1低温柔性试验采用胶结料进行。

2气候分区见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T.技术规范》JTGF4O的 规定

2气候分区见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T.技术规范》JTGF40O的相关 规定

5.1.1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前,应对桥

5.1.1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前,应对桥面进行预 处理,预处理应包括桥面病害处理、调平、打毛粗糙和清扫干燥 等工序,预处理后桥面应平整、粗糙、干燥、清洁。 5.1.2钢桥面预处理除应进行表面清理外,还应包括喷砂除锈 和防腐涂装等工序。

5.1.2钢桥面预处理除应进行表面清理外,还应包括喷砂除锈 和防腐涂装等工序。

85%或基体金属表面温度不低于露点以上3℃,在不利气候条件 下,应采取遮盖、供暖以及输入净化干燥空气等措施,钢桥面预 处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界面功能层施工。

5.2混凝土桥面板预处理

5.2.1当混凝土桥面板出现凹坑、分层、剥落、腐蚀破坏环等病 害时,应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前,清除分层、剥落和腐蚀破坏混凝 土,并应采用不低于原强度等级的环氧砂浆、补偿收缩纤维混凝 土等材料修复

5.2.2当混凝土桥面板局部出现凹凸不平,影响沥青混凝土摊

铺、压实和平整度时,在不影响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桥面钢筋保 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可进行铣刨整平处理,铣刨后桥面板平整度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 规定。

5.2.3当混凝土桥面板出现非结构性裂缝时,应根据情况采用 下列处理措施: 1当裂缝宽度小于0.15mm且不影响结构安全时,宜采用 表面封闭法处理。

2当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15mm时,应采用压力灌注法 进行处理,处理后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应符合原设计 要求。 3裂缝修补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 规范》JTG/TJ22有关规定。 5.2.4混凝土桥面外观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对桥面标高进行复 测,并应根据实测标高和桥梁的静荷载确定调平层厚度。 5.2.5水泥混凝土桥面应平整、粗糙、干燥、清洁,不得有浮 浆、尘土、水迹、杂物或油污等。水泥混凝土桥面宜进行抛丸 精铣刨等粗糙化处理,应清除表面浮浆至水泥混凝土表面集料 外露。

2当裂缝宽度天于或等于0.15mm时,应采用压力灌注法 进行处理,处理后桥面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应符合原设计 要求。 3裂缝修补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 规范》JTG/TJ22有关规定。

5.2.5水泥混凝土桥面应平整、粗糙、干燥、清洁,不得有浮 浆、尘土、水迹、杂物或油污等。水泥混凝土桥面宜进行抛丸 精铣刨等粗糙化处理,应清除表面浮浆至水泥混凝土表面集料 外露。

5.3.1钢桥面铺装工程应进行除锈。对于新建和较大面积翻修 的钢桥面铺装工程,其钢桥面板应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对面积较 小且无法进行机械喷砂除锈的钢桥面板,可采用打磨等其他工艺 进行除锈处理。

脂污染的钢板表面除锈前应采用溶剂法或碱洗法去除油污。

飞溅、不光滑焊缝等缺陷

5.3.4行车道喷砂除锈应采用全自动无尘喷砂设备,桥面达 部位、吊(拉)索区等特殊部位可采用手持压缩空气喷砂设 施工。

5.3.5喷砂除锈用金属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

钢材表面处理》GB/T18838.1~GB/T18838.5的有关规定, 采用颗粒形状为丸粒和砂粒的金属磨料配合使用,其比例应视 糙度要求、钢板表面状况在施工前通过试验段确定。

5.3.6喷砂除锈后的钢桥面板,其清洁度应达到Sa2.5

应达到St3.0级。

5.3.7钢桥面除锈经检验合格后,第一层防腐涂层应 4h内开始,8h内完成

5.3.8防腐层施工前应将防腐层材料充分搅拌均匀。

5.3.9防腐层涂布应均匀,对于漏涂、龟裂、流坠、针眼

5.3.10防腐层表干前,严禁接触、扰动;实干前应采取措施防 止受损,且应避免淋雨、浸水及其他介质污染。 5.3.11 防腐层施工完成后应经检查合格,方可进人下一工序 施工。

5.3.10防腐层表干前,严禁接触、扰动;实干前应采取措施防

5.3.11防腐层施工完成后应经检查合格,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施工。

6.1.1环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 并应便于施工、不易离析。桥面铺装各层应连续施工并联结成为 一个整体。

6.1.2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各分项工程严禁在雨雪天、

6.2.1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宜符合表6.2.1的

6.2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性能要求

6.2.1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宜符合表6.2.1的规定

表6.2.1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

【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条文说明](2015年)6.2.2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 定。环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表6.2.2环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注:1试验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T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规定的方法执行。 2仅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进行未固化试件的马歇尔试验,未固化试件的试 验方式:马歇尔试件成型后,室温下放置24h后,再保温进行试验。 3除未固化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外,其他试验项目均在养生完成后 进行。 4环氧沥青混合料养生温度及时间为: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养生温度为60℃ 土1℃,养生时间为4d;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养生温度为120℃士1℃,养 生时间为4h。所有环氧沥青混合料养生完毕后在室温下放置1d方可保温 进行试验。

6.3.1防水粘结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31防水粘结层施上应付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对工作面进行清洁处理,应清除油污、水分及 其他污染物。 2钢桥面如设置防腐层,应在防腐层彻底固化并检验合格 后,进行防水粘结层施工。如未设置防腐层,应在喷砂除锈后 4h内完成第一层防水粘结层施工。 3防水粘结层材料在涂布前应采用动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4如采用喷涂方式,喷涂前应对桥梁栏杆和其他易受喷涂 飞溅影响的桥梁部位进行防护;喷涂作业时05YJ6 外装修及配件,如风速较大导致出 现洒布斑痕,应采取有效的防风遮挡措施。 5涂布应均匀,对于漏涂、龟裂、流坠、针眼和气泡等缺 陷应及时修补。 6施工时工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且基面温度应高于 空气露点3℃,工作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90%,宜低于

85%。当预计可能会出现浓雾或降雨时,无足够工作时间的情况

©版权声明